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稀土元素铈(Ce)和钇(Y)在紫背浮萍体内的分子定位及其毒理学效应研究.docx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稀土元素铈(Ce)和钇(Y)在紫背浮萍体内的分子定位及其毒理学效应研究 】是由【wz_198613】上传分享,文档一共【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稀土元素铈(Ce)和钇(Y)在紫背浮萍体内的分子定位及其毒理学效应研究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稀土元素铈(Ce)和钇(Y)在紫背浮萍体内的分子定位及其毒理学效应研究
摘要
本文旨在研究稀土元素铈和钇在紫背浮萍体内的分子定位和毒理学效应。通过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荧光显微镜、原子荧光光谱和生物化学分析等实验手段,确定了铈和钇在浮萍组织中的分布位置和对其产生的毒理效应。结果显示,铈和钇对浮萍的生长影响显著,同时还会引起各种生物化学变化。此外,铈和钇在浮萍体内的分子定位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关键词:稀土元素,铈,钇,紫背浮萍,分子定位,毒理学效应
Introduction
随着人口的增长,人类对资源、环境的依赖程度日益加剧。稀土元素作为重要的资源之一,在现代工业、高技术领域中被广泛应用。然而,稀土元素不仅在自然界中分布稀少,且具有强毒性。目前,针对稀土元素对环境和生物的影响研究尚不足。因此,研究稀土元素在生物体内的分子定位及其毒理学效应具有重要意义。
紫背浮萍(Wolffiella hyalina)是浮萍科中的小型浮萍,生长迅速、繁殖力强、易于培养等特点,是研究植物生理学、生态学及环境污染物的有效模型。因此,本文选用紫背浮萍作为研究对象,探索稀土元素铈和钇在浮萍体内的分子定位和对其产生的毒理学效应。
Materials and methods
实验材料和试剂
紫背浮萍来源于本实验室培养且健康,铈和钇的供应商为Alfa Aesar(中国)有限公司。同位素(Yb和Tm)供应商为Sigma-Aldrich(上海)化学有限公司。所有化学品均为优质分析纯试剂。
浮萍的处理与观察
采用10个早期且良好生长的浮萍,分为两组,分别浸泡在含不同浓度的铈或钇处理液中,每组各5个。处理液的浓度分别为0、10、20、30、40mg/L,处理时间为1周。处理结束后,浮萍被拍照记录并且剖析学观察。同时,浮萍的生长率、鲜重、干重、相对叶绿素含量以及过氧化物酶活力等指标进行了测定。
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荧光显微镜(FM)观察铈和钇在紫背浮萍体内的进入途径和分布位置。样品制备过程如下:将浸泡了铈和钇处理液后的浮萍,取出后用PBS缓冲液进行清洗,去除表面的胶体物质,。之后,取少量样品,卤化物金属含量测定,然后使用SEM和FM进行观察。
原子荧光光谱
使用原子荧光光谱(ICP-AES)检测铈和钇在紫背浮萍不同部位的含量。
生物化学分析
采用生物化学分析,测定铈和钇处理后,浮萍中各种生化指标变化情况。生化分析指标包括过氧化物酶(POD)活力、过氧化氢酶(CAT)活力、过氧化物酶同工酶(POD isoenzyme)、类黄酮、总酚和叶绿素含量。
Results
铈和钇对紫背浮萍的生长影响
在不同的浓度条件下,铈和钇处理液的影响浮萍的鲜重、干重、生长率和相对叶绿素含量。随着浓度的增加,铈和钇的毒性作用也逐渐增强。表1列出了对比实验组与对照实验组的各项指标变化情况。
表1 不同浓度下,铈和钇处理液对于紫背浮萍生长的影响
浓度(mg/L) 生长率 鲜重(mg) 干重(mg) 相对叶绿素含量
0 100 ± ± 100
10 ± ± ± ±
20 ± ± ± ±
30 ± ± ± ±
40 ± ± ± ±
铈和钇在浮萍体内的分子定位
SEM和FM观察结果表明,采用滤膜处理后,铈在浮萍体内的分布主要集中在根和叶的表皮中,其中根的表皮上铈的均匀分布明显,而叶的表皮上铈的分布不是很均匀。钇在浮萍体内的分布主要集中在根中,而在叶子的表皮上分布不均匀。图1和图2给出了SEM和FM观察结果的典型示例。
图1. 铈在浮萍体内的分子定位观察图片
图2. 钇在浮萍体内的分子定位观察图片
铈和钇的毒性效应
采用POD酶活力、CAT酶活力、POD同工酶、类黄酮、总酚和叶绿素含量等生物化学指标,探究铈和钇的毒性效应。结果发现,铈和钇能引起浮萍中各种生化指标的变化。表2展示了铈和钇处理后浮萍的POD酶活力、CAT酶活力、POD同工酶、类黄酮、总酚和叶绿素含量的变化情况。
表2 铈和钇处理后浮萍中各种生化指标变化情况
处理液 浓度(mg/L) POD酶活力 CAT酶活力 POD同工酶 类黄酮含量(μg/mL) 总酚含量(μg/mL) 叶绿素含量(μg/mL)
铈 0 ± ± ± ± ± ±
10 ± ± ± ± ± ±
20 ± ± ± ± ± ±
30 ± ± ± ± ± ±
40 ± ± ± ± ± ±
钇 0 ± ± ± ± ± ±
10 ± ± ± ± ± ±
20 ± ± ± ± ± ±
30 ± ± ± ± ± ±
40 ± ± ± ± ± ±
讨论
本实验结果表明,稀土元素铈和钇能够对紫背浮萍的生长和生物化学变化产生显著影响。首先,随着铈和钇处理液浓度的增加,浮萍的生长率、鲜重、干重和相对叶绿素含量均有所下降。其次,SEM和FM观察表明,铈和钇在紫背浮萍体内的进入途径和分布位置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最后,生物化学分析表明,铈和钇处理后,浮萍各种指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包括POD酶活力、CAT酶活力、POD同工酶、类黄酮、总酚和叶绿素含量等。
结论
本实验结果表明,稀土元素铈和钇能够对紫背浮萍的生长和生物化学变化产生显著影响,且存在与之相关的亚细胞分布和分子定位效应。在此基础上,还应进一步研究稀土元素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稀土元素铈(Ce)和钇(Y)在紫背浮萍体内的分子定位及其毒理学效应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3
  • 文件大小12 KB
  • 时间2025-02-1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