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浅谈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及对策
【内容提要】:小学课外阅读情况不容乐观,小学教师应从提高认识、激发兴趣、创设阅读环境和条件等方面入手,指导学生选择书籍、科学的阅读方法、做好积累。
“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生是缺乏获取新知识能力、缺乏发展潜能的学生;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家庭是文化内涵浅薄、平庸的家庭;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校是呆板沉滞、令人窒息的学校;一个不重视阅读的民族,必然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课外阅读是相对于课文阅读教学而言的,是指学生在课外独立的阅读活动,是课堂阅读的继续和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的重要方面。课外阅读是语文课所必须的和独有的,这是由语文课本身的性质决定的。课外阅读由于脱离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时间、空间的限制,更具有自主性和灵活性,同时也具有不确定性。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期,心理尚不成熟,因而大部分未能形成自觉的阅读习惯。同时对课外阅读缺乏明确的目标,没有正确的阅读方法,这都需要教师作具体指导。
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
一、课外阅读资源贫乏,涉及的范围十分窄,造成学生阅读能力的局限性。在大部分家长与学生的思想里,形成了优秀的作文等同于课外书籍这一狭隘的概念,为了提高作文的能力,更为了考试,只好针对性的买些作文书,所以学生平时阅读的内容,作文类占70%以上,很少涉及到古今中外的名著、民间传说、科幻读物等。
、图书厨柜,但也只是摆设,为检查所需。因此,学生的课外阅读没有好书读,也就没兴趣读;当然也不会挤时间去读,即使偶尔一读,目的不明,方法也就不当。
。因为多数图书角、图书厨柜只是摆设,少有小学生喜闻乐见、高质量的、紧跟时代的课外书籍。家中更不用说有藏书,有合适的书。
。书厨、柜中只有一些陈旧的,摆设的书,并且作文书占大部分,学生阅读就没有乐趣,拿起书来,无从读起,不知吸收,不知消化,没有收获,所以不想读。同时随着电视、网络等有声媒体的普及,几乎占去了学生所有课外阅读的时间,学生哪会用大量的时间去面对枯燥乏味的文字?
。老师、家长对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长期的应试教育,单一的评价手段,导致语文教师过分看重考试检测的成绩,因此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大都局限于教材内容,大量的练习挤占了学生的课余时间,不能立竿见影出成绩的课外阅读理所当然地受到忽视,数学教师的重视程度更是可想而知了。
,但目的不明、方法不当。学生们认为,看课外书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考出好成绩,赢得教师与家长的表扬,只有极少数学生是为了增长知识、提高文学素养。因而,在阅读中流于形式,重于情节,大都是囫囵吞枣,粗粗浏览,很少品味其中的韵味,更不用说关注内容是如何表达的;也很少做读书笔记,即使部分学生有做笔记,也无非是摘抄些所谓好词佳句。
促进学生课外阅读健康发展的对策
面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要在小学生中广泛、深入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切实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与能力。我们根据学校实际,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让学生有书读。首先我们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成立“书香读书社”;开放图书室,内有上万册小学生喜闻乐见、高质量的、紧跟时代的课外书籍;并对图书分门别类,把它分成中外名著长篇小说类、童话类、寓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浅谈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及对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