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DL∕TXXXX高压电力用户非介入式负荷感知装置通用技术条件(-2023).pdf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1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DL∕TXXXX高压电力用户非介入式负荷感知装置通用技术条件(-2023) 】是由【书籍1243595614】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DL∕TXXXX高压电力用户非介入式负荷感知装置通用技术条件(-2023)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 .
ICS 点击此处添加 ICS 号
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文件文献分类号
D L / T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电 力 行 业 标 准
DL/ T XXXXX—XXXX
高压电力用户非介入式负荷感知装置
通用技术条件
General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non-intrusive load sensing devices for high
voltage electric power consumers
征求意见稿
(完成日期:××年××月××日)
“在提交反馈意见时,请将您知道的相关专利连同支持性文件一并附上。”
XXXX-XX-XX 发布 XXXX-XX-XX 实施
国 家 能 源 局 发 布 : .
DL/T XXXXX—XXXX
高压电力用户非介入式负荷感知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高压电力用户非介入式负荷辨识系统中非介入式负荷感知装置(以下简称装置)的
功能要求、性能及技术指标、检验规则等。
本文件适用于高压电力用户(供电电压 1kV 及以上)非介入式用电负荷辨识系统中负荷感知装置
的设计、制造、检验、验收和应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
用于本文件。
GB/T 4208—2017 外壳防护等级(IP 代码)
GB/T —2017 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 第 10 部分:灼热丝/热丝基本试验方法 灼
热丝装置和通用试验方法
GB/T —2017 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 第 11 部分:灼热丝/热丝基本试验方法 成
品的灼热丝可燃性试验方法(GWEPT)
GB/T 9254—2008 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
GB/T —2008 低压系统内设备的绝缘配合 第 1 部分:原理、要求和试验
GB/T —2016 低压系统内设备的绝缘配合 第 3 部分:利用涂层、罐封和模压进行防污保

GB/T —2021 电测量设备(交流) 通用要求、试验和试验条件 第 11 部分:测量设备
GB/T —201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 —2016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GB/T —201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 —2019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GB/T —2017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
GB/T —2006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
GB/T —200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抗扰度试验
GB/T —2016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 阻尼振荡波抗扰度试验
GB/T —2014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横电磁波(TEM)波导中的发射和抗扰度试验
DL/T 645—2007 多功能电能表通信规约
DL/T —2017 电能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第 4-5 部分:通信协议——面向对象的数据交换协

DL/T 2365-2021 非介入式用电负荷监测装置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引用DL/T2365-2021部分术语。
1 : .
DL/T XXXXX—XXXX

负荷末端点 load terminal point
连接用电设备的线路末端节点。

负荷汇流点 load confluence point
汇聚用电设备总电流的供电线路节点。
[DL/T 2365-2021,]

负荷感知装置 load sensing device
实现负荷汇流点的电压、电流等信息采集,输出代表设备工作状态的特征数据或事件结果的装置。

负荷特征量 load characteristic quantity
感知装置通过电压、电流等线路信息采样,计算出的电压、电流、功率、谐波类系列数据,可用
于边缘侧就地负荷辨识或上送云系统用于负荷辨识。

非介入式负荷辨识系统 non-intrusive load monitoring system
通过监测负荷汇流点的电压、电流等信息,在用户侧辨识用户负荷设备工作状态和用电特征的系
统。

负荷状态识别准确度accuracy of load identification
表征负荷设备的工作状态识别结果与实际工作状态的接近程度的量,主要包括设备的启停、设备
负荷异动。
[DL/T 2365-2021,]

负荷类型识别准确度 accuracy of loadtype identification
表征负荷设备的工作类型识别结果与实际运行工况或者实际属性接近程度的量,主要包括设备属
性识别、设备运行周期识别、设备名称识别。

负荷分项电量分解准确度 error rate of sub-item electricity calculation
在指定时间范围内估算的单类设备消耗的电量与实际消耗电量之间的差值占比。
[DL/T 2365-2021,]

负荷异动事件 Load change event
2 : .
DL/T XXXXX—XXXX
当算法程序检测到负荷特征出现变化,生成负荷异动事件。负荷辨识分析系统(以下简称系统)侧
的算法可以根据负荷异动事件上报的信息对负荷状态进行进一步的判断,例如启动、停机、调档等。
4 功能要求
系统构成
高压电力用户非介入式负荷辨识系统构成如图1所示,通过边端的负荷感知装置对负荷汇流点的电
压、电流进行高频采样,进行特征量计算,通过边缘计算或云边协同实现用电设备的状态辨识、类型
辨识、分项电量估算等功能。
图1 高压电力用户非介入式负荷辨识系统
特征量计算
装置应按照配置时间,用原始电流、电压等采样信息周期性计算(不低于1s)特征量,特征量包
括不限于各相电压有效值、电流有效值、电流基波幅值、电流采样瞬时极大值、电流整次谐波幅值、
电流间谐波幅值、瞬时有功功率、瞬时四象限无功功率、电流谐波占比等。
状态辨识
装置应具备识别负荷状态变化功能,并识别出设备启、停状态。
装置宜通过对设备关联的负荷状态变化跟踪分析,识别出设备(启、停、调档等)多种运行状态;
宜通过对设备关联的负荷状态变化综合分析,识别出设备健康状态。
类型辨识
装置应能根据对异动事件的分析实现目标设备类型辨识,包括设备基本属性、设备运行周期属性、
设备类型。
装置宜按照容性、感性、阻性等指标对电力负荷进行设备属性分类;按照长期稳定运行负荷、间
歇性运行负荷、冲击性负荷进行设备运行周期分类;按照电机、电热、和照明的设备运行原理进行一
级设备类型分类,按照风机、泵、压缩机、起重机、电弧炉等设备具体功能进行二级设备分类,按照
3 : .
DL/T XXXXX—XXXX
生产运行环节具体设备品牌进行三级设备分类。
表 1 类型辨识分类方式
类型辨识 基础类型 详细类型
分类方式 电气属性 运行周期属性 运行原理 型号用途 品牌
容性、感 长期稳定运行、间歇运 电机、电 风机、泵、压缩机、起 具体
类别内容
性、阻性 行、冲击性负荷 热、照明 重机、电弧炉等 品牌
分项电量估算
装置应能根据量测信息,估算每个目标负荷设备或负荷类在统计周期内的电量。
云边协同识别
装置无法辨识具体用电设备时,应支持与云边协同识别功能,为非介入式云边协同识别提供归属
集合的辅助辨识数据。
数据存储
装置应能对特征计算量、负荷辨识结果数据进行存储。特征计算量见表4,负荷辨识结果包括设备
状态辨识、设备类型辨识和分项电量估算。
设备状态辨识包括设备状态变化、设备启动、设备停止、设备调档、设备健康状态等。
设备类型辨识包括设备属性、设备运行周期属性、设备类型。
分项电量估算包括每个目标负荷设备或负荷类在统计周期内的电量。
供电电源中断后,各项设置值和存储数据至少保存10年,时钟至少正常运行5年。电源恢复时,保
存数据不丢失,内部时钟正常运行。
参数设置和查询
时钟召测和对时
装置应能接收系统的时钟召测和对时命令,电源失电后,时钟应能保持正常工作。
装置参数
装置能由系统设置和查询通信地址、配置参数、通信参数、经纬度参数、特征库配置等。
装置通信参数包括远程通信参数、本地维护端口通信参数;远程通信支持APN自适应以及多系统连
接。
数据传输
与系统通信要求:
a)装置应具备和负荷分析系统的交互通信能力;
b)对重要数据和参数设置、控制报文的传输应有安全防护措施;
c)装置应配有无线公网、RJ-45以太网通信接口或光纤通信接口用于远程通信;
d)装置应具备RS-485、USB、以太网等本地维护接口,通过维护接口设置装置参数,进行软件升
级等。
e)通信协议应支持DL/T -2017规约。USB接口应支持本地文件传输。
f)专用无线、电力线载波信道数据传输误码率应不大于10-5,光纤信道数据传输误码率应不大于
-9
10 ,其他信道的数据传输误码率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4 : .
DL/T XXXXX—XXXX
软件升级
装置软件可本地升级,也可通过远程通信信道实现在线软件下载。装置进行远程软件下载时,装
置软件应具有断点续传能力,升级过程中出现中断后应能自行恢复。
数据安全
应用安全防护从身份认证、授权、输入输出验证、配置管理、会话管理、代码安全、加密技术、
参数操作、异常管理、数据存储保密、数据存储完整等方面进行安全防护,确保数据在传输、处理、
存储过程中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关键敏感数据应遵循《数据安全法》相关规定,实现脱敏。
5 性能要求
硬件配置
装置主控CPU主频应不低于1GHz,内存容量应不低于1GByte,数据存储器容量应不低于4GByte。
信号采样
装置应具备接入汇流点的所有电气信号采样功能(至少3路电压3路电流)。并支持输出采样波形。
装置的采样频率不低于5kHz,采样精度不低于12位。
辨识准确度
特征量计算
装置应用信号采样的原始电压、电流、功率等数据,周期计算特征量数据,计算周期不低于1s,
特征量数据不限于表2所列内容。
表 2 特征量列表
序号 特征类别 特征项 测量范围 精度(最低要求)
1 电压类 各相电压有效值 0V~400V 5‰
2 各相电流有效值
3 各相电流基波幅值
4 各相电流采样瞬时极大值 0A~6A 5‰
电流类
5 各相电流整次谐波幅值
6 各相电流间谐波幅值
7 各相电流谐波含有率 0~100% 5%
8 各相瞬时有功功率 1%
功率类 与电流、电压范围一致
9 各相瞬时四象限无功功率 2%
10 功率因数 各相功率因数 与电流、电压范围一致 2%
状态辨识准确率
装置通过对汇流点特征量的分析来进行负荷状态识别,按照不同应用场景识别需求形成不同状态
识别准确性和时间响应能力分类:
表 3 设备状态识别准确性能力
状态识别名称 负荷状态变化识别 设备启停识别 设备多运行状态识别 设备健康度识别
等级 P 1 2 3

DL∕TXXXX高压电力用户非介入式负荷感知装置通用技术条件(-2023)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