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理想麻醉状态与循环管理-于布为.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2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理想麻醉状态与循环管理-于布为 】是由【licaia】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理想麻醉状态与循环管理-于布为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理想麻醉状态
单击添加副标题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麻醉科
于布为
麻醉状态的定义
哲学意义上的麻醉状态
药物引起的可逆性意识消失状态。
它并不考虑病人实际是否感受到伤害性刺激引起的疼痛。
它只考虑病人是否对伤害性刺激能形成痛觉记忆,并能于清醒后复述这一记忆。
“开关”理论
基于哲学意义上的麻醉状态,有人提出麻醉是“全或无”的“开关”理论。
临床麻醉状态
01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意识消失,无痛,无知晓,无记忆。
02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对伤害性刺激引起的应激有适度的抑制。
03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肌肉松弛,以满足手术需要。
哲学意义上的麻醉状态
哲学意义上的麻醉状态是底线,即首先应确保病人术中无意识,对术中刺激无记忆,然后才是满足临床麻醉的需要:生命体征平稳,满足手术需要。
肌松药问题
“浅麻醉”下,给予伤害性刺激,病人会有血压升高、心跳加快以及体动反应。
肌松药使体动反应消失,但不能阻断伤害性刺激的上传及运动神经元的传出。
01
02
是传出神经系统药还是镇痛药
从肌松药的例子可以引出,意识消失后,如果能肯定病人不会形成痛觉记忆,是否也可以用传出神经系统药物来控制血压、心率,而不使用镇痛药呢?
麻醉深度及其监测的几个概念和猜想
概念和猜想
意识消失仅仅是麻醉的基础。(哲学定义的麻醉)
所谓麻醉深度适宜与否,主要是指麻醉的临床定义。
意识消失后还需要抑制交感兴奋与体动反应。(临床定义的麻醉)
概念和猜想
如没有伤害性刺激存在,则绝大多数麻醉状态都是过深的,如有伤害性刺激存在,则绝大多数麻醉状态又过浅。

理想麻醉状态与循环管理-于布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licaia
  • 文件大小3.10 MB
  • 时间2025-02-1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