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以大米为主要原料生产植脂末的方法 】是由【小屁孩】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以大米为主要原料生产植脂末的方法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1 -
以大米为主要原料生产植脂末的方法
一、 植脂末的原料选择与处理
(1)在生产植脂末的过程中,原料的选择至关重要。首先,应选取优质的大米作为原料,大米应新鲜、无霉变,颗粒饱满。大米在收割后需进行筛选,去除杂质和破损颗粒,确保原料的纯净度。接着,对筛选后的大米进行清洗,去除表面的尘土和杂质。清洗后的大米需晾干至适宜的水分含量,以保证后续加工的顺利进行。
(2)植脂末的原料处理包括多个步骤。首先,将晾干的大米进行粉碎,粉碎过程中需控制粉碎粒度,以达到理想的粉末细度。粉碎后的大米粉末需要进行干燥处理,以降低水分含量,防止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发生霉变。干燥后的粉末需经过筛分,去除未达到规定细度的颗粒。随后,将筛分后的粉末进行混合,确保成分均匀。
(3)为了提高植脂末的品质和稳定性,原料处理过程中还需添加适量的乳化剂和稳定剂。乳化剂能够使油脂和大米粉末充分混合,稳定油脂球粒结构,防止油脂分离。稳定剂则用于提高植脂末的溶解性和耐热性。在添加这些添加剂时,需严格控制其比例,避免过多影响植脂末的风味和口感。最后,将混合好的原料进行搅拌,直至达到均匀分布,然后送入包装环节。
- 2 -
二、 植脂末的生产工艺流程
(1)植脂末的生产工艺流程首先从原料处理开始。首先对大米进行清洗,去除杂质和灰尘,然后进行粉碎,使大米变为细粉。接下来,将细粉进行干燥处理,以降低水分含量,确保后续工序的质量稳定。干燥后,对粉末进行筛分,确保粉末的细度符合生产要求。随后,将筛分后的粉末与其他辅料,如乳化剂、稳定剂等按比例混合,混合过程中需确保均匀性,避免出现成分不均的情况。
(2)混合均匀后的原料进入乳化阶段。在这一阶段,将混合好的原料加入乳化设备中进行搅拌,使油脂和大米粉末充分混合。乳化过程中,需控制搅拌速度和温度,以确保油脂球粒的形成和稳定。同时,加入适量的抗氧剂和防腐剂,防止植脂末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发生氧化和变质。乳化完成后,将得到的乳液进行冷却处理,降低乳液的温度,有利于后续的喷雾干燥。
(3)冷却后的乳液进入喷雾干燥环节。在喷雾干燥塔中,将乳液雾化成细小的液滴,通过热风干燥,使液滴中的水分迅速蒸发,从而得到干燥的植脂末。干燥过程中,需控制热风温度和流速,确保植脂末的干燥效果和品质。干燥后的植脂末需进行冷却,以防止温度过高导致的结块现象。随后,对植脂末进行筛分,去除未达到规定细度的颗粒和杂质。最后,将合格的植脂末进行包装,确保产品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卫生性。
- 3 -
三、 植脂末的产品质量检验与储存
(1)植脂末的产品质量检验是确保产品安全与合格的关键环节。检验过程包括外观检查、理化指标测定和微生物检测。外观检查要求植脂末颗粒均匀,无结块、无杂质。理化指标方面,水分含量应控制在3%以下,脂肪含量不低于20%,%。例如,某品牌植脂末在出厂前进行了100批次检验,其中98批次符合水分含量要求,脂肪含量合格率95%,灰分含量合格率99%。
(2)微生物检测是产品质量检验中的重点,需确保产品中不含有致病菌和有害微生物。检验项目包括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霉菌等。根据国家标准,植脂末中大肠菌群应不超过100个/g,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霉菌应未检出。例如,某次微生物检测中,大肠菌群均值为50个/g,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霉菌均未检出,表明该批次产品微生物指标合格。
(3)储存是保证植脂末产品质量的最后一道防线。储存条件应干燥、通风、避光,温度控制在0-25℃之间,相对湿度不超过75%。在储存过程中,应定期检查产品状态,避免受潮、发霉。例如,某企业对储存的植脂末进行定期检查,发现一批次产品因储存环境潮湿导致水分含量上升,及时采取措施处理后,该批次产品合格率恢复至95%。此外,储存期限一般不超过12个月,过期产品应停止销售。
以大米为主要原料生产植脂末的方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