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是由【licaia】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第2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实验一
CONTENTS
01
19世纪末 欧文顿
05
细胞膜
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03
不溶于脂质的物质
单击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02
单击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06
欧文顿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单击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04
溶于脂质的物质
单击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采用哺乳动物的红细胞,得到纯净的细胞膜。
20世纪初
化学分析表明:膜的成分主要是脂质和蛋白质。
实验二
1925年 两位荷兰科学家
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层分子。发现展开层后的脂单层面积是红细胞的表面积的2倍。
1
2
结论:
3
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是双层的。
实验三
P66思考与讨论
通过对现象的推理分析。
因为磷脂分子的“头部”亲水,所以在水—空气界面上磷脂分子是“头部”向下与水面接触,尾部则朝向空气一面。
科学家因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才得出膜中的脂质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这一结论。
有必要。
实验四
提出模型:生物膜是由“蛋白质—脂 质—蛋白质”三层构成的静态的统一结构。
1959年 罗伯特森
在电子显微镜下看到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
时间:1970年
实验五
说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融合40分钟后荧光均匀
诱导
融合
人细胞
鼠细胞
荧光标记
40分钟后37℃
刚融合时一半红一半绿
蛋白质分子
1972年,桑格和 尼克森提出
流动镶嵌模型
磷脂双分子层
糖蛋白
多糖
生物膜的流动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