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目的论指导下的《舌尖上的中国》菜名英译策略.docx


文档分类:资格/认证考试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目的论指导下的《舌尖上的中国》菜名英译策略 】是由【wz_198613】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目的论指导下的《舌尖上的中国》菜名英译策略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目的论指导下的《舌尖上的中国》菜名英译策略
Introduction
《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具有重要意义的纪录片,展现了中国各地美食的丰富多样性。随着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崛起和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对中国菜肴产生了浓厚兴趣。为了让他们更好地了解和欣赏中国美食文化,菜名的英译变得极为重要。本文将从目的论的角度出发,探讨《舌尖上的中国》菜名英译的策略。
1. 目的论的基本概念
目的论是由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 Nida 在 1964 年提出的。该理论认为翻译的目的是在原文的基础上达成功能性的等效。也就是说翻译的主要任务是传达原文所要传达的信息,并且在目标语言文化背景下保持原文的意义和特点。
2.《舌尖上的中国》菜名英译的目的
《舌尖上的中国》通过展示中国各地特色美食,向国内外观众传递了一种文化价值观,即表达中国人对食物的热爱和关注。在这个背景下,菜名的英译就不再是简单的翻译工作,而是将中国饮食文化展现给外国观众的重要手段。因此,《舌尖上的中国》菜名英译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1) 保持原汁原味。食物名称直接关系到食物的味道和文化背景。因此,在英译过程中,必须尽量保留原汁原味,加强对文化的表达和引导。
2) 突出中国特色。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国家,饮食文化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菜名英译中,应该尽量体现中国饮食文化的特色和魅力。
3) 增强适应性。全球化的趋势下,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会品尝中国菜肴。因此,在菜名英译中,考虑到目标受众的语言背景和文化背景,需要增强英译后的菜名的适应性和可读性。
3. 菜名英译的策略
在考虑《舌尖上的中国》菜名英译的策略时,首先要考虑的是字面翻译和意译的选择。字面翻译主要强调词汇对词汇的翻译,意译则更强调的是传达意思的翻译。当然,在实际翻译过程中,字面翻译和意译可以相互结合。下面将从三个方面探讨《舌尖上的中国》菜名英译的策略:
1) 选择更为贴近外国人口味和文化的词语
对于外国人来说,一些特别的名字或者稍微有点难度的词语可能容易被忽略。因此,在菜名英译中需要选择更为贴近外国人文化和口味的词语。《舌尖上的中国》中的“红烧肉”,可以翻译为“Braised Pork”,这个翻译可以很好地表达出中国菜肴的特色和味道。
2) 适当考虑汉字在国外语境下的表达效果
汉字是中国最具特色的文字之一,但在国外语境下,汉字可能会失去一些效果。因此,在菜名英译中,需要适当考虑汉字在国外的表达效果。比如,在中国文化中,“鱼”字表示的不仅仅是一种食物,还包含着祝福和吉利的意思。但在英语中,“Fish”只是单纯表示一种食物。因此,在菜名英译中,需要适当考虑汉字在国外的表达效果。
3) 翻译精细化,增加文化元素
翻译是融入了文化元素的工作,因此,在菜名英译中,需要更多地考虑中国饮食文化的特色和精髓。比如,《舌尖上的中国》中的“麻婆豆腐”,可以翻译为“Mapo Tofu”,这个菜名不仅仅是对豆腐和麻辣汁的简单翻译,同时也包含了川菜的特色和中国饮食文化的内涵。
Conclusion
《舌尖上的中国》菜名英译是一项重要的翻译工作,需要考虑到翻译的目的和目标受众的文化背景。因此,在翻译过程中,需要选择更为贴近外国人口味和文化的词语、适当考虑汉字在国外语境下的表达效果,并且增加文化元素,表达中国饮食文化的特色和魅力。

目的论指导下的《舌尖上的中国》菜名英译策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3
  • 文件大小11 KB
  • 时间2025-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