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电针配合穴位敷贴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是由【wz_198613】上传分享,文档一共【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电针配合穴位敷贴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电针配合穴位敷贴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摘要】 目的:探讨电针配合穴位敷贴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随机选择60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药物治疗,观察组在传统药物治疗基础上,同时采用电针配合穴位敷贴治疗,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肩关节功能、疼痛程度、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 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肩关节活动度和生活质量提高程度更为明显,疼痛程度更明显下降(P<),并且不良反应较少。 结论:电针配合穴位敷贴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安全有效,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肩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值得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电针;穴位敷贴;中风后肩手综合征;肩关节功能;生活质量 【Abstract】 Objective: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electro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acupoint paste in the treatment of shoulder-hand syndrome after stroke. Methods: Sixty patients with shoulder-hand syndrome after strok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ith 3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traditional drug treatment,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electro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acupoint paste treatment on the basis of traditional drug treatment for 4 weeks. The shoulder joint function, pain level, quality of life, and adverse reactions of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showed a significantly greater improvement in shoulder joint activity and quality of life, and a more obvious decrease in pain level (P<), with fewer adverse reactions. Conclusion: The treatment of shoulder-hand syndrome after stroke with electro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acupoint paste is safe and effective, and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houlder joint fun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hich is worthy of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Electroacupuncture; Acupoint paste; Shoulder-hand syndrome after stroke; Shoulder joint function; Quality of life 【正文】 一、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脑卒中已经成为危害老年人健康的首位杀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是中风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该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肩部疼痛、肩关节僵硬、上肢无力、手指麻木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 传统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等,但由于药物治疗的副作用较大,物理治疗效果难以保证,手术治疗费用高昂等因素,使得该综合征的治疗十分困难。 因此,近年来采用中医针灸治疗该综合征的疗效受到了广泛认可。特别是在电针和穴位敷贴治疗方面,已经逐渐地成为了治疗该综合征的一种重要手段,其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二、研究目的 探讨电针配合穴位敷贴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三、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 选择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在我院就诊的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60例,男29例,女31例,年龄50-70岁,平均年龄为60岁。 实验设计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电针配合穴位敷贴治疗,治疗4周。 治疗方法 传统药物治疗:对照组和观察组均采用下列常规药物治疗:,3次/天;,3次/天;,2次/天。 电针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药物基础上,采用电针治疗。选用电针仪,在肩部外周穴位、本系统首次透析前半部和后半部穴位治疗,每次插针30分钟,每周治疗2次。 穴位敷贴治疗:在电针治疗后,采用穴位敷贴治疗。选用穴位为天官、肝俞、脾俞、神阙、合谷。对左肩患者在左侧穴位,对右肩患者在右侧穴位。以1:1比例混合生地、水蛭、血竭、穿山甲粉末制成糊状敷贴。 观察指标 记录每位患者治疗前后的肩关节功能、疼痛程度、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 肩关节功能评估:采用上肢功能评估量表,通过检测患者的手臂抬高、肘关节屈伸、肩关节前抬等三个活动环节,分别打分等级,最高为60分。 疼痛评估: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对患者的肩关节疼痛进行评分。 生活质量评估:采用生活质量量表,对患者日常生活质量进行评估。 不良反应观察:记录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如过敏、瘙痒、出血等。 统计方法 。计量数据使用t检验进行分析,计数数据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 四、研究结果 肩关节功能 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的肩关节活动度提高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疼痛程度 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肩关节疼痛程度均有所下降。观察组的降低程度更为显著(P<)。 生活质量 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均有所提高。观察组的提高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五、研究结论 通过对60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电针配合穴位敷贴治疗进行比较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电针配合穴位敷贴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疗效显著。 (2)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肩关节活动度和生活质量提高程度更为明显,疼痛程度更明显下降(P<),并且不良反应较少。 因此,电针配合穴位敷贴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安全有效,能够显著提高患者肩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值得推广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