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5年红色文化教育国旗下讲话三分钟(共13篇).docx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2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2025年红色文化教育国旗下讲话三分钟(共13篇) 】是由【wawa】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红色文化教育国旗下讲话三分钟(共13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25年红色文化教育国旗下讲话三分钟(共13篇)
篇1:家风国旗下讲话三分钟
父亲是一名有着26年党龄的老党员,他亲历了上世纪60年代国家最为艰难的时刻,生活的不易让父亲一直保持着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他身上的那件外套虽然已经打了好多个补丁,但他仍然舍不得丢,他时常对家人说,补一补还能穿。他脚上的那双解放鞋已经褪了色,大家劝他再买一双,他总是笑着说,洗一洗还能穿。
父亲也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好政策。儿时,常听他讲,上世纪80年代初,村里传来了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原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政策已从小岗村试点,即将在全国推广开来。得知这一喜讯后,父亲充满了期待。包产到户后,父亲浑身上下有使不完的劲儿,他每天早出晚归,辛勤地耕耘着。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的精心呵护下,春去秋来,粮食获得了丰收。从昔日的吃不饱到现在的不愁吃,父亲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然而粮食丰收后,有时,家人会把吃剩的饭菜随意倒掉。父亲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严厉批评了家人的不文明行为。为了让大家时刻牢记勤俭节约的家风,他还亲自到县里做了一块匾,上面刻有“勤俭节约”四个大字。多年来,它始终提醒家人要时刻保持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
在良好的家风引导下,我养成了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儿时,每当饭后,父亲都要看看碗里是否有剩饭剩菜。上学以后,虽然家里每月寄给我的生活费相对充裕,但我并没有变得大手大脚起来。为了保持勤俭节约的作风,我还制定了每月的开销计划,做到精打细算。每到月末,我会把结余下来的生活费交到父亲手中。走上工作岗位后,我每月虽然收入不低,但依旧保持着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
去年,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勤俭,我的买房梦终于由理想变为现实。领到钥匙那一刻,一股强烈的幸福感顿时从心底油然而生,我想这幸福感是源于勤俭节约的好家风吧!
篇2:家风国旗下讲话三分钟
我的爷爷是个普通的农民,他没有什么文化,只会写自己的名字。但是,他正直,淳朴,善良。他对我要求非常严格,平时教我懂礼节,对人要礼貌,要做个厚道的人。在我幼小的心灵中种下了一颗善良的种子。
有一回天还没有亮,我因为好奇,与小伙伴到邻村偷瓜,不料人家在瓜田守着。一个伙伴不小心碰到他脚,把他碰醒了。那人一个鹞子翻身,抄起一根棍子向我们扫来。我们赶紧逃跑,飞也似的逃回家中。爷爷知道后,没有多说什么,只提醒我为人要做到“三贵气”,就是嘴贵气、手贵气、脚贵气。“嘴贵气”是不随便吃人家的东西,“手贵气”是不能乱拿人家东西,“脚贵气”是不该去的地方不要去。我那时似懂非懂,却也记下了这几句话。从这之后,我再没有跟小伙伴去胡来。
我的父亲继承了我爷爷的好传统,很乐意帮助人。那时候,村里无论谁请他帮忙,他都答应,从未犹豫过。他说,能帮到别人是一种快乐。
父亲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请一个乞讨的人在我家吃饭。那天,我们正在吃午饭,突然门口出现一个影子,仔细一看,是一个乞丐。父亲起身,盛了一碗米给他,还叫他过来跟我们一起吃饭。那乞丐感动地连连说“好人好人”。
父亲用他自己的行为感染着我们兄妹几个,让我们明白:有爱,就有温暖;有爱,就有希望。
父亲的另一个鲜明品质是公正无私。有一次正是生产队花生收获的季节,几个伙伴趁大中午的无人看守,把晒在竹答里的花生偷抓了好几把,邀我一起在树荫处慢慢消受。不料还是被发现了,处罚的时候本来没有我的份,但作为生产队长的父亲得知我也吃了,就主动加罚了自己,跟其他家长一样,扣了一天的工分。我极力申辩,告诉他我根本没有去偷,是人家给的,而且我压根就不知道那花生是从生产队偷来的。但是父亲认为,无论怎样,我总归是吃了,身为生产队长,自己不处罚,如何去服人。虽然当时我并不认同他的观点,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渐渐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
父亲教育我们从来不用打骂的方式,而是温和地跟我们讲道理。记得那年夏天的一个傍晚,父亲突然把我叫到外面。我不知道有什么事,心里很是忐忑。他很平静地问我,前天下午是不是到水库洗冷水澡。我听了心里咯噔一下,完了,这事还是被他发现了。那是我永生难忘的一个下午,那次洗冷水澡的时候,因为逞能,我游到了水库中离岸边较远的地方,不料突然体力下降,无法游回来,身体不由自主地下沉。要不是同游的伙伴奋力相救,我恐怕要与这个世界告别了。上了岸后,我还心有余悸,紧张了很长一段时间。我叮嘱伙伴,千万别把这次洗澡的事说出去。要是被我父亲知道了还不知道有什么暴风雨呢,因为他曾反复告诫过我,不可以到水库去洗冷水澡。面对父亲的询问,我小声地回答了他“是”。我以为接下来是一场狂风暴雨。可是,父亲的语气依然平静,平静中满是慈爱。他不是责备,而是安抚我,叫我以后注意安全。经过这次惊吓,我哪还敢再去逞能。父亲后来打了一碗面条去感谢那个曾经救我的伙伴。
我的父亲是如此平常,他没有出色的口才,但却有疼爱儿女的心,温暖着我们的一生。
如今,爷爷和父亲都已离去,我已身为人父。我要做一个好传统的传承者,让良好家风一代代传递下去。我是一个教育工作者,更是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我有责任,更有义务,把后代培养好,使他走上正确的成长之路。
篇3:家风国旗下讲话三分钟
我很小的时候,父亲在邻村的一个砖瓦厂做苦工,经常很晚才回家,母亲总是做好了晚饭等父亲。我不乐意,脚前脚后地嘟囔着说肚子饿,母亲就安慰我再等等,或者找几块馒头干让我先垫垫肚皮,然后牵着我的手去村头等着父亲。
等父亲回了家,母亲乐呵呵地为他打水洗脸洗手,而后,我们家才开始吃晚饭,尽管饭菜非常简单,但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很温馨。
后来我上学了,有时候被老师留在学校做功课,放学到了家,便迫不及待地在厨房里找吃的,发现父母亲也还没吃晚饭,次数多了,我疑惑不解地问母亲,父亲回家了为什么不早点吃晚饭呢?母亲笑而不答,父亲则说,我母亲一定要等我回家,才能吃个安安稳稳的晚饭。
时光流逝,现如今,我已经成家立业,父母偶尔随着我们到城里住住,母亲仍然操劳着我们的起居生活。那天单位晚上聚餐,中午在上班之前,我就告诉母亲晚上不要等我吃饭了,母亲应了一声。可是,当酒足饭饱的我回到家时,一家人都在看电视,见我回来了,父亲高呼一声:“开饭了!”我一下子懵了,一家人都还在等我吃晚饭?我责怪母亲:“中午我不是说过不要等我吃晚饭了吗?”
母亲似乎想起了什么,连说自己年纪大了,记忆力不好,将我交代的事情给忘了,她还说,等全家人都到齐了,吃个团团圆圆的晚饭,这已经是快一辈子的习惯了。我说,为什么不打我的手机问问呢?妻子说,她曾经提议过打手机,可我母亲坚持不让打,她怕我在骑摩托车时接电话不安全。我沉默许久。
那天的晚饭,尽管已经很饱了,但我还是强迫自己再吃了一点,不为别的,我不能让母亲感到失望。母亲这个一直延续到现在,甚至一辈子的好安是她最大的心愿,坐在一起有说有笑地吃晚饭,才是她最好的心理慰藉,不苛求饭菜的丰盛与否。
篇4:家风国旗下讲话三分钟
我的母亲已故那年,59岁。每每脑海中想起慈祥的眼神、苦口婆心的唠叨,是一种莫大的内心安慰。送我去县城第一中学读书时,说的“与同学相处好,珍惜读书机会,多识几个字”的话,至今记忆犹新。
我为有母亲的疼爱而幸福,也为有母亲的教育而无比欣慰。母亲给了我困难面前坚强应对的信心,还有勇往直前的冲劲儿,不甘落后的拼搏精神。母亲千叮咛万嘱咐的“脚踏实地工作”的教诲,时时刻刻敲打着我,给我走入社会的成功意识一步步加注,一点点拓展。
寒窗苦读忘不了家里母亲佝偻的身影。母亲是个农民,靠种菜养活这个家,供我和姐姐读书。菜卖了、猪换成钱了,自己却连猪油味儿都没尝到,为了我和姐姐读好书,能成为文化人,她苦了一辈子。
聚在一起的时候,母亲不多说话,健康烦恼问完了,总是一个人默默下厨,做好每一顿饭菜。时不时,叫我过来看一下,学一学。母亲包粽子、做甜酒等功夫,细腻而快捷,坐在她的旁边说一些工作、生活上的事,聆听她和气的教导。
还记得,母亲在送我和姐姐从教的第一天,说了同一句话:“一定要记住,不管做什么,绝不能多拿一分,一定要老实本分地做事,知道吗?”有了母亲“真诚待人、与人为善和老实工作”的嘱咐,让我教学生涯,对学生言传身教点滴于心。
我敬重母亲与人为善的胸襟。我和姐姐不到20岁就做了教师,母亲总教我谦虚、和气,叔伯兄弟、邻里邻舍要处好关系,给家乡的亲人树立好形象。
我敬佩母亲面对困难永不低头的坚韧。母亲不甘于现状,种田养殖费心费力,进城做生意从无到有;母亲一辈子生活简朴,勤苦劳作。
母亲教给我做人的道理,给了我无价的信念。
篇5:国旗下讲话演讲稿红色故事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晚上好!
今天,我为大家带来抗日英雄杨靖宇的故事。
杨靖宇,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早年接受革命影响,在开封读书期间,爆发了“五四”爱国运动,他曾组织反帝爱国罢课游 行。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_失败后,在家乡领导游击战争,不久,在河南、上海、东北等地,做党的地下工作,曾五次被敌人拘捕,受尽折磨,都坚贞不屈。“九一八”事变后,经党营救出狱,他不顾病痛缠身,立即投入抗日救、代理满洲省委军委书记、南满游击队政委、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委、第一路军总指挥。率领抗日联军战士,在东起长白山,西抵辽河平原,南达黄海岸的广大地区,展开抗日游击战,到处袭击日军的据点、破坏敌人交通设施,仅1937年至1938年间,就连续战斗数十次,攻克大小城镇10余处,歼灭日伪军2。5万余人。1938年10月以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寇视杨靖宇为心腹之患,调集大量兵力,对抗日联军进行严密封锁,疯狂围攻。杨靖宇率部转移到原始森林中,在零下40度的冰天雪地里,以草根充饥,用泥巴裹伤,顽强战斗,毫不气馁。仅1939年一个冬季,就歼敌数千人,冲破敌人11个军管区的兵力包围。日寇闻风丧胆,悬赏10万大洋捉拿杨靖宇,并调集30万重兵“讨伐抗联”。杨靖宇将部队化整为零,开展“麻雀”战。1940年初,他率部转战至蒙江县,由于叛徒出卖,被敌人重重围困。在四、五架飞机配合下,日伪军实行“梳篦”战术,八面包抄。杨靖宇将分队疏散后,只带两名警卫员在林海雪原中与敌周旋了三天三夜。最后两名警卫员先后牺牲,他孤身一人被封锁在蒙江县保安村外的树林中。2月23日下午,杨靖宇与敌遭遇,他一个人同几百日伪军激战1个多小时,最后身中数弹,其中一颗打中胸部,才终于倒下,壮烈殉国。时年35岁。他牺牲后,敌人残酷地割下他的头颅,剖开他的腹部,在他的胃肠里没看到一粒粮食,只有草根、树皮和棉絮。敌人为之骇然,不得不承认他是一个“顽强”的人。抗战胜利后,党组织费了很多周折,找到了他的遗首和遗体,长白山区各族人民为缅怀这位民族英雄,在通化市郊修建了杨靖宇陵墓。
杨靖宇将军牺牲了,但他没有倒下,他和许多革命志士一样矗立成我们心中永久的丰碑。我们在一个相对和平的环境下长大,那样惨痛的记忆或许我们感受并不深刻,或许我们仅仅从教科书上知道有这么一件事,或许对于历史的了解不及对于一个偶像明星的了解。但是,要知道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
回顾历史,我们有太多的痛苦和屈辱,任人宰割的命运让国人长时间难以昂首挺胸走路,是我们的党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一步步跨越,不断创造出新的辉煌,不断推出新的希望。
有了中国共产党,祖国才有今天的繁荣富强。宏图已绘就,号角已吹响;壮志在心头,扬鞭在脚下。让我们团结在党的'周围,共同努力,使我们的国家越来越繁荣、强大!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2025年红色文化教育国旗下讲话三分钟(共13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awa
  • 文件大小27 KB
  • 时间2025-02-1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