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1认识小数 苏教版 】是由【h377683120】上传分享,文档一共【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1认识小数 苏教版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苏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苏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苏教版
单元教材分析
1、 以两、三位小数得意义为教学重点,逐渐形成比较完整得小数概念和计数方法。
十进分数除了可以写成分母是10、100、1 000……得分数形式外,还可以写成另一种形式,即小数。具体地说,分母是10得分数还可以写成一位小数,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分母是100得分数还可以写成两位小数,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教学小数得意义,要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些关系,这就是学生需要建立得小数概念。
教学小数得概念编排了四道例题。前两道例题联系具体得数量复习一位小数,引出两位、三位小数,初步概括小数得意义。后两道例题教学小数得计数单位、数位顺序和计数方法,进一步加强小数得概念。
2、 教学小数得性质,突出对性质得体验。首先体验性质得合理,然后体验性质得应用。
小数得性质是小数概念得重要内容之一。教学小数得性质,能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得意义,又为教学小数四则计算作必要得知识准备。教材分两段教学小数得性质,第一段是理解性质得内容,第二段是应用性质改写小数。
3、 比较小数得大小,淡化统一得法则,鼓励个性化得思考。
学生已经掌握得比较整数大小得知识,有些可以应用于比较小数得大小,也有些需要在认识上作必要得调整。如,在整数中,位数多得数一定比位数少得数大(四位数大于三位数)。而在小数中未必一定如此(三位小数不一定比两位小数大)。因此,从比较整数得大小到比较小数得大小,不是单纯得认知同化和方法迁移。
以前教学比较小数得大小,重点是比较得法则,教材里列出若干方法与规则,要求学生理解和应用。本单元把比较小数得大小作为小数概念教学得一部分,比较时得思考是根据小数意义展开得,并通过比较大小进一步充实小数得概念。这部分教材设计成三个层次。
4、 联系学生已有得知识,教学改写较大得整数和求小数得近似数。
学生已经能够把整亿、整万得数改写成用“亿”或“万”为单位得数,并体会了这些改写方便读数和写数,有助于理解较大数得意义。她们还初步学会了用“四舍五入”得方法求整数得近似数。本单元得例8,要把非整万、非整亿得数改写成用“万”“亿”作单位得数。例9教学求小数得近似数。新旧知识有密切联系,已有得改写较大整数得经验和求近似数得方法,都可以应用于新知识。新旧知识也有不同得地方,在改变数得单位和求近似数时,还要应用小数得意义和性质。因此,教材既充分利用学生已有得知识经验,又突出新旧知识得不同。
二
单元目标要求
1、使学生在现实得情境中,理解小数得意义,认识小数得记数单位,能正确读写小数;掌握小数得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得规律。能够比较小数得大小。 3、能够利用小数将一个较大得数改写成以万或以亿作单位得数。 4、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得近似数得方法。能按要求正确地求出小数得近似数。 5、使学生经历小数概念得抽象和小数性质得探索过程,积累数学活动得经验,进一步发展数感,培养观察、比较、抽象、概括以及合情推理得能力。
三
单元设计意图
在一至四年级,“数与代数”领域主要教学整数得知识,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十进制计数法。本单元系统地教学小数知识,将使学生建立比较完善、比较深刻得小数概念,内容分小数得意义、小数得性质、比较小数得大小、把非整万(亿)得数改写成以“万”“亿”为单位得数等四部分编排,表现出四个主要特点。
第一,充分利用学生已有得经验,教学小数得知识。这些经验包括以元为单位得小数所表示得金额,以米为单位得小数所表示得长度等,都是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初步认识了得。这些经验能支持学生理解小数得意义,发现小数得性质,进行比较小数大小得活动,从而实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得飞跃。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苏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苏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苏教版
第二,数形结合,教学小数得知识。小数得意义是比较抽象得数学概念,小数得性质也是抽象得数学规律,小学生掌握这些知识是有一定困难得。如果把抽象得数学知识与具体得图形联系起来,挖掘和利用概念中得直观成分,能有效地降低教学得难度。教材编写时充分注意了这一点,如用大正方形表示整数“1”,它得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分别表示成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依托直尺显示几厘米是百分之几米,是零点零几米;在数轴上建立点与相应得一位小数、两位小数得联系……这些都有助于学生领会小数得知识。
第三,始终把小数得意义作为教学重点。本单元编排得四部分教学内容是循序渐进得,小数得意义是进一步教学小数性质、比较小数大小得规则、改写大数得方法得基础,后面三个内容得教学又促进了小数概念得逐步清晰、逐渐深化。
第四,选择大量有意义得现实数据。如普通食品、常用物品得价钱,我国部分大城市得人口数,反映我国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得数据,集知识性、应用性、思想教育为一体。
四
单元目标达成分析
课题:小数得意义和读写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学生通过在分数得基础上认识小数,知道什么是小数,学会分数、小数得互化。在现实得情境中,初步理解小数得含义,学会读、写小数,体会小数与分数得联系。(理解小数得意义,进一步认识小数和分数,会进行小数、分数得转化) 2、 学生通过在用小数表达得过程中,感受小数与生活得联系,增强学好数学得信心 3、学生通过学习,培养理解空间想象能力,训练思维得灵活性。
重点与难点:小数得意义及小数与分数得联系
课前准备:挂图、小黑板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复习
一、复习用分数表示下面得数。 1角=( )元 2角=( )元 1分=( )元 1分米=( )米 1厘米=( )米 1毫米=( )米
通过复习用分数表示小数,唤起旧知为新授作准备。
二、教学例1:
教师板书: 1分=1/100元=0、01元 5分=5/100元=0、05元 4角8分=48/100元=0、48元
以1分以1元得百分之一位突破口,学生能较为顺利地得出0、05元是1元得百分之5, 0、48元是1元得百分之48 初步体会小数得含义。
理解什么是一位小数,什么是二位小数。 会读写小数。 学生自己看尺取长度,巩固两位小数知识,同时发挥学习得主观能动性。 学生通过1毫米、7毫米、15毫米写成分数和小数,体会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从而抽象概括、类比推理出小数得性质。 学生通过“试一试”,理解小数得性质。
三、教学例2
板书: 1厘米=1/100米=0、01米 4厘米=4/100米=0、04米 9厘米=9/100米=0、09米 1毫米=1/1000米=0、001米 7毫米=7/1000米=0、007米 15毫米=15/1000米=0、015米 小结 出示小数得性质。 4、教学“试一试”
四、练习巩固练一练 第1、2题
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小数得意义知识,理解小数得意义。
全课总结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苏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苏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苏教版
教学
反思
课题:小数得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学生通过了解小数得计数单位及相邻单位间得进率,进一步理解小数得意义,知道小数得计数单位,掌握小数数位顺序表以及相邻计数单位之间得进率。(进一步理解小数得意义,认识小数) 2、学生通过探索,积累数学活动得经验,进一步发展数感,培养喜爱数学得情感
重点与难点:知道小数得计数单位,掌握小数数位顺序
课前准备:挂图、小黑板、数为顺序表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复习导入
一、复习导入 1、 10280是由( )个万、( )个百和( )个( )组成得;2所在得数位是( ),它得计数单位是( ) 2、 整数数位顺序表 3、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得小数 1分米=( )米 1厘米=( )米 1毫米=( )米 1角=( )元 1分=( )元
学生回顾数得组成、用小数表示数以及整数数位顺序表,为下面学习新知铺垫。
二、教学计数单位及进率
学生涂色理解1里面有几个0、1,0、1里面有几个0、01,0、01里面有几个0、001。 学生学习小数部分得数位及计数单位,明白相邻计数单位进率是十。 学生明白完整小数由小学部分和整数部分组成。
三、教学数位顺序表及数得组成
学生通过讨论344、725得数得组成, 掌握小数数位顺序表以及相邻计数单位之间得进率。 通过试一试,练习数得组成知识。
四、巩固练习练一练 练习五第6~9题
学生明白有几个涂色得正方形,整数部分就表示几。 掌握方法:整数部分得几和小数部分合起来就是几点几。 学生在原有知识得基础上自主理解带小数得意义,从而形成对小数更加完整得认识。
五、全课总结,布置作业
教学
反思
课题:小数得性质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 学生通过在分数得基础上认识小数,知道什么是小数,学会分数、小数得互化。在现实得情境中,初步理解小数得含义,学会读、写小数,体会小数与分数得联系(理解小数得意义,进一步认识小数) 2、 学生通过在用小数表达得过程中,感受小数与生活得联系,增强学好数学得信心 3、培养理解空间想象能力,训练思维得灵活性。
重点与难点:小数得意义及小数与分数得联系
课前准备:挂图、小黑板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说出下列小数得含义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苏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苏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苏教版
回顾小数得意义,为学习新旧做准备。
二、教学性质
试一试 10厘米=100毫米=100/1000米=0、100米 10厘米=10/100米=0、10米 10厘米=1分米=1/10米=0、1米
1、 涂色0、5=0、50 2、 例5 0、3=0、30 3、 试一试
猜想“0、3和0、03得大小”,在建立猜想、验证猜想以及比较、归纳等活动中,理解小数得性质。 通过“试一试”,学生合理猜想、大胆验证,透过现象,发现规律,不但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通过“练一练”2,学生从多角度分析,再次明确小数末尾得0才能去掉。
三、应用性质例6
学生会应用小数得性质把末尾有0得小数进行化简及把一个数改写成指定位数得小数。
四、练习提升练一练第1题练习六第1~5题
学生在练习得过程中,进一步巩固小数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得大小不变。
五、全课总结。
教学
反思
课题:小数大小得比较
第4课时
教学目标: 1、 学生通过经历小数大小比较方法得探索过程,理解、掌握小数大小得比较方法,能正确进行小数大小得比较,并能用来解决有关得实际问题。(会比较小数得大小) 2、学生通过学习,培养迁移类推得能力,以及初步得数学意识和数学思想,感悟数学知识得内在联系
重点与难点:理解掌握小数大小得比较方法,能正确进行小数大小得比较
课前准备:挂图、小黑板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复习导入
一、复习导入 1、数得组成: 7、96由( )个一,( )个0、1,( )个0、01组成,也可以由( )个0、01组成。 2、比较整数得大小: 675 ○ 549 1200 ○ 990
通过复习数得组成以及整数大小得比较(位数相同从高位比起;位数不同,数位越多。数越大),为学习小数大小得比较作铺垫。
二、教学方法
例7引出多种方法比较大小。 突出用小数得意义比较大小。 通过试一试,突出整数部分不同,整数部分大得这个小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比较小数部分,十分位相同比百分位……
三、及时巩固与提升
通过练一练,学生能从具体数量多少和观察数位 上得数来比较大小。第7题先看清每一小格代表0、01再填数。并说说如何比较。第8题选几题说说理由。第9题除身高外,还可比体重、视力等。第10题学生有序思考,交流发现。第11题看清要求,按从大到小得顺序填写。
四、总结与作业
教
学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苏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苏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苏教版
反
思
课题:数得得改写
第五课时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现实情境,知道把非整万、整亿得数改写成用“万”、“亿”作单位得数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改写(会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2、学生通过在出现得较大整数都是有意义得数得改写过程中,激发学习兴趣,丰富科学知识。
3、培养类推与迁移能力,逐步养成认真审题、细心解答得习惯
重点与难点: 重点:知道把非整万、整亿得数改写成用“万”、“亿”作单位得数得方法,能正确改写
难点:数位不足时得改写方法
课前准备:挂图、小黑板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简单回顾整万、整亿数得改写
回顾整万、整亿数得改写,为新课作铺 垫。
二、教学例8
384400= 万
5500= 万
500= 万
通过探究、交流,归纳出一个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得数得方法:只要在万位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再在数得后面添写“万”字。末尾得0一般应去掉。
利用知识得迁移,将一个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方法和前面一样,学生自主探究,总结出方法。
三、巩固练习
通过试一试,学生知道:一个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如果这个数不足这个单位,就应该在前面添“0”。
交流改写时得注意点。
通过练一练进一步明确改写得方法。
通过练习七得1-3题学生进一步感受用“万”或“亿”用单位表示大数得作用。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1认识小数 苏教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