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都市报弱势群体报道中的伪人文关怀——以武汉“四小报”为例.docx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都市报弱势群体报道中的伪人文关怀——以武汉“四小报”为例 】是由【wz_198613】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都市报弱势群体报道中的伪人文关怀——以武汉“四小报”为例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都市报弱势群体报道中的伪人文关怀——以武汉“四小报”为例
都市报弱势群体报道中的伪人文关怀——以武汉“四小报”为例
引言:
在当前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同时,仍然有一部分群体处于弱势地位。他们可能是社会底层、贫困的人群,亦或是身患重病、残疾的人们。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之一,承担着揭示社会弱势群体困境的重要责任。然而,时常我们可以发现,媒体报道中所呈现的所谓人文关怀,往往被斥责为“伪人文关怀”。本文以武汉“四小报”为例,探讨都市报弱势群体报道中的伪人文关怀。
一、“四小报”简介与武汉社会特点
“四小报”是武汉市小资产阶级小报的统称,包括《市民日报》、《都市晨报》、《晚报》和《楚天金报》。它们立足于武汉市民,从不同的角度和立场来报道社会事件和时事新闻。武汉作为湖北省的省会,经济发达,是中国中部地区的重要城市。然而,武汉同样也存在着严重的社会问题,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处境。
二、伪人文关怀的表现形式
1. 贴标签的报道
在报道弱势群体时,都市报往往会使用与他们相关的负面标签。这样一来,媒体不仅可以曲解弱势群体的真实情况,还会对他们产生额外的歧视与偏见。例如,将贫困人口称为“社会底层”或“乞丐”,将病患者称为“病魔缠身”的“倒霉蛋”。这样的报道方式忽略了他们的人性和尊严,加剧了社会的不平等。
2. 帮助既有,但关怀缺失
在某些情况下,媒体可能会报道一些为弱势群体提供帮助的活动,如捐赠、募捐等。然而,这种报道往往只关注数量与表面形象,缺少对弱势群体真正的关心和关注。报道中往往不涉及他们的具体需求和困难,也不涉及社会结构和制度问题的讨论。这种关怀的形式很容易变成一种自我陶醉和炫耀,而非对弱势群体真正的慰藉和支持。
3. 缺乏深入调研的报道
媒体在报道弱势群体时,往往只停留在表层,没有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他们往往只报道一些突发事件或个别案例,缺乏基于科学研究和数据的整体性分析。这样的报道容易陷入片面和偏颇的情绪化语境中,无法真正呈现问题的全貌和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三、弱势群体报道中的伪人文关怀对社会的影响
1. 加剧社会的不公平与不平等
伪人文关怀的报道容易将弱势群体定位为社会的受害者,加重了他们的边缘化和贫困化。这种不公平与不平等的加剧,容易导致社会的分裂和紧张局势的产生。
2. 淡化结构性问题,继续排除弱势群体
伪人文关怀的报道往往只停留在个别案例和突发事件上,不涉及社会结构和制度问题的讨论。这样的报道容易淡化背后的结构性因素,无法解决问题的根本原因,也无法给予弱势群体更有效的帮助和支持。
3. 误导公众对待弱势群体
伪人文关怀的报道容易误导公众对待弱势群体。公众可能会对他们带有偏见和歧视,甚至忽视他们的存在与需求。这种误导会妨碍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和支持,阻碍公众对弱势群体需求的真正理解和关注。
结论:
都市报作为传媒行业的一员,应当承担起揭示社会弱势群体困境的责任,并给予他们真正的关怀和支持。然而,当前都市报弱势群体报道中的伪人文关怀问题依然存在,这不仅违背了媒体的初衷和社会责任,也加剧了社会的不公平与不平等。因此,我们应当呼吁媒体界关注弱势群体报道的伪人文问题,在传媒工作中更加注重真正帮助和关心那些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促进社会的公平与和谐发展。

都市报弱势群体报道中的伪人文关怀——以武汉“四小报”为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3
  • 文件大小11 KB
  • 时间2025-02-1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