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5年国开电大《教育政策与法律》第二次形成性考核任务答案.pdf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2025年国开电大《教育政策与法律》第二次形成性考核任务答案 】是由【小屁孩】上传分享,文档一共【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国开电大《教育政策与法律》第二次形成性考核任务答案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 .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列传》
题目为随机抽题 请用 CTRL+F来搜索试题
第二次形成性考核任务,第4-5 章,权重:25% ,主观题需辅导教师评分
试题 1
下列各项中,( )属于行政法规。
正确答案是:《教师资格条例》
试题 2
下列各项中,( )为教育法律关系的内容。
正确答案是:学生受教育权
试题 3
教育法律的制定就是国家权力机关按照一定的法律程序,以法的形式和手段把国
家的教育政策和( )的教育意愿固定下来,使之成为国家的意志。
正确答案是:人民
试题 4
教育法律的实施,不外乎两种方式,即:教育法律的适用和( )。
正确答案是:教育法律的遵守
试题 5
由特定的国家机关依照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职权,对有关法律规定所进行的解释,
称为( )。
正确答案是:法定解释
试题 6
在教育法律监督中,人民政协监督属于( )。
正确答案是:社会监督
试题 7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于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第委员会第二十
二次会议修订,并于 ( ) 起开始实施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 .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正确答案是:
试题 8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
实践能力的( ) 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正确答案是:高级专门
试题 9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规定,“维护受教育者、( )的合法权益”是学校
应当履行的义务。
正确答案是:教师及其他职工
试题 10
某小学以活动场地有限为由,规定 “学生课间不得随意离开教室,不得在走廊里
走动或到操场上活动 ”,侵犯了学生的( )。
正确答案是:人身自由权
试题 11
教育法律与教育政策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 两者的制定机关不同、表现形式不
同( )。
正确答案是:层次范围不同, 实施方式不同, 稳定程度不同
试题 12
学校法律地位具有下述哪些特点:( )。
正确答案是:公共性 , 公益性 , 多重性
试题 13
下列各项中,( )属于制定学校章程所必须遵循的原则。
正确答案是:必须符合法律法规及规章的规定 , 不能越权 , 要将原则性与可操作
性相结合 , 要从本校实际出发,不生搬硬套别的学校的经验
试题 14
某校关于 “学生旷课、迟到等,将给予不同数额的罚款 ”的规定,( )。 : .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正确答案是:违法,学校侵犯了学生的财产权 , 违法,学校只有行政处分权,没
有行政处罚权
试题 15
当前,我国中小学校的治理结构主要包括:( )等。
正确答案是:校长负责制 , 教代会制度 , 家长委员会制度 , 学生参与制度
试题 16
简述教育行政执法的基本原则。
正确答案是:教育行政执法的原则主要有三个:( 1)依法执行原则。指教育行
政机关必须根据法定权限、法定程序和法治精神进行管理,越权无效。 (3 分)
(2)权责统一原则。指在教育行政执法活动中,教育行政机关有权对教育行政
相对人适用教育法律规范,同时,也要承担由实施行政执法行为而产生的法律后
果,即权力的行使和责任的承担要统一,不能只行使权力而不承担责任。 (4
分)(3)合理性原则。这是针对行政执法中享有的自由裁量权而提出的。本着
既能承认自由裁量权的作用,又应加强对自由裁量权的控制,在行政执法上提出
合理性原则。 (3 分)
试题 17
简述学校能否开除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违纪学生。
正确答案是:学生在义务教育年龄内,学校有权利开除或劝退吗?新修订的 《义
务教育法》第二十七条有明确规定, 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
以批评教育,不得开除。规定很明显,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违反校规校纪,学
校无权开除!当然劝退等变相形式的开除,也是违法的。但也有例外,新修订的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八条规定,学校 “不得违反法律和国家规定开除未成年
学生 ”。这一规定表达了两层意思: 第一, 不得违反法律和国家规定开除; 第二,
只要符合法律和国家规定,就可以开除。 这就规范了学校开除未成年学生的情形,
使学校开除未成年学生具备了法律依据。 那么什么情况下, 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
学校可以开除呢?只有一种情况,学生因违法犯罪被法院宣判后,这种情况下,
学校可以开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 理论上还无权注销其学籍; 并且当学生服刑期
满后,要求回校继续学习的,学校还必须积极配合。其实,学校还有另外一种更
好的办法送走“祸害 ”学生。《义务教育法》第 35 条规定:对有本法规定严重不
良行为的未成年人, 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相互配合, 采取措施严加
管教,也可以送工读学校进行矫治和接受教育。 看到了吗?严重违纪学生不能开
除,可以送工读学校 (也就是以前的少年犯罪管教所) ,让警察叔叔帮助矫治啊!
试题 18
简述学校设立的基本条件。 : .
去留无意,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宠辱不惊,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幽窗小记》
正确答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设立学校必须具备四个条件:(1)
有组织机构和章程( 2)有合格的教师( 3)有符合设置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
设备等(4)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
试题 19
结合实际,谈谈你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规定的学校享有权利的理解和认
识。
正确答案是:(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有关规定,学校享有以下
权利:① 按照章程自主管理;② 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 ③ 招收学生或其
他受教育者;④ 对受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实施奖励或者处分; ⑤ 对受教育
者颁发相应的学业证书;⑥ 聘任教师及其他职工,实施奖励或者处分; ⑦ 管
理、使用本单位的设施和经费;⑧ 拒绝任何组织和个人对教育教学活动的非法
干涉;⑨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18 分)(2)在论述过程中,联系实
际加以说明的,可酌情加 1-2分。 (2 分)
试题 20
【基本要求】
(1)根据所给的案例材料,运用本课程所学理论进行分析论证。
(2)要结合实际,说明自己的观点和认识, 理论运用要恰当, 逻辑阐述要清楚,
观点陈述要明确。
(3)字数不少于 300 字。
校长儿子办婚礼 13 所学校停课一天
【案例简介】
“吴校长的儿子 28 号结婚! ”在关家乡,乡中心校吴校长儿子要结婚的消息一经
传出,就像长了翅膀,迅速传遍全乡。然而,这原本是喜事一桩,却惹出了 “麻
烦”。
关家乡共有 14 所中小学校, 教师 142 人,在校学生 2822 人。因为吴校长在该乡
教育系统工作多年, 和许多老师有来往。 不少教师在得知这一情况后, 均陆续向
所在学校请假,提出届时要去参加婚礼。
为方便老师们参加婚礼, 令人匪夷所思的事发生了: 全乡除 1 个教学点外, 其他
13 所中小学均分别通过校委会等方式, 研究调整了上课时间, 决定于 2009 年 12
月 28 日放假 1 天。其中,有 12 所学校拟将当天的课程提前到 2009 年 12 月 26
日;另 1 所学校则拟将当天的课程调整到 2010 年元旦。 : .
操千曲尔后晓声,观千剑尔后识器。——刘勰
12 月 28 日婚礼当天,共有 13 名校长和68 名教师参加了吴校长儿子的婚礼,导
致关家乡 13 所学校的2822 名学生停课一天, 141 名教师放假1 天。
“给学生们放假 1 天是为了老师们去参加婚宴 ”,这件事在社会上影响恶劣。接到
群众举报后, 当地区教育局高度重视, 立即安排纪检、 监察人员深入关家乡调查,
并对吴校长等相关责任人进行了严肃处理。
【试分析】
1. 本案中的涉案主体主要有哪些?
2. 当事人违反了什么法律?
3. 当事人应当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4. 本案对我们有哪些启示?
正确答案是: (1)主体分析:本案中的涉案主体主要有:学校、班主任、学生
王聪及其家长(2)法理分析:本案是一起由学校拒收因车祸而休学学生所引发
的法律纠纷,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① 我国《宪法》和《教育法》均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教育法》规定: “公民不分民
族、种族、性别、职业、 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
《义务教育法》规定: “普通学校应当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
童、少年随班就读,并为其学习、康复提供帮助。 ”本案中,学生王聪已基本痊
愈出院, 只是眼睛还没好利索, 但已能在家靠请来的家教维持学业了。 而该校不
让其继续上学的做法违反了《宪法》 《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的有关规定,侵
犯了学生王聪的受教育权。② 《义务教育法》规定: “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
生,学校应当予以批评教育,不得开除。 ”本案中,王聪因车祸住院治疗而忘记
办理休学手续, 是违反了学校的管理制度, 但其家长多次要求补办休学手续, 而
学校却执意不肯, 并劝其转学,相当于变相开除了王聪, 则违反了《义务教育法》
的有关规定。(3)责任分析:《教育法》规定: “学校或者教师在义务教育工作
中违反教育法、教师法规定的,依照教育法、教师法的有关规定处罚。 ” 《义务
教育法》 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有关法律、 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
(一)胁迫或者诱骗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 少年失学、 辍学的”。据此,
该校领导和相关责任人应承担相应的行政法律责任,并尽快让学生王聪返校上课。
(4)启示分析:由本案引发的思考为: ① 接受义务教育是每个适龄儿童、少
年的合法权利, 学校和班主任老师应增加法治意识, 尊重学生的受教育权,应平
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能因为学生受伤休学养病而剥夺其继续接受义务教育的
权利,不得随意开除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 ② 学生应增强维权意识,当自
身的受教育权受到侵犯时,应寻求有效的法律救济途径加以解决, 如:可向学校
所在的上级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诉等,以保证自身的合法权利不受侵犯。


2025年国开电大《教育政策与法律》第二次形成性考核任务答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屁孩
  • 文件大小314 KB
  • 时间2025-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