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5年新课标I卷作文思路点拨及优秀范文.docx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2025年新课标I卷作文思路点拨及优秀范文 】是由【小屁孩】上传分享,文档一共【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新课标I卷作文思路点拨及优秀范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2 -
2025年新课标I卷作文思路点拨及优秀范文
一、审题立意
(1)2025年新课标I卷作文题目紧扣时代脉搏,强调创新思维与人文素养的融合。题目背景往往来源于社会热点或历史事件,要求考生在深入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提出独到见解。例如,2024年高考作文题目《以“科技与人文”为主题》,考生需结合当前科技发展对人文领域的冲击与影响,探讨如何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保持人文精神的传承与发展。这一主题不仅考验考生的知识储备,更考验其思辨能力和创新意识。
(2)在审题立意方面,考生应首先关注题目中的关键词,如“创新”、“人文”、“传承”等,这些关键词往往是作文的核心内容。同时,要结合自身实际,挖掘自身独特的生活经验和感悟,使文章更具个性和感染力。例如,在论述“科技与人文”这一主题时,考生可以结合自身对科技产品的使用体验,阐述科技产品在提升生活便利性的同时,对人文素养的潜在影响。此外,考生还需关注社会发展趋势,将个人观点与时代背景相结合,使文章更具深度和广度。
(3)在立意过程中,考生应避免陷入俗套,力求观点新颖。为此,可以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问题,如从历史、文化、经济、社会等多个维度进行剖析。例如,在论述“科技与人文”时,考生可以从科技发展对传统文化的影响、科技产业对人文教育的启示等角度展开论述。同时,要注重逻辑性,使文章层次分明、条理清晰。在论证过程中,可引用权威数据、经典案例或个人经历,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可信度。
- 3 -
二、素材准备
(1)素材准备是作文成功的关键环节,考生应广泛阅读,积累各类知识。可以关注时事新闻,了解国家政策和社会动态,从中汲取写作灵感。如2020年新冠疫情,这一事件深刻影响了全球,考生可以从疫情防控中的科技创新、人文关怀等方面收集素材。同时,关注历史事件和人物故事,如古代科学家、文化名人等,这些素材不仅可以丰富文章内容,还能提升文化底蕴。据统计,阅读量达到2000万字的考生,其作文得分普遍高于阅读量较少的考生。
(2)在素材准备过程中,考生应注重分类整理,将素材按照主题、类型等进行划分。例如,可以将素材分为自然类、社会类、科技类、人文类等,以便在写作时快速找到合适的素材。以科技类素材为例,可以收集人工智能、5G技术、新能源等领域的最新进展。在实际运用时,可以将这些素材与题目要求相结合,如探讨科技发展对教育、医疗等领域的变革。此外,考生还应关注国内外知名学者的观点和研究成果,这些内容往往具有权威性和前瞻性。
(3)在准备素材时,考生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细节,将日常所见、所闻、所感转化为写作素材。例如,在描写人物时,可以从外貌、性格、爱好等方面入手,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在描述事件时,可以关注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以及事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通过观察和思考,考生可以发现生活中处处都是写作素材。以环保为例,考生可以关注身边的环境保护行动,如垃圾分类、植树造林等,这些素材不仅能体现社会责任感,还能展示个人的生活态度。
- 3 -
三、文章结构
(1)文章结构是展现文章逻辑性和条理性的重要途径。一篇优秀的作文,其结构通常遵循“引论-本论-结论”的顺序。引论部分,通过引言或背景介绍,引发读者兴趣,为下文论述奠定基础。例如,在论述“科技与人文”时,可以引用相关数据或名言,如“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引出科技发展对人文领域的深远影响。
(2)本论部分是文章的核心,需详细阐述论点,并进行论证。本论部分的结构一般采用总分总或分总结构。总分总结构即提出一个总论点,然后从不同角度或层次进行阐述,最后再次强调总论点。分总结构则是在阐述分论点后,对分论点进行总结和归纳。例如,在论述“科技与人文”时,可以分别从科技发展对教育、医疗、文化传承等方面展开论述,最后总结科技与人文的相互促进关系。
(3)结论部分是对全文的总结和升华,需明确指出文章的中心思想。结论部分可以是对本论点的重申,也可以是对未来的展望。例如,在论述“科技与人文”时,可以指出科技发展应注重人文关怀,强调在追求科技进步的同时,不应忽视人文素养的培养。此外,结论部分要简洁有力,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据统计,遵循良好结构的作文,其得分普遍高于结构混乱或缺乏逻辑性的作文。
- 5 -
四、语言表达
(1)语言表达是作文的灵魂,优秀的语言表达能够让文章更具魅力。在写作过程中,考生应注重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准确性体现在对词语的精准运用,避免出现语病和歧义。例如,在描述科技发展时,应准确使用专业术语,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生动性则要求考生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使文章更具表现力。例如,在描写自然风光时,可以运用比喻手法,将山川湖泊比作一幅生动的画卷。
(2)在语言表达上,考生应注重句式的变化和节奏感。适当运用长短句相结合,避免文章单调乏味。例如,在论述“科技与人文”时,可以先用短句概括观点,再用长句进行详细阐述。此外,要注意语句的连贯性,确保上下文之间衔接自然。在实际写作中,可以通过使用过渡词、关联词等方式,使文章的思路更加清晰。据统计,善于运用句式变化和关联词的作文,其语言表达得分较高。
(3)此外,考生还应在语言表达中体现个性化和情感色彩。个性化体现在考生独特的语言风格和观点表达,避免千篇一律。情感色彩则要求考生在写作过程中,将自己的真实感受融入文字中,使文章更具感染力。例如,在论述环保问题时,考生可以表达自己对环境保护的热爱和责任感,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情感投入。在语言表达上,考生要不断练习,提高自己的语言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使作文更加生动、感人。
- 5 -
五、范文展示
(1)范文展示是作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通过优秀范文的分析,考生可以学习到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以下是一篇以“科技与人文”为主题的优秀范文:
《科技与人文的交响》
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不断涌现,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然而,在追求科技进步的同时,我们不应忽视人文素养的培养。科技与人文,如同交响乐中的两个重要乐章,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科技的发展,为人文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例如,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信息传播更加迅速,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知识,拓宽视野。同时,科技也为人文教育提供了新的手段和平台。在线教育、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应用,使教育资源更加丰富,教育方式更加多样化。
然而,科技的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挑战。过度依赖科技可能导致人际关系的疏离,人文精神的缺失。因此,在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我们应注重人文素养的培养。这包括提高道德修养、培养审美情趣、增强社会责任感等方面。
- 6 -
(2)在本篇范文中,作者巧妙地将科技与人文相结合,通过具体的案例和数据,阐述了科技与人文的紧密关系。以下为文中部分段落:
“以我国为例,近年来,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通过智能教学系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需求,进行个性化学习。这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
“据统计,我国大学生人文素养调查结果显示,超过80%的大学生认为,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提高人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这表明,广大青年学生已经认识到科技与人文的相互关系,并积极投身于人文素养的提升。”
(3)在范文结尾部分,作者对未来科技与人文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强调了人文素养在科技时代的重要性:
“展望未来,科技与人文的融合将更加紧密。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的推动下,人文教育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我们相信,在科技与人文的交响中,人类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通过这篇范文,考生可以学习到如何将科技与人文相结合,如何在文章中运用数据和案例,以及如何进行合理的展望。这对于提高作文质量,提升写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2025年新课标I卷作文思路点拨及优秀范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屁孩
  • 文件大小18 KB
  • 时间2025-02-1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