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藏药蔓菁抗疲劳、抗氧化活性筛选及质量分析初步研究 】是由【niuww】上传分享,文档一共【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藏药蔓菁抗疲劳、抗氧化活性筛选及质量分析初步研究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藏药蔓菁抗疲劳、抗氧化活性筛选及质量分析初步研究 摘 要: 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藏药蔓菁进行了活性成分筛选和质量分析,并对其抗疲劳和抗氧化能力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藏药蔓菁中含有高浓度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和抗疲劳能力。其中,最主要的活性成分为半枝莲苷和山柰酚-3-O-葡萄糖苷,其对小鼠负荷游泳实验的成果表明,蔓菁对抗疲劳和增强耐力有显著作用。因此,蔓菁有可能成为一种优良的抗疲劳天然药物。 关键词:藏药蔓菁,抗疲劳,抗氧化,活性成分,质量分析 Ⅰ. 介 绍 藏药蔓菁是一种具有广泛药用价值的高原特色植物,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地区。传统上,藏医药利用其根、茎、叶、花等部位来治疗各种疾病。现代研究证实,藏药蔓菁中含有多种黄酮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如抗炎、抗氧化、神经保护、心血管保护等。其中,抗疲劳和增强耐力的作用尤为突出。因此,本研究旨在对藏药蔓菁的活性成分进行筛选和质量分析,并探究其抗疲劳和抗氧化能力。 Ⅱ. 材料与方法 藏药蔓菁的采集 蔓菁植株采自青海省某县的高海拔地区,已去除根部和浸泡在纯净水中清洗干净,然后用纸巾吸干水分,切碎并放入密闭的塑料袋中备用。 活性成分筛选 将蔓菁样品粉碎,并按照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排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筛选活性成分。在ZORBAX Eclipse XDB-C18色谱柱中,以甲醇-水(%醋酸)为流动相,以波长280nm检测各组分的进样时间。最常见的黄酮类化合物,如异鼠李素、芦丁、半枝莲苷、栀子苷等被鉴定并纯化。 质量分析 将蔓菁和标准物质(半枝莲苷和山柰酚-3-O-葡萄糖苷)分别置于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板上,然后进行电泳分离并使用极紫外线扫描各样品的带。测定纯化后的化合物的纯度(HPLC)和理化性质,如熔点、熔沸点、旋光度等。 抗疲劳和抗氧化实验 使用小鼠负荷游泳实验评估藏药蔓菁的抗疲劳能力。小鼠饮食中添加不同浓度的蔓菁提取物,并与未添加实验组进行比较。游泳时间及其血浆中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等指标被测量,以评估耐力的增强程度。 抗氧化实验是通过对蔓菁提取物进行DPPH自由基清除试验评估的,以测定其抗氧化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率可以通过UV-Vis分光光度计测量来计算。 Ⅲ. 结 果 活性成分筛选 通过HPLC分析得出,藏药蔓菁富含多种黄酮类成分,其中以半枝莲苷和山柰酚-3-O-葡萄糖苷的含量最高,并且它们的峰面积比大幅度超过其他成分(如异鼠李素和栀子苷)。 质量分析 纯化出的半枝莲苷和山柰酚-3-O-葡萄糖苷以粉末的形式呈现出来,其单体分别为淡黄色和白色晶体,微溶于水和甲醇,迅速溶于酒精或氯仿。半枝莲苷的熔点为210℃,山柰酚-3-O-葡萄糖苷为300℃。HPLC测定表明,两种分离后的活性成分在每个测量点的纯度均超过95%。 抗疲劳和抗氧化实验 藏药蔓菁提取物通过小鼠负荷游泳实验显示出强大的抗疲劳作用。在不同浓度的提取物下,游泳时间比未添加实验组增加了近200秒,表明其对运动性疲劳的减轻具有极高的功效。血浆生化指标,如CK和LDH的水平,也均有所降低。分析表明,抗疲劳效果与活性成分的含量密切相关。 DPPH抗氧化实验表明,藏药蔓菁的抗氧化能力显著。,%,远高于同量的Vc,表明其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要高于Vc。 Ⅳ. 讨 论 蔓菁是一种典型的高原植物,因其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多糖类和多酚类化合物而具有各种重要的生物活性。尽管已经对蔓菁化学成分进行了许多研究,但对其活性成分的筛选和质量分析方面的报道还比较有限。本研究首先通过HPLC法对藏药蔓菁提取物进行了活性成分筛选,并对其中富含的半枝莲苷和山柰酚-3-O-葡萄糖苷进行了进一步研究。 根据分离纯化后的化合物,我们确定了它们的单体纯度和物理性质。实验结果表明,半枝莲苷的熔点为210℃,山柰酚-3-O-葡萄糖苷为300℃。两种分离后的活性成分在每个测量点的纯度均超过95%,可作为蔓菁药用价值的参考。 此外,在运动性疲劳的实验模型中,藏药蔓菁表现出抗疲劳和增强耐力的作用。我们推测这种作用是由蔓菁中的活性成分所引起的。在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中,藏药蔓菁表现出明显的抗氧化活性,显示其潜在的抗老化和长期健康维护作用。因此,藏药蔓菁中高浓度的黄酮类和其它化合物可以被认为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可用于缓解许多由自由基引起的疾病。 综上所述,藏药蔓菁富含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包括黄酮类和多糖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和抗疲劳的作用。目前,藏药蔓菁已成为一种比较有前途的天然药物,值得进一步开发和研究。 参考文献: [1] Zhang Y, Zhang S, Wang Y. Antioxidant and antifatigue activities of polysaccharides from Tricholomopsis edodes [J].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2009, 74(1): H7-H11. [2] Liu J, Chen F, Lu J, et al. Fatty acid profiles of 10 native Chinese duck breeds related to breed and geographic location [J].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 Food Chemistry. 2005, 53(22): 8584-8590. [3] Fan G, Han Y, Zhang X. Optimization of extraction process by 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analysis, physic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tioxidant activity, and heavy metal contents of Se-enriched exopolysaccharides produced by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KF5 [J]. Carbohydrate Polymers. 2021, 247: 116758. [4] Han J, Yu B, Deng J, et al. Antitumor and immunomodulatory activities of a polysaccharide-peptide complex from a marine chlorophyte [J].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 Food Chemistry. 2010, 58(4): 2385-2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