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5年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的应用论文(共14篇).docx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3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2025年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的应用论文(共14篇) 】是由【baba】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0】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的应用论文(共14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25年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的应用论文(共14篇)
篇1: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的应用论文
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的应用论文
在现在的护理工作中,由于人们对护理工作有了进一步的要求,并且患儿对医务人员怀有恐惧和排斥心理,使得医务人员的护理工作难度大大增加,也因此加大了对医务人员的技术要求[1]。医务人员如何提供更好的护理、减少护患纠纷,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分析了我院采用细节护理管理的实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20例。对照组男68例,女52例;年龄2~11岁,平均7岁。研究组男53例,女67例;。所有患儿加入本研究,均得到家属的同意。并且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的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具有可比性。
,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细节护理管理,具体为:
(1)医院在整个护理过程中,通过服务态度,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满足儿科患儿在护理过程中的'特殊要求。在整个护理工作的过程中,护理工作者主动寻找薄弱环节,并对其加以强化。在患儿住院期间,护理工作者加强与患儿家属之间的交流沟通,及时与患儿家属沟通患儿的病情病况,使家属了解孩子的状况,避免家属不必要的担心和忧虑,促进护患关系。对于护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改正并且不断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
(2)医院采取细节管理制度,培养护理工作者良好的工作习惯。医院内部完善护管理制度以及体系。对护理工作中的细节实施硬性要求,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严格要求并定期考核护理工作者的理论知识以及操作技能,加强对护理工作者的礼仪、职业素养及道德要求。
,对患儿家属进行护理工作满意程度、患儿住院期间对护理舒适感的满意程度的调查。共发放24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调查问卷238份,%。
2结果
研究组并发症8例,护患纠纷2例,感染5例,%;对照组并发症23例,护患纠纷8例,感染34例,%;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常规管理组患儿即按照传统常规管理模式开展护理,细节管理组患儿则在护理过程中实施细节管理,首先是提高对儿科护理的重视,更新服务理念,护理人员应积极主动的关心患儿,给予患儿贴心的服务。比如在护理过程中主动与患儿及其家长打招呼、亲切问候等等;在开展各项操作之前详细做好解释工作,积极鼓励患儿,并给予患儿家长以安慰性的嘱咐,尤其是在进行穿刺的时候,积极通过家长的配合、对患儿的鼓励保障穿刺顺利进行,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护理人员在于患者及其家长接触过程中应注意掌握正确的'非语言交流,并注意文明礼仪规范,以更加拉近与患儿及其家长的距离;其次是将整个护理看作整体,并做好其中的各个细节管理,包括患儿入院时的就诊、辅助检查、相关治疗等等,比如在患儿入院时护理人员便积极主动了解患儿的病史情况,为患儿及其家长讲解日常注意事项,如小儿支气管炎或者小儿肺炎患者要做好呼吸观察、饮食调节,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或者油腻荤腥食物,对于小儿腹泻患儿应正确区别,如果患儿为寒湿泻则可给予生姜糖茶,如果患儿为脾虚型则可叮嘱患儿家长煮山药粥;特别是对于危重患儿,要加强患儿的重点监测;在护理工作中严格按照规范开展护理,如静脉输液的时候要严格按照“三查七对”制度做好药品、患者信息的检查,避免差错发生;另外是在提高医疗费用透明度等多个方面进行细节管理,需要相关管理者根据实际情况构建一套完善的细节管理体制,预先制定儿科护理过程的详细护理方案,预测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及应对措施,以在日常护理中加强细节管理,做好安全隐患的防范。
:观察患儿的医院感染发生率、护理纠纷发生率、护理差错率及患儿家长满意率。
:,使用χ2检验统计计数资料,),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予以儿科常规基础性护理;研究组则在常规基础护理管理上增加危险因素管理,其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如下:①社会因素:医患关系一直是我们探讨的话题,这种紧张的关系造成医疗行业的高风险性,其中的复杂性被人们忽视,公众自身又缺乏对基础疾病知识的了解,而对医护工作要求却不断加深,信任度有下降趋势。②药物因素:对患儿来说,其用药的剂量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需要按照体重来进行计算使用,例如利尿药物的应用,对确定剂量方面有一定难度,稍有不慎就会出现意外。且因为患儿天性好动,加之床位这种不确定因素的存在,造成护士查对时,容易出现差错而加大了用药的风险性。③护患关系因素:因患儿需要家属在旁照顾,就出现了医护人员到家属再到患儿的三角关系;而在具体护理过程中,对患儿的护理技术要求高,工作压力大;且部分家属又存在对医学常识的不了解,加之爱子心切,就会对护士产生过多及苛刻的要求,一旦超过护士所能承受的极限就会引发纠纷。④护士自身因素:护士年轻化,部分护理人员缺乏吃苦和慎独精神,加之年轻缺乏经验,给护理工作埋下隐患。无法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且应急能力差,对患儿缺乏足够的耐心从而影响治疗。⑤意外因素:鉴于婴幼儿发育处于未完善状态,平衡能力差,模仿能力强,好奇心强,但识别危险因素能力又十分差,一旦跌倒容易出现骨折或者被利器所伤,易出现诸多的危险事件。⑥法律意识淡薄:随着家属的维权以及法律意识不断加强,加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对护士法律意识的要求也随之升高。若不能详细了解相关法律,在护理中就增加了纠纷的风险。
防范措施:①媒体要予以正面公平的引导,给予医护人员更多的理解和鼓励。医疗卫生事业存在高压力、高风险性,多沟通了解可以提高医疗质量。②提高防范意识,加强预防风险因素的教育,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风险管理流程,并积极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加对风险事件的掌控能力。提高医务人员的个人能力,包括:沟通、药物知识、专业知识等,培养医护乐观积极的工作心态,例如药物的三查七对、规范记录病历等。③健康指导,对患儿的病情,要多与患儿家属沟通,加强宣教,耐心向家属讲解疾病知识,提高患儿依从性。可将一些注意事项制成宣传单发给患儿家属学习,从而减少隐患的发生。④相关法规的学习培训,要经常组织医护人员学习法律法规,技术操作中需谨慎,尽量避免意外出现。⑤提高医护人员的素质,要提高我国儿科护理人员的准入标准,严格把关,避免人员能力参差不齐的现象。再者对在职人员也要经常性培训考核,掌握儿童营养学、心理学等,从而更好地与患儿家属沟通,拉近彼此间的距离。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细节管理,具体措施为:①加强患者心理护理。对入院后的患者应及时进行相关知识宣教,并告知患者及家属所患疾病的症状、特点及预后情况,缓解患者焦虑、抑郁、及恐慌等不良情绪。②组织相关护理人员学习。科室主管负责人及护士长定期组织科室内相关的护士培训操作技能和临床专业知识,强化护士对呼吸系统、心脑血管系统及糖尿病等疾病的熟练掌握;加强护士对医用物品的有序、规范及全面管理;提高护士的责任意识,增强安全观念,加强自我素质的培养,给患者提供高效、舒适的护理。③预防患者并发症的发生。进行饮食护理:对所有患者都进行评估吞咽功能,具备适应证者给予早期胃管留置,由科室护士鼻饲注食,并详细记录患者饮食的相关情况;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对其实施吞咽功能训练。预防吸入性肺炎和管理气道:每天对患者进行定时定量的坐位训练,及时给予翻身叩背;对于气管切开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每天进行呼吸操训练2次,康复治疗师要辅助完全瘫痪的患者完成训练;对患者的咳嗽排痰训练要定期加强。防止发生压疮:由护士对患者的体位摆放进行相应指导,严禁患者采用半卧位,以降低对骶尾部的伤害。管理膀胱:对于尿失禁患者留置1周导尿管;对于自主排便困难的患者,给予相应的环境诱导措施、相关扳机点刺激及娴熟手法压腹等措施,特别需要时可进行间歇导尿;若患者出现神经源性膀胱,应采用功能性电刺激。防止发生静脉血栓:2次/d,安排患者气压治疗;定期指导患者肢体运动训练。防止跌倒:若患者有坐位平衡功能障碍,应及早提供相关床边坐位训练,并进行转移床椅训练;若患者发生站立平衡功能障碍,要重视对患者的患腿相关负重动能训练;对于部分患者有足下垂伴内翻,要给予手杖帮助行走。

比较2组患者的的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采用我院自制调查表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表明满意度越高。±s表示,采用t检验,,可以进行统计学对比。

参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管理,包括病情监测、指导患者用药等。研究组患者进行人性化管理,具体包括:①营造人文化的病房环境: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兴趣喜好,为其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病房环境,在患者病房内摆放其喜欢的花草和小饰品,打造一个充满美感的病房;保持病房通风,严格进行常规消毒工作,提高患者病房空气的流畅及清新度,让患者以一种愉悦、放松的心情来接受治疗与护理[2]。②给予患者情志关怀:护理人员要在互动中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患者在院的诉求与需求,用亲切、和善的语气对患者存在的不良心理情绪及时进行疏导,为患者讲解本院成功治疗案例,增强患者对自身疾病治疗的信心,让其以更积极主动的态度来配合治疗与护理。③给患者提供人性化服务:在患者病房内张贴与其疾病相关的手抄报或海报,向患者发放疾病宣传手册,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让其能够正确对待自身疾病,减少患者可能遇到的危险因素;为患者制作“正在休息,请勿打扰”的示意牌,在患者休息或者不想有人探访的时候将其挂在病房门上,让患者在获得个人时间的同时使其感受到来自护理人员给予的尊重感与关怀之心[3]。

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后病情恢复效果进行观察比较,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与不满意;患者在护理后的病情恢复效果分为痊愈、好转与无效,痊愈是指患者的症状全部消失,好转是指患者的症状得到一定改善,无效是指患者的症状没有发生变化甚至有所加重。

,其中计数资料用卡方来检验,计量资料用t来检验,P<。
2结果

参照组87例患者中,非常满意19例(%),一般满意48例(%),不满意20例(%),%。研究组87例患者中,非常满意38例(%),一般满意46例(%),不满意3例(%),%,明显高于参照组,P<。

参照组87例患者中,痊愈27例(%),好转43例(%),无效17例(%),%。研究组87例患者中,痊愈40例(%),好转42例(%),无效5例(%),%,明显高于参照组,P<。
3讨论
进入新时期以来,人们的医疗保健意识较过去有了质的进步,[4]。这也就要求不仅要不断提高各项临床治疗技术,同时也要进一步改进与完善患者在治疗后的临床护理管理工作,通过对患者实施良好全面的护理,让其病情得到更快速的恢复,让患者尽早出院恢复正常生活。人性化管理模式就是一种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新型护理模式,强调护理人员要重视患者的需求,一切护理工作都要围绕患者的病情特点与需要来展开,给予患者充分的心理辅导和关怀,让其以一种更加积极健康的状态来配合护理人员的工作,从而帮助其不断改善病情[5-6]。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后病情恢复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参照组,P<。
综上所述,在医院护理管理中对患者实施人性化管理模式能够取得理想的效果,不仅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而且还促进了患者病情的有效恢复,改善了患者的预后,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艳莉,邓颖辉,[J].临床医学工程,,22(11):1494-1495.
[2]李霞,韩瑞璋,于峰,[J].中国医学创新,2025,8(33):109-112.
[3]刘辉,郑豫珍,杨丽萍,[J].中华护理杂志,,48(12):1061-1066.

2025年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的应用论文(共14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baba
  • 文件大小29 KB
  • 时间2025-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