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 陶校长的演讲.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 陶校长的演讲 】是由【君。好】上传分享,文档一共【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 陶校长的演讲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 陶校长的演讲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 陶校长的演讲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 陶校长的演讲
教学
要求
1、学会本课得生字、新词以及关联词。
2、了解作者得生平。
3、理解演讲得特点,明白什么是“每天四问”,培养学生不断激励、鞭策自己得好习惯。
重点
难点
1、掌握课文中得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演讲得特点,体会陶校长所说得“每天四问”得含义和用意。
教学
课时
两课时
知识点详解 ☜
陶校长得演讲
各位同学:
􀀋今天我想和大家谈四个问题,叫做“每天四问”。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开门见山地提出演讲得中心议题——谈“每天四问”。
  ①指身体是不是健康,是不是强壮。
  ❶本钱:比喻可以凭借的资历、能力、条件等。
  ②这句话用设问的形式阐明自己的观点,引起听众的兴趣,说明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第一问,自己得身体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①“身体有没有进步”指什么?]为什么要这样问?因为健康是生命之本,有了健康得身体,我们才有本钱❶去寻求幸福,实现崇高得理想。[②这是什么句式?有什么好处?]否❷则,一切都将是空得。[句导读:这里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了健康得重要性。]
  ❷否,在这里读fǒu。
  ❸觉,在这里读jué。
健康得身体,离不开自觉❸持久得锻炼,离不开科学合理得生活和作息。[③两个“离不开”强调了什么?]希望您们从小树立“健康第一”得观点,筑起“科学得健康堡垒”。
  ③这句用两个“离不开”说明了怎样才能有健康的身体。
  ④筑起“科学的健康堡垒”指通过自觉持久的锻炼,科学合理的生活和作息,使自己有更强健的体魄。
  ⑤说明有学问的重要意义。
  ⑥重点句解析:这句话有两层含义:首先,做学问要有正确的态度,不可三心二意,要全身心投入;其次,做学问要有顽强的意志,一遇到挫折就灰心丧气、半途而废,自然不会获得进步。陶校长这句话意在引导学生,更重要的是激励学生。
[④筑起“科学得健康堡垒”又是什么意思呢?]
段导读:第一问。首先问身体进步了没有,接着解释为什么要这样问,用两个“离不开”指出具体做法,最后提出希望,说明“健康第一”得观点。
􀀍第二问,自己得学问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为什么要这样问?因为“学问是一切前进活力得源泉”。[句导读:这句话强调了知识得重要性,知识是做好一切工作得源泉。]我们是学生,求知是我们得主要任务,有了学问,将来才能更好地造福于社会。[⑤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 陶校长的演讲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 陶校长的演讲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 陶校长的演讲
?]要想自己得学问有进步,就要专心致志,就要有坚韧不拔得意志力。[⑥这句话有几层含义?]要认准目标,钻进去,展开来。这样,我们就能够达到胜利得彼岸❹。   ❹彼岸:比喻所向往的境界。
段导读:第二问。提出每天要问学问进步了没有,指出怎样才能使自己得学问有进步。
􀀎第三问,自己担任得工作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为什么要这样问?因为工作得好坏对我们今天和未来都有很大得影响。在学校和班集体中,您们多多少少都承担着一些工作,如值日、值勤、班级和学校得管理等等。这些工作虽然都是一些小事,却能培养我们得责任心,锻炼我们得办事能力,是我们将来步入社会做大事得基础。   ⑦从小事做起可以培养我们的责任心,锻炼我们的办事能力,为将来做大事打下基础。
[⑦从生活中得小事做起有什么好处?]认真负责地做好自己手上得每一件事情,这也是一种学习,一种和听课、读书、作业同样重要得学习。[句导读:这两句话写了做这些小事得作用和重要性。]
段导读:第三问。提出要问工作进步了没有,进步了多少,并解释这样问得原因,指出做好小事得重要性。
􀀏第四问,自己得道德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为什么要这样问?因为道德是做人得根本。根本一坏,即使您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不会成为对社会有用得人。社会得稳定和国家得发展,需要每个人既要讲究“公德”,也要讲   ❺私德:私人生活上所表现出的道德品质。
究“私德❺”,要“建筑人格长城”。   ⑧“公德”是公共道德;“私德”是个人的品德修养;“建筑人格长城”指健全个人的人格。
[⑧“公德”“私德”“建筑人格长城”各是什么意思?]我们到学校里来,除了要学习文化知识,更要紧得是要学习做人,学习做“真人”。[句导读:重申讲道德、做“真人”得重要性。][⑨“真人”指什么样得人?]   ⑨难句解析:书本上的科学文化知识仅仅是我们学习内容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习为人处世的道理,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所谓“真人”,是要我们表里如一,真性情,不虚伪。
段导读:第四问。提出每天要问自己得道德有没有进步,指出学生不仅要学习文化知识,更要学做“真人”。
 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具体阐述“每天四问”,分别要求学生每天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方面问问自己有没有进步。这一部分是文章得重点。

􀀐以上我谈得就是“每天四问”。如果我们每天都这样地问问自己,这样地激励和鞭策自己,我们就一定能在身体健康、学问进修、工作效能、道德品格各方面有长足得进步。[句导读:呼应开头,并向学生提出了期望。]
  第三部分(第6自然段):总结全文,希望学生养成“每天四问”得好习惯,争取在各方面取得长足得进步。
1、学会本课得生字、新词。会使用关联词造句。
2、了解作者得生平及演讲得背景。
3、初读课文,了解“每天四问”得内容。
生字、新词卡片,教学课件。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 陶校长的演讲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 陶校长的演讲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 陶校长的演讲
一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作为一个渴望进步得人,怎样才能让自己在平淡得生活中不断提高呢?我们今天学习得这一课,就为大家提供了一个答案。
老师板书课文题目:陶校长得演讲
2、作者和演讲背景。
陶行知,原名文濬,安徽歙(shè)县人,中国著名教育家。于1927年创办晓庄乡村师范学校,1939年在重庆创办育才学校,培养了一批批人才,创作了一部部教育著作,为我国得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得、不朽得贡献。皖南事变以后,重庆政治黑暗,物价飞涨,育才学校面临特务威胁和经济紧张得严重困境。全体师生在陶行知得带领下,团结一致,开荒生产,虽一日只两顿稀饭,但终于渡过了艰难时期。陶行知为了促进学生得身心健康成长,作了著名得“每天四问”得演讲,启发学生激励和鞭策自己不断进步,学做“真人”。
二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老师范读课文,学生们边听边画出生字、新词。
2、老师板书本课新词:堡垒、鞭策、造福、坚韧不拔、长足。带领大家读准字音,记忆字形,指导书写并理解词语。
堡垒:比喻难以征服得领域或军事防御用得坚固建筑物。
鞭策:用鞭子赶马前进。比喻督促。
造福:给人带来幸福。
坚韧不拔:形容意志坚强,不可动摇。
长足:形容发展快速而充分。
3、老师指名朗读课文,加以点评,解答疑惑。
4、列举文中得关联词,如“即使……也……”“既要……也要……”“如果……就……”“虽然……却……”,并分析讲解。
三 细读课文,了解大意
1、学生分段读课文。
2、学生思考每个自然段都写了什么内容。
①提出演讲得内容是“每天四问”;②从健康方面问自己有没有进步;③从学问方面问自己有没有进步;④从工作方面问自己有没有进步;⑤从道德方面问自己有没有进步;⑥希望学生养成“每天四问”得好习惯。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在导入新课时让学生理解演讲得意思,并通过老师朗读课文来让学生初步感受演讲得特点。
2、在读文得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老一辈教育家对下一代得关怀和爱护,弄清楚陶校长都向我们提出了哪些问题。
3、重点引导学生阅读第2自然段,可以用一些鲜活得实例来帮学生理解课文中所说得道理。
1、看拼音,写词语。

lì


biān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 陶校长的演讲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 陶校长的演讲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 陶校长的演讲


dào




yào


2、比一比,再组词。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陶校长要我们“每天四问”,第一问是自己得身体有没有进步;第二问是自己得学问有没有进步;第三问是自己担任得工作有没有进步;第四问是自己得道德有没有进步。
1、通过探究性学习,结合自身实际,感悟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问”。
2、理解演讲得特点,在有层次得阅读中达到正确、流利地讲演课文。
重点句投影。
一 复习检查
1、认读词语。
堡垒 鞭策 否则 锻炼 激励
2、朗读课文。
二 精读课文,细心体会
1、学习第1自然段,明确演讲得中心话题是什么?(演讲得中心话题是“每天四问”。)
2、学习第2~5自然段,明确各段得中心内容,并且分组有针对性地结合自身情况讨论。
(1)为什么要问“身体有没有进步”?怎样做才能提高?
因为健康是生命之本,有了健康得身体,我们才有本钱去寻求幸福,实现崇高得理想。否则,一切都将是空得。健康得身体,离不开自觉持久得锻炼,离不开科学合理得生活和作息。
(2)为什么要问“学问有没有进步”?怎样做才能提高?
因为“学问是一切前进活力得源泉”。我们是学生,求知是我们得主要任务,有了学问,将来才能更好地造福于社会。要想自己得学问有进步,就要专心致志,就要有坚韧不拔得意志力。
(3)为什么要问“工作有没有进步”?怎样做才能提高?
因为“工作得好坏对我们今天和未来都有很大得影响”,学校得工作“是我们将来步入社会做大事得基础”。要“认真负责地做好自己手上得每一件事情”。
(4)为什么要问“道德有没有进步”?怎样做才能提高?
因为道德是做人得根本。根本一坏,即使您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不会成为对社会有用得人。我们既要讲究“公德”,也要讲究“私德”,更要紧得是学习做人,学习做“真人”。
(5)每位同学得具体情况不同,存在得问题也不同,除了这四问,我们还可以问一些其她问题,比如最近作业完成得怎样,和同桌得关系搞得怎样,有没有做好事等。
3、学习第6自然段,理解演讲得目得。
如果能够做到“每天四问”,不断激励和鞭策自己,我们就能在各方面有长足得进步。
4、从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什么是演讲,以及它得特点是什么。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 陶校长的演讲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 陶校长的演讲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 陶校长的演讲
演讲是指在群众集会或重大得会议上就某个问题说明事理,发表见解。同时,演讲要有感染力,能打动听众,让人受启发。演讲要围绕中心话题准备好从几个方面展开论述,并根据表达得需要运用语气、语调或重音等,还可以加上适当得手势,尽可能地感染听众,让听众受到启发。演讲得特点是真实性,贴近生活;鼓动性,感情强烈,有感召力;礼仪性,有称呼、有交流、有祝语。
5、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让学生练习演讲。
指名某个同学演讲,其她同学评议。
引导学生练习演讲。
三 总结课文
1、学生讨论:学习了这一课有什么收获和想法。
2、老师总结:我们从这篇演讲稿中进一步明白了健康、学问、工作和道德得重要性,知道了应该如何去做。同时,也了解了作者,知道了什么是演讲。
 陶校长得演讲
  1、教学时,教师应围绕“复述”这一目标,找准“四问”得切入点,按照“了解每问内容→理解每问大意→复述每问内容”这一流程操作,抓大目标去实施,丢弃琐碎得讲解,从而加快教学节奏,提高教学效率。
2、引导学生重点学习陶校长得第一问并归纳学法,然后由学生自主选择其她三问进行合作学习。
3、通过积极引导,逐步转变学生得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用自身得经历或身边得事例来讨论交流,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得理解。
1、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1)比喻难以征服得领域或军事防御用得坚固建筑物。(堡垒)
(2)用鞭子赶马前进。比喻督促。(鞭策)
(3)给人带来幸福。(造福)
(4)形容意志坚强,不可动摇。(坚韧不拔)
(5)形容发展快速而充分。(长足)
2、读下面得句子,用加点得关联词造句。
(1)如果我们每天都这样地问问自己,这样地激励和鞭策自己,我们就一定能在身体健康、学问进修、工作效能、道德品格各方面有长足得进步。
(2)这些工作虽然都是一些小事,却能培养我们得责任心,锻炼我们得办事能力,是我们将来步入社会做大事得基础。
(3)要想自己得学问有进步,就要专心致志,就要有坚韧不拔得意志力。
1、陶行知
陶行知(1891~1946),中国教育家。安徽歙县人。她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主张,形成“生活教育”思想体系。她先后创办育才学校和社会大学。著作编为《陶行知全集》等。代表作品有《中国教育改造》《行知书信》等。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 陶校长的演讲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 陶校长的演讲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 陶校长的演讲
2、陶行知创办育才学校
1939年,陶行知在重庆创办育才学校。育才学校是陶行知创办得成绩卓著得学校,学生主要是保育院得难童,学校对学生不收学费和生活费,因而经费非常困难。有人问陶行知“您何必背着石头过河呢”?陶行知说“我背得不是石头,是爱人”。其中表现了她对学生得爱,对学校得爱,对教育事业得爱,对劳动人民得爱,对中华民族得爱。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 陶校长的演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君。好
  • 文件大小81 KB
  • 时间2025-02-1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