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一种水性超纤合成革的含浸加工工艺.docx


文档分类:汽车/机械/制造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一种水性超纤合成革的含浸加工工艺 】是由【小屁孩】上传分享,文档一共【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一种水性超纤合成革的含浸加工工艺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2 -
一种水性超纤合成革的含浸加工工艺
一、 1. 水性超纤合成革概述
水性超纤合成革是一种新型的环保型合成革材料,它以水为溶剂,采用特殊工艺将超细纤维均匀分散在溶液中,通过物理或化学交联形成具有皮革特性的复合材料。与传统PVC或PU合成革相比,水性超纤合成革具有更高的环保性能,其生产过程中不使用溶剂,减少了VOC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排放,对环境友好。据相关数据显示,水性超纤合成革的VOCs排放量仅为传统合成革的1/10,符合欧盟REACH法规的要求。例如,某知名品牌在2018年推出的水性超纤合成革产品,²,远低于国家标准。
水性超纤合成革的纤维直径一般在1-10微米之间,远小于传统合成革的纤维直径,这使得其具有更接近天然皮革的柔软度和透气性。同时,其断裂伸长率可达到500%以上,抗拉强度也达到30N/mm以上,保证了产品的耐用性和功能性。在实际应用中,水性超纤合成革被广泛应用于家具、汽车内饰、鞋材等领域。例如,某汽车制造商在其高端车型内饰中采用了水性超纤合成革,不仅提升了内饰的品质,还降低了车内VOCs的浓度,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健康、舒适的驾驶环境。
水性超纤合成革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纤维分散、交联固化、后处理等步骤。在纤维分散阶段,通过特殊的分散剂和稳定剂,使超细纤维在水中形成稳定的悬浮液。交联固化阶段,采用环保型交联剂,在较低的温度和压力下实现纤维的交联固化。后处理阶段,通过热定型、表面处理等工艺,进一步提高产品的性能和外观。据统计,目前全球水性超纤合成革的年产量已超过100万吨,预计未来几年将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 2 -
二、 2. 含浸加工工艺原理
(1)含浸加工工艺是水性超纤合成革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步骤之一,其主要原理是通过将超细纤维分散在含有交联剂和助剂的溶液中,经过一定时间的浸泡和交联反应,使纤维之间形成三维网络结构,从而赋予材料皮革般的性能。这一过程通常在含有稳定剂的溶液中进行,以确保纤维在浸泡过程中的分散均匀性。例如,某公司采用含浸加工工艺生产的水性超纤合成革,-%,-%,有效提高了产品的交联密度和机械强度。
(2)含浸加工工艺的流程包括纤维分散、溶液配制、浸泡、交联固化、水洗、干燥等多个环节。在纤维分散阶段,通过高速搅拌和超声波分散技术,将超细纤维均匀分散在溶液中,确保纤维在溶液中的分散率超过98%。溶液配制时,根据产品性能要求,精确控制交联剂、稳定剂、颜料等添加剂的添加量。浸泡过程中,纤维在溶液中浸泡时间一般为30-60分钟,以确保充分反应。交联固化阶段,通过控制温度和压力,使纤维之间的交联反应充分进行,固化时间约为1-2小时。
- 4 -
(3)含浸加工工艺中,水洗环节至关重要,其主要目的是去除未反应的交联剂、稳定剂等杂质,防止对后续处理和产品性能的影响。水洗过程通常采用逆流漂洗的方式,确保水洗效率。干燥阶段,通过热风干燥或红外线干燥,将含浸后的湿态材料快速干燥,干燥温度控制在50-70℃,干燥时间约为2-3小时。以某品牌为例,其含浸加工工艺生产的水性超纤合成革,经过上述工艺处理后,产品的撕裂强度达到100N以上,耐磨性能达到10000次以上,满足了不同领域对材料性能的高要求。
三、 3. 加工工艺流程
(1)水性超纤合成革的加工工艺流程首先从原料的选择和预处理开始。原料通常包括超细纤维、交联剂、稳定剂、颜料等,这些原料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测后,按照配方比例进行精确称量。预处理环节包括纤维的分散和溶液的配制,这一步骤确保了纤维在溶液中的均匀分散,为后续的含浸加工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例如,在纤维分散过程中,采用高速搅拌和超声波分散技术,确保纤维在溶液中的分散率达到98%以上。
(2)接下来是含浸加工环节,这是整个工艺流程的核心。在这一步骤中,已经分散好的纤维被均匀地浸泡在含有交联剂和稳定剂的溶液中。浸泡时间通常为30-60分钟,以确保纤维充分吸收溶液中的化学物质,并发生交联反应。浸泡完成后,通过控制温度和压力,使纤维之间的交联反应进一步进行,形成三维网络结构。这一阶段,温度通常控制在60-80℃,-。在含浸加工过程中,为了防止材料表面出现缺陷,通常采用多级含浸的方式,确保每层纤维都能充分接触溶液。
- 4 -
(3)含浸加工完成后,接下来是水洗和干燥环节。水洗的目的是去除未反应的交联剂、稳定剂等杂质,这一步骤通常采用逆流漂洗的方式,以提高水洗效率。水洗后的材料进入干燥阶段,干燥方式包括热风干燥和红外线干燥,以确保材料快速干燥并保持其原有性能。干燥过程中,温度控制在50-70℃,干燥时间约为2-3小时。干燥完成后,材料进入后处理阶段,包括热定型、表面处理等,以进一步提高产品的性能和外观质量。这一系列加工流程完成后,水性超纤合成革即可达到预期的性能标准,适用于家具、汽车内饰、鞋材等多个领域。
四、 4. 关键技术参数及控制
(1)水性超纤合成革的关键技术参数主要包括纤维直径、交联密度、溶液浓度、浸泡时间、干燥温度等。纤维直径直接影响材料的柔软度和透气性,一般控制在1-10微米之间。交联密度是衡量材料强度和耐用性的重要指标,通常要求达到500%以上。溶液浓度对材料的性能也有显著影响,交联剂和稳定剂的浓度需要精确控制,-%,-%。浸泡时间通常设定为30-60分钟,以确保纤维充分吸收溶液中的化学物质。
- 5 -
(2)在加工过程中,温度和压力是两个重要的控制参数。温度对交联反应的速度和效果有直接影响,通常控制温度在60-80℃之间。压力则用于控制纤维之间的交联程度,-。此外,干燥过程中的温度也是关键控制点,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产品的最终性能。干燥温度通常设定在50-70℃,以确保材料均匀干燥。
(3)质量检测是确保水性超纤合成革性能稳定的重要手段。检测项目包括撕裂强度、耐磨性能、抗张强度、抗黄变性能等。撕裂强度和耐磨性能是衡量材料耐用性的关键指标,通常要求撕裂强度超过100N,耐磨性能达到10000次以上。抗张强度和抗黄变性能则分别反映了材料的机械强度和耐久性,这些参数的控制有助于保证产品在长期使用中的稳定性和美观性。通过严格的检测和控制,确保每一批次的水性超纤合成革都能满足客户的性能要求。
五、 5. 质量检测与评估
(1)水性超纤合成革的质量检测与评估是确保产品性能稳定和满足市场需求的关键环节。检测内容主要包括物理性能、化学性能、耐久性能和外观质量等方面。物理性能检测包括撕裂强度、耐磨性能、抗张强度等,这些指标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耐用性和功能性。例如,某品牌的水性超纤合成革产品,其撕裂强度测试结果达到了120N以上,耐磨性能测试结果为15000次以上,这些数据均优于行业标准。
- 6 -
(2)化学性能检测主要包括交联密度、溶出物含量等,这些指标反映了材料的化学稳定性和环保性能。交联密度是衡量材料结构稳定性的重要参数,通常要求达到500%以上。溶出物含量则反映了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可能释放的有害物质,要求控制在极低水平。以某知名品牌为例,其水性超纤合成革产品的交联密度为560%,,远低于欧盟环保标准。
(3)耐久性能检测主要包括耐光性、耐热性、耐化学品性等,这些指标反映了材料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稳定性和适应性。耐光性测试通常采用氙灯老化试验,要求材料在经过500小时老化后,颜色变化不超过3级。耐热性测试则通过高温加热试验,确保材料在高温环境下仍能保持其性能。耐化学品性测试包括耐酸、耐碱、耐溶剂等,要求材料在接触特定化学品后,性能不发生明显变化。以某汽车内饰品牌为例,其采用的水性超纤合成革产品,在耐光性、耐热性和耐化学品性测试中均表现出优异的性能,为汽车内饰提供了可靠的材料保障。外观质量检测则包括色泽、纹理、尺寸等,要求产品表面平整、色泽均匀,尺寸误差控制在±。通过这些全面的检测与评估,水性超纤合成革产品能够满足不同行业和客户的需求,确保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一种水性超纤合成革的含浸加工工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屁孩
  • 文件大小17 KB
  • 时间2025-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