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科普英汉翻译中的归化策略研究——以《时间简史》第三章翻译为例.docx


文档分类:外语学习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科普英汉翻译中的归化策略研究——以《时间简史》第三章翻译为例 】是由【wz_198613】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科普英汉翻译中的归化策略研究——以《时间简史》第三章翻译为例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科普英汉翻译中的归化策略研究——以《时间简史》第三章翻译为例
科普英汉翻译中的归化策略研究——以《时间简史》第三章翻译为例
摘要:本文以斯蒂芬·霍金的《时间简史》第三章为例,探讨英汉翻译中的归化策略。通过分析原文和译文,发现归化策略在科普英汉翻译中的广泛运用。翻译家通过将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引入译文中,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原文的内容。然而,归化策略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信息丢失和误解的风险。因此,翻译家需要在运用归化策略时权衡利弊,确保译文的准确性和可读性。
关键词:归化策略;科普英汉翻译;斯蒂芬·霍金;《时间简史》
一、引言
科普英汉翻译是一门独特的翻译形式,它要求翻译家不仅要准确地传达作者的概念和信息,还要使得读者能够通过译文理解科学知识。在这个过程中,翻译家常常需要运用不同的翻译策略来实现这个目标。本文以斯蒂芬·霍金的《时间简史》第三章为例,探讨归化策略在科普英汉翻译中的应用。
二、归化策略的基本概念
归化策略是翻译中的一种策略,它强调将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引入译文中,以增加读者的理解和接受度。在科普英汉翻译中,归化策略被广泛应用。翻译家通过使用与目标语言文化相关的词汇、表达方式和文化背景知识,使得译文更贴近读者的认知习惯和思维方式。
三、《时间简史》第三章的翻译分析
《时间简史》是斯蒂芬·霍金的科普巨著,全书旨在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向读者介绍现代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第三章《空间和时间》是本书的核心章节之一,其中涉及到许多抽象的物理概念和理论。在翻译这一章节时,翻译家采用了不同的归化策略。
1. 文化归化
在第三章中,霍金介绍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在翻译中,翻译家将相对论中的一些专有名词进行归化处理,如将“general relativity”翻译为“广义相对论”,将“space-time”翻译为“时空”等。通过将目标语言的专业词汇与读者熟悉的词汇进行等值替换,翻译家使得读者更容易理解这些抽象的物理概念。
2. 知识归化
在《时间简史》中,霍金还涉及到天文学、量子力学等领域的知识。在翻译这些知识时,翻译家借助目标语言中的相关知识来理解原文,并将其引入译文中。例如,翻译家在解释黑洞时使用了“黑洞吞噬了一切,连光都不能逃脱”的表达方式,这不仅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还能更好地传递黑洞的本质和作用。
四、归化策略的优缺点
归化策略在科普英汉翻译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原文内容。然而,归化策略也存在一些问题。
1. 信息丢失
归化的过程中,翻译家往往需要放弃原文中的某些细节或者特定语境,以适应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这可能导致部分信息的丢失或不准确表达。
2. 误解风险
翻译家在归化过程中引入了目标语言的文化和背景,但这可能导致读者对原文的误解。因为读者不一定能够将译文中的文化框架与原文进行准确对应。
因此,在运用归化策略时,翻译家需要权衡利弊,确保译文的准确性和可读性。
五、结论
本文以斯蒂芬·霍金的《时间简史》第三章为例,探讨了归化策略在科普英汉翻译中的应用。通过分析译文,发现翻译家通过文化归化和知识归化等策略,使得译文更贴近读者的认知习惯和思维方式。然而,归化策略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信息丢失和误解风险。因此,在运用归化策略时,翻译家需要谨慎处理,以确保译文既准确又可读。
参考文献:
霍金. (2005). 《时间简史》.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科普英汉翻译中的归化策略研究——以《时间简史》第三章翻译为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3
  • 文件大小11 KB
  • 时间2025-02-1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