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2025年语文教案(通用9篇) 】是由【feifei】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语文教案(通用9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2025年语文教案(通用9篇)
语文教案 篇1
对于语文老师而言,在课前做好语文的打算工作是做上好语文课的基础!下面要为大家共享的就是一年级下册语文谁的本事大教案,希望你会喜爱!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盖、房、筑、修、饭、谈、拉、丈、求”,积累“盖房子、筑马路、修桌椅、端饭菜、火冒三丈、愤愤不平、高傲”等词语;能比较娴熟地用部首查字法在字典里查找“筑”;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描写“筑、修、盖、丈、求、交”6个字。
2、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标点停顿。在阅读过程中了解“高傲”、“愤愤不平”、“火冒三丈”等词语的意思,并能在老师指导下尝试读出语气。
3、使学生懂得在集体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相互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正确娴熟地朗读课文,学习巩固生字,积累有关词语。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对话,知道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打算:
配套课件,生字、词语卡片,图片和头饰。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谜语引入
1、小挚友,老师这儿有个谜语,一起读读。
说明:猜谜语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爱好,培育学生思维实力,又能巩固学生们已经学过的字,可谓一举多得。
2、出示手和嘴巴的图片和拼音。拼读音节。
3、你发觉什么了?(生气)怎么看出来的?
说明:拼读“手”和“嘴巴”的音节,是为了巩固翘舌音、轻声和i、u在一起的标调规则,巩固旧知、学习新知。细心设计的图片同时带有笑和生气的表情,吸引了学生的留意力。通过让学生视察画面,说说“怎么看出手和嘴巴生气了”,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小养成细致视察的好习惯。
二、揭示课题
1、什么事让他们气成这样啊?请你听录音,看动画!
说明:通过学生的揣测想象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课文去探求答案的爱好。从视觉、听觉不同角度刺激学生的感官,吸引着学生的留意,也让学生对手和嘴巴的心情有了直观的感受。
2、手和嘴巴为什么这么生气呀?揭题,齐读。
说明:培育学生用心听、仔细看,边看边听边记的好习惯。同时有意识地培育了学生的概括实力。
三、学习课文
1、究竟谁的本事大呢?请你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检查反馈,随机指导。
3、难句指导,学习生字“拉”。
4、同桌相互检查课文朗读。
说明:这是一个课堂预习的环节,要给学生足够时间打算。首先让学生自由读文,借助拼音朗读课文,能读准字音。再利用接龙读课文、同桌读等形式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熟识文本以及文本中的生字,逐步做到文熟字悉。考虑到学生之间存在着差异,抓住文中较难读的句子,引导学生将难读句子读正确,读通,读顺,在朗读句子同时随机学习生字“拉”,这是本课学习的第一个生字,引导学生用加部首的方法进行识记。为后面的生字教学做铺垫。
5、手和嘴巴都觉得自己的本事大。他们是怎么说的呢?
(出示4句对话)练习朗读
6、从它们的对话中你知道手和嘴巴各有什么本事吗?学生沟通并指导朗读,初步理解省略号的作用。
说明:引导学生通过有效阅读,读懂内容,初步理解标点符号的作用,依据标点符号体会句子所蕴含的感情色调,并尝试有感情地朗读。
7、学习生字①“盖”。②筑:查字典。③修:示范写。④房:积累“方”加不同部首组成的字。⑤饭:积累“饣”的字。⑥谈:扩词。
说明:引导学生用“加部首、合一合”的方法识记生字,加强学生对汉字的精细化记忆。强调“加部首”的方法,除强化学生在学方法外,更主要的是落实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引导学生更好地驾驭查字典这一识字工具。另外,渗透生字在字典中的意思,为以后更好地运用查字典的`方法理解字(词)义打好基础。
8、读一读1-4节,加上动作和表情演一演。
9、同桌自由表演。
10、师生同演。
说明:老师启发式地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自己去感受手和嘴巴的心情,靠着自己的理解进行朗读。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训练,提高学生朗读爱好,并使学生在反复读文的过程中更好地感受课文内容,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运用移情的方式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感受手和嘴巴的心情。
11、手和嘴巴互不相让结果怎样?(出示最终一节)。老师引读。学习生字:求。
12、小结。
其次课时
一、复习巩固
1、手是我们大家的好挚友,瞧,它给大家带来了什么?(词语)
2、嘴巴也赶来了,瞧瞧它带来了什么?(盖、修、筑、端)
3、你能帮嘴巴和小手成为好挚友吗?(连线)
说明:结合课文内容,创设学生所喜爱的嬉戏识字环境,达到进一步复习巩固及检查识字的效果。4个动词分别和一个课内的词语和一个课外的词语搭配,在巩固课文内容的同时又适当进行了学问的拓展。
4、完成填空。
5、是呀,手和嘴巴谁也离不开谁!可是课文中的手和嘴巴却不明白。让我们再来看看他们是怎样争辩的。(读全文)
6、看他们这样争辩不休,你有什么心里话想对他们说吗?
7、听了小挚友的话,他们明白了。看,手和嘴巴又成为好挚友了。拓展阅读,巩固字词。
说明:通过新的语言环境对前面所学生字进行一次较为全面的巩固复习。
8、我们小挚友的手和嘴巴合作得可好呢。随着音乐,看清歌词,嘴巴唱起来,小手动起来吧。
二、写字指导
1、学生先跟着电脑老师写生字的笔顺,然后田字格里描一个字。
2、老师一边说生字的每一笔在田字格里的位置,一边范写生字,学生独立写一个生字。
说明:跟电脑写字是为了订正笔顺,描红是为了让学生根据正确的笔顺写字。老师的示范能为学生供应学习的榜样。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颐和园的漂亮景色,培育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加学生的民族骄傲感。
2.根据课文所记叙的巡游依次,练习给课文分段
3.学会本课的7个生字。理解词句,会用“屹立”和“隐隐隐约”2个词语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4自然段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根据巡游依次给课文分段。
2.学难点借助课文,陶冶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加民族骄傲感。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导语:在我国的首都北京西郊,有一个世界闻名的皇家园林。它就是颐和园,(老师板书课题)那里有闻名的长廊、佛香阁、昆明湖、十七孔桥等人文景观。今日就让我们寻着作者的踪迹,一同来饱览颐和园的美景。
二、了解颐和园
出示幻灯片,相识颐和园的几个闻名景观,从直观入手,对颐和园的美景先有一个感性的相识。(有条件的可以给学生播放有关颐和园的风景教学录相片。或出示一组有关颐和园名胜风光图片。)
三、自由读课文
学生轻声读课文,用笔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划出本课的生字和新词。
四、学习生字
1.学习生字:
识字教学的要求是读准字音、记清字形、了解字义。会给生字组词。
(1)利用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2)用多种方法记忆字形。
2.说明下列词语:
神清气爽:形容人头脑醒悟,精神爽快。
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异样华丽,光芒耀眼。
姿态不一:样子各不相同。
琉璃瓦:内层有较好的黏土,表面用琉璃烧制成的瓦。形态像半边粗竹筒,外部多是绿色或金黄色,艳丽、发光,多用来铺宫殿或庙宇的屋顶。
横槛:本课指横嵌的长方形栏板。
宫殿:帝王居住的高大华丽的房屋。
远眺:往远处看。
画舫:装饰华美、专供游人乘坐的船。
葱郁:青翠茂密。
五、齐读课文,讲读第1、6自然段。
1.齐读课文。
2.提问:
(1)颐和园给作者留下了什么深刻印象?(课文开头就点明白颐和园是个漂亮的大公园。颐和园景色美丽;颐和园很大,占地范围广。)
(2)作者有什么希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作者希望我们有机会去北京能亲自到颐和园去细细游赏。因为颐和园到处都有漂亮的景色,说也说不尽,所以作者希望我们有机会去北京能够到颐和园去巡游那里的美景。)
六、明确作者的巡游依次。
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及十七孔桥。
七、讲读,学习课文其次段。
1.指名朗读,思索探讨,老师归纳明确:
(1)作者是怎样来到长廊的?
(2)长廊的特点是什么?
(3)作者是怎样把长廊这处景观写详细的?
2.根据提示给其次段分层。
从整体上和外部介绍长廊;从内部介绍长廊;讲长廊两旁风景宜人。
分层的结果:
第一层是第1.2句;其次层是第3句;第三层是第4.5句。
3.逐层学习:(重点学习其次层)
(1)学习第一层:从整体和外部介绍长廊。长廊的外部:绿的柱子,红漆的栏杆。
(2)学习其次层:长廊内部: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且内容各不相同。读句子;提问:画的内容包括“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这说明白什么?
(说明画的内容丰富,题材广泛。体现了我国古代文化园林艺术的绚丽和劳动人民能工巧匠的才智。
(3)学习第三层:长廊两旁:风景宜人。“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又开了。”这句说明白什么?(说明长廊两旁的花木品种多、数量多;“开”和“谢”是一对反义词,形象地说明白长廊两旁鲜花常开的景色特点。)“使人神清气爽”的:“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这句话间接地说明白长廊是昆明湖边的一处美景。长廊在昆明湖的右边。
一进颐和园的大门,长廊就把它那富有特点的美,呈现在我们面前了。
4.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怎样朗读这段才能把长廊的美读出来呢?
留意:学生读的形式要丰富一些;不要让学生产生枯燥乏味感。俗话说“熟读成诵”,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背诵此段。
其次课时
一、讲读,学习第三段
指名两名同学分别朗读课文第3.4两个自然段。思索、回答问题。
1.作者游完长廊,站在万寿山脚下,抬头一看都看到了哪些景观?它们各是怎样的?
佛香阁:八角形宝塔,建在半山腰,三层顶上所铺的黄色琉璃瓦闪闪发光。
排云殿:一排排、金碧辉煌。
老师提问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更好地读书。让学生从书中去找寻答案,组织好语言,提高口语表达实力。让学生多读、多说,以便形成实力。
2.作者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对不同的三个方向望,分别看到了什么?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三段,试背第4自然段。
二、分组读课文。
我们领会了颐和园里长廊、万寿山佛香阁的美景,让我们再来观赏一下昆明湖和十七孔桥的美景。
三、学习课文第四段。
1.指名朗读第四段。思索,回答问题:
(1)作者从万寿山下来,在昆明湖畔都看到了哪些景物?(长长的堤岸;几座样式不同的石桥;倒垂的杨柳;湖心小岛,十七孔桥。)
(2)十七孔桥是怎样的?(十七孔桥有十七个桥洞,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并且这么多狮子姿态不一,各不相同。)
(3)石柱上雕刻着众多的狮子且姿态不一,这说明白什么?(狮子“姿态不一”的特点,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才智和才能。)
2.老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1)老师范读。老师在范读时,要通过表情语气的改变,感情的处理来加以体现。
(2)学生仿照练习。
(3)指名朗读、齐读。
四、默读课文,体会游记这类文章的写作方法。
1.根据肯定的依次写。(巡游依次、视察依次、方位改变依次、季节改变依次。)
2.运用好过渡句,交待清巡游依次。
3.抓住景物特点分层次写详细。
4.选择有代表性的景物来写。
五、朗读背诵
检查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4自然段。
语文教案 篇3
一、教学要求:
1、读一读,辨别4组带点字的字母
2、找出下面4句话中用错的字,把正确的写在括号内
3、读一读4组词语,画出不同类型的词
4、给句子加标点
5、熟记成语
6、学会做班级联欢会的主持人
7、学写毛笔字
二、教学重难点:
拼音练习汉字训练词句训练标点训练读背训练说话训练
三、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1、读一读,辨别4组带点字的字母
2、找出下面4句话中用错的字,把正确的写在括号内
3、读一读4组词语,画出不同类型的词
二、教学打算:小黑板
三、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
A、指读题目
B、老师进一步明确练习的要求
2、指导
A、小黑板出示4组词语
2025年语文教案(通用9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