下载此文档

“概论与“纲要课程关系探析.docx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概论与“纲要课程关系探析 】是由【xinyala】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概论与“纲要课程关系探析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概论与“纲要课程关系探析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概论》;《纲要》;关系;认识
二、“概论”与“纲要”之区别
相同的课程性质、直接关联的教材和教学体系并非是“概论”与“纲要”无差异的,两门课程仍存在诸多区别。之所以如此,在于两门课程所要解决的问题意识有别。“概论”主要解决的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党为何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领导人民群众为何革命及如何革命、为何建设及如何建设、为何开展及如何开展等理论问题,“纲要”主要解决的是在特殊的社会状态下为何选择马克思主义?为何选择中国共产党?为何选择社会主义道路?为何选择了改革开放?等历史问题。两者差异性的问题意识衍生出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和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是课程设置的衡量指标之一,亦是课程教材体系编撰的参照系。在前言中,“概論”明确指出其教学目标是“为了帮助大学生系统掌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开展、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在导言中,“纲要”亦指出其教学目标是:“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开展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显然,两者的参照系并不相同,自然教材内容有所差异。比方,在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问题上,“概论”主要阐述的是为何采取和平赎买政策的理论依据,及其在马克思主义对待资产阶级政策问题上的理论突破,而“纲要”主要阐述的是采取和平赎买政策的历史因素,及其选择该政策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两门课程的教学重难点各自有所侧重。“概论”的问题意识在于阐述党在不同时期解决困境的理论思考,重在讲解理论的内涵与意义、具体与抽象、经验与教训。因而,其教学重难点集中在三个理论问题:其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性;其二是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两次革命理论:其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纲要”的问题意识在于阐释不同时期党领导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必然性,重在描述历史发生的场景、历史事件的功绩、党坚决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因而,其教学重难点集中在三个历史时段:其一是1840至1919年中国民众对抗外国殖民者,探索国家出路的早期实践;其二是1919至1949年党成立后组织和带着人民群众进行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一系列的革命斗争历程;其三是1949至2022年新中国成立后党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群众克服重重障碍,进行过渡时期建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等一系列社会主义建设历程。
两门课程的教学方法亦有不同侧重点。重于阐释理论的“概论”宜围绕问题设计教学方法,注重问题间的逻辑关系,形成整体性的理论逻辑链。比方,开篇设计“马克思主义为何中国化”的理论问题,以此为逻辑前提,设计“马克思主义两大理论成果的相互关系”的课堂问题讨论环节等等。重于论证必然性的“纲要”亦围绕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设计教学方法,注重分析历史事件或人物与党领导群众革命和建设的内在关联性。比方,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具有标志意义的历史事件,围绕该事件设计课堂观影或课题讨论等教学环节,问题设计核心在于该事件对此后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验,及其走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必然性。
三、正确处理两门课程的关系
最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智慧的训练,不是单纯的灌输;是内容的衔接、整合与优化,不是封闭的单兵独斗;是大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不是知识的堆砌。”因而,任课教师要积极地走出壁垒,加强沟通和交流,认真对待两门课程的关系,以实现中宣部、教育部在高校设置政治理论课的教育要求为己任,真正发挥出每门课程各自的教育功能。

“概论与“纲要课程关系探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inyala
  • 文件大小38 KB
  • 时间2025-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