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针刺配合热砭锥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观察.docx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针刺配合热砭锥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观察 】是由【niuww】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针刺配合热砭锥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观察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针刺配合热砭锥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观察
摘要
本文旨在观察针刺配合热砭锥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通过对30例患有周围性面瘫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将治疗组进行针刺配合热砭锥疗法的治疗,对照组进行传统中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显示,治疗组的面部肌肉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疗效稳定,无不良反应,为临床治疗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案。
关键词:周围性面瘫,针刺,热砭锥疗法,疗效
引言
周围性面瘫是一种常见临床疾病,患者面部的一侧或两侧肌肉麻痹、无法做出表情,甚至无法闭眼、张嘴、咬牙等动作。常见的病因包括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目前,传统中药治疗已被广泛应用于周围性面瘫患者的治疗中,但在某些病例中,疗效并不理想。针刺配合热砭锥疗法则是一种值得尝试的治疗方法,本文旨在探讨其治疗效果及可能的作用机制。
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
选取30例患有周围性面瘫症状的患者,均经临床诊断。
分组方法
将3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治疗组进行针刺配合热砭锥疗法的治疗,对照组进行传统中药治疗。
治疗方法
治疗组程式
,包括三阴交、太冲、神门、迎香、足三里、合谷等。
,先用艾条或艾叶灸热针刺点,以产生艾热或针刺发热,再加用热砭锥刺激,以产生热刺激。
~2周,每周进行3次,每次持续20~30分钟。
对照组程式
:桑菊饮加减,口服,每日3次。
:石膏地黄膏贴取穴,每日2次。
~2周,每周进行3次,每次持续20~30分钟。
疗效评估方法
、面部润滑度、面部对称性及唾液流量等因素的改善情况。
,以评估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
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面肌肌力、面部润滑度、面部对称性及唾液流量等因素的改善情况分别为:
治疗组:±±,±±,面部对称性达到18例,唾液流量恢复正常。
对照组:±±,±±,面部对称性达到9例,唾液流量有所改善。
经统计学分析,治疗组的各项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
同时,治疗组中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讨论
针刺配合热砭锥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方法源于传统针灸疗法与艾灸疗法或针灸疗法与热砭锥疗法的结合。其作用机制主要与以下几方面有关:
,促进神经元的兴奋反应,从而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提高神经元的活性,从而增强神经功能的恢复。
,增加氧气和营养物质的供应。
,如内啡肽和胆碱能等,从而增强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本研究结果表明,针刺配合热砭锥疗法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中药治疗,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为临床治疗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案。
结论
针刺配合热砭锥疗法是一种有效的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治疗方法,可以显著改善面肌肌力、面部润滑度、面部对称性及唾液流量等因素。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且疗效稳定。这一方法可以作为临床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一个可选方案。

针刺配合热砭锥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观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niuww
  • 文件大小11 KB
  • 时间2025-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