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胶质瘤和淋巴瘤的鉴别.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2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胶质瘤和淋巴瘤的鉴别 】是由【3827483】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0】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胶质瘤和淋巴瘤的鉴别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影像读片
病例一
单击添加副标题
李奎元,男,63岁,头昏、乏力2周入院。
01
病例二
02
王德琪,男,65岁,左侧肢体乏力1小时入院。
病例一:淋巴瘤
病理结果:
病例二:胶质瘤
淋巴瘤的病理:
01
颅内原发性淋巴瘤是指仅能在中枢神经系统发现有淋巴瘤存在,而未发现其它部位的淋巴瘤。脑原发淋巴瘤十分少见,约占颅内原发肿瘤的1%~%,主要与脑实质内无淋巴组织有关;多起源于血管周围间隙的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02
01
04
02
03
好发于深部脑白质,多表现为类圆形、结节状及不规则形肿块,肿块相对较大
平扫T1WI多为等、稍低信号,T2WI多为等、稍高信号,肿瘤信号较均匀,增强后呈团块状及结节状明显强化,强化一般较均匀,可有小的囊变、坏死,但较少见,很少有出血,瘤周水肿及占位效应多表现为轻一中度,DWI病灶大多呈高位号,这种信号表现反映了肿瘤内细胞成分多。
病理研究已证实颅内原发性淋巴瘤是一种乏血管的肿瘤,但MRI增强示肿瘤强化明显是由于血脑屏障破坏明显,大量对比剂渗漏至血管外间隙所致。
有学者认为“尖角征”及“缺口征”对诊断颅内原发性淋巴瘤具有特征性的意义¨。
淋巴瘤的影像表现
主要应与胶质瘤、转移瘤、脑膜瘤等相鉴别。
胶质瘤一般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边界不清,信号不均,坏死区较大,增强扫描呈不规则强化,瘤周水肿明显,ADC值可用于两者的鉴别诊断,颅内原发性淋巴瘤的ADC值低于高级别星形细胞瘤
转移瘤一般位于灰白质交界处,T1WI呈低信号,T2WI呈较高信号,常有多发,且较小病灶内常有坏死,增强后呈结节状或环形强化,瘤周水肿明显,同时常有原发肿瘤病史
1
2
3
4
5
鉴别困难时,可用放疗或化疗实验性诊断。
脑膜瘤多位于脑表面邻近脑膜部位,类圆形,边界清晰,有“皮质扣压征或塌陷征”,增强后可见“脑膜尾征”。
鉴别诊断
多为50岁以上男性;
01
多位于幕上深部脑组织,以单发多见;
02
实性肿块,T1WI、T2WI等信号为主,DWI多为高信号;
03
瘤周水肿及占位效应较轻;增强后多呈团块状及结节状均匀性强化;
04
囊变坏死及出血相对较少见;
05
多发于免疫力低下者
06
总之,颅内原发性淋巴瘤临床及MRI表现有以下特点:
总结

胶质瘤和淋巴瘤的鉴别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3827483
  • 文件大小3.65 MB
  • 时间2025-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