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登革热的临床特征与中医证候特点研究.docx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登革热的临床特征与中医证候特点研究 】是由【niuwk】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登革热的临床特征与中医证候特点研究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登革热的临床特征与中医证候特点研究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有不断的暴发和流行。登革热的临床表现各异,包括发热、头痛、肌肉疼痛、关节疼痛、呕吐等。虽然登革热在中医学中没有明确的文献记载,但是通过对临床特征与中医证候特点的研究,可以帮助中医医生更好地辨识和治疗该病。
1. 登革热的临床表现
登革热的临床表现包括以下症状:
发热
发热是登革热的首要表现之一,通常开始时体温不高,但随着病情的进展,体温可迅速升高至39-40℃以上。
头痛与肌肉疼痛
头痛和肌肉疼痛是登革热常见的症状。头痛一般位于额、顶、枕等部位,程度轻重不一。肌肉疼痛则以背部、臀部和下肢为主。
关节疼痛
关节疼痛也是登革热的常见症状之一,多为对称性疼痛,以手腕、膝关节、踝关节等为主。
出血现象
罕见的出血现象是登革热的严重表现之一,包括皮肤瘀点、黏膜出血、血尿等。
2. 中医证候特点
根据中医理论,登革热所表现出来的症状可以归为一些典型的中医证候特点,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外感热毒证
大多数的登革热病人表现为外感热毒证,包括发热、口渴、大便秘结、小便黄短等。中医治疗以清热解毒为主,常用清热解毒药物如银翘片、连翘、薏苡仁等。
风湿痹症证
登革热可导致关节疼痛和肌肉疼痛,这些症状与中医的风湿痹症证相似。中医治疗以祛风散寒为主,常用祛风药物如桂枝汤、荆防败毒散等。
血热证
登革热引起的出血现象与中医的血热证相似。中医治疗以清热凉血为主,常用清热药物如知柏地黄丸、凉血扶正汤等。
3. 中西医结合治疗
登革热是一种需要西医治疗的疾病,但是中医药也可以在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和病人的生存率。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针刺疗法:中医针刺可以缓解病人的关节和肌肉疼痛。
(2)中药治疗:中医药可以缓解病人的发热和其他症状。
(3)西药治疗:西医药可以缓解病人的头痛和其他症状。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点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点包括:
(1)增强治疗的效果: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减轻登革热的症状,缩短病程,提高治疗效果。
(2)减少药物的剂量: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使病人减少药物的剂量,减少副作用对病人的损害。
(3)提高生存率: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提高病人的生存率,缩短病程,防止并发症。
综上所述,登革热的临床表现和中医证候特点存在一定的联系,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减轻登革热的症状,缩短病程,提高治疗效果和病人的生存率,中医医生在治疗登革热中可以根据中医理论进行辨证论治,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发挥中医药在治疗登革热中的重要作用。

登革热的临床特征与中医证候特点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niuwk
  • 文件大小11 KB
  • 时间2025-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