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资质过剩感知、目标导向与知识型员工工作主动性的关系研究.docx


文档分类:管理/人力资源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资质过剩感知、目标导向与知识型员工工作主动性的关系研究 】是由【niuww】上传分享,文档一共【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资质过剩感知、目标导向与知识型员工工作主动性的关系研究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资质过剩感知、目标导向与知识型员工工作主动性的关系研究
标题:资质过剩感知、目标导向与知识型员工工作主动性的关系研究
摘要: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知识型员工在组织中的日益重要地位,研究人员开始关注资质过剩感知、目标导向与知识型员工工作主动性之间的关系。本文旨在通过综合研究和分析,揭示资质过剩感知、目标导向与知识型员工工作主动性之间的关联以及对组织绩效的影响。本文通过文献综述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资质过剩感知对知识型员工的工作主动性存在正向影响;目标导向对工作主动性的调节作用存在差异,但整体上可以促进工作主动性的发展;资质过剩感知和目标导向与知识型员工工作主动性之间的关系对组织绩效产生显著影响。这些研究结果将有助于组织在塑造和提高知识型员工的工作主动性方面制定有效的策略和措施。
关键词:资质过剩感知、目标导向、知识型员工、工作主动性、组织绩效
一、引言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组织对知识型员工的需求日益增加,而知识型员工的工作主动性被视为组织绩效的重要驱动力。然而,随着知识型员工数量的增加,他们可能会感到自身的资质过剩,从而对工作主动性产生负面影响。另外,目标导向作为个体的心理特征也可能对工作主动性产生调节作用。因此,探究资质过剩感知、目标导向与知识型员工工作主动性之间的关系对于组织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二、文献综述
1. 资质过剩感知
资质过剩感知指的是员工在工作中感觉自己的能力和资质超过了工作要求。研究发现,资质过剩感知会对员工的自我效能产生负面影响,降低其工作满意度和工作投入。然而,一些研究指出,适度的资质过剩感知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主动性,提升其工作绩效。
2. 目标导向
目标导向是指个体在面对目标和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状态和行为特征。研究发现,目标导向与工作主动性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例如,追求绩效导向目标的员工倾向于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工作,而追求学习目标的员工则更注重知识的积累和发展。因此,不同的目标导向可能会对工作主动性产生不同的影响。
三、资质过剩感知、目标导向与知识型员工工作主动性的关系
1. 资质过剩感知对工作主动性的影响
资质过剩感知可能对知识型员工的工作主动性产生不同的影响。一方面,适度的资质过剩感知可能会激发员工的工作主动性,推动其主动地寻求工作机会和展示个人才华。另一方面,过高的资质过剩感知可能会让员工有沉闷的感觉,降低他们在工作中的主动性。因此,组织应关注员工的资质过剩感知,并提供合适的机制来激发他们的工作主动性。
2. 目标导向对工作主动性的调节作用
目标导向可能会对工作主动性的发展产生调节作用。绩效导向的员工倾向于更加注重完成工作任务,并通过不断努力追求更好的绩效。因此,绩效导向可能会促进员工的工作主动性。相反,学习导向的员工更注重知识的积累和发展,对于新的工作机会可能更加谨慎。因此,学习导向对工作主动性的发展可能产生一定的负向影响。然而,这种关系可能受到不同文化背景和工作环境的影响,需要进一步研究来进行验证。
四、资质过剩感知、目标导向、工作主动性与组织绩效的关系
1. 资质过剩感知、工作主动性与组织绩效
研究发现,资质过剩感知与工作主动性之间存在正向关系。适度的资质过剩感知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提高其工作效率和创新能力,从而促进组织绩效的提升。
2. 目标导向、工作主动性与组织绩效
目标导向与工作主动性的关系对组织绩效的影响可能存在差异。绩效导向的员工倾向于更加主动地努力工作,追求更优秀的绩效。因此,绩效导向可能会对组织绩效产生正向的影响。然而,学习导向的员工可能更注重知识积累和个人发展,对于组织目标的追求可能相对被动。因此,学习导向可能对组织绩效产生一定的负向影响。
五、结论与启示
资质过剩感知、目标导向与知识型员工工作主动性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适度的资质过剩感知和绩效导向目标可能会激发员工的工作主动性,提高组织绩效。然而,过高的资质过剩感知和学习导向目标可能会对工作主动性产生负面影响。因此,组织应关注员工的资质感知,通过提供合适的机制和培训来激发其工作主动性。另外,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员工的目标导向,以提高工作主动性和组织绩效。
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组织管理具有重要启示。在招聘和选拔阶段,应注意员工的资质感知和目标导向,以保证其与组织的契合度。在员工发展阶段,应提供适当的机会和培训,激发其工作主动性和创新能力。此外,组织应具备灵活性和包容性,以适应各种个体特点和环境需求,创造有利于工作主动性发展的组织氛围。
参考文献:
1. Grant, A. M., & Parker, S. K. (2009). Redesigning work design theories: The rise of relational and proactive perspectives. Academy of Management Annals, 3(1), 317-375.
2. Lin, S. H., & Johnson, R. E. (2015). Perceived overqualification and its outcomes: The moderating role of empowerment.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100(3), 813-828.
3. Seibert, S. E., Crant, J. M., & Kraimer, M. L. (1999). Proactive personality and career succes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84(3), 416-427.
4. Vandewalle, D., & Nerstad, C. G. (2018). Personality, person–context fit goals, and work engagement. European Journal of Work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27(4), 474-486.

资质过剩感知、目标导向与知识型员工工作主动性的关系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niuww
  • 文件大小11 KB
  • 时间2025-02-1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