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锅炉两级给煤系统的改造实践 】是由【wz_198613】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锅炉两级给煤系统的改造实践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锅炉两级给煤系统的改造实践
锅炉两级给煤系统的改造实践
摘要:锅炉是现代工农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热能装置之一,而燃料供给系统作为锅炉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锅炉的燃烧效率和运行安全性起着关键作用。本论文以锅炉两级给煤系统的改造实践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分析传统单级给煤系统和改造后的两级给煤系统的性能参数以及实际工程案例,总结出了两级给煤系统的改造对于提高锅炉运行效率、降低燃料消耗和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锅炉;煤;供给系统;改造
1. 引言
锅炉作为工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热能装置,其燃烧效率和运行稳定性对于工业生产效率和安全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燃料供给系统是锅炉运行的关键组成部分,而给煤系统作为燃料供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燃烧效率和运行安全性有着直接的影响。由于传统的单级给煤系统在高效率燃烧和降低污染物排放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了提高锅炉的运行效率和减少环境污染,近年来,锅炉两级给煤系统的改造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2. 传统单级给煤系统的缺陷
传统的单级给煤系统通常由给煤斗、给煤皮带和磨煤机组成。在这种系统中,煤粉在磨煤机中被加工成细粉末后直接送往锅炉燃烧室进行燃烧。然而,这种单级给煤系统存在以下缺陷:
(1) 高煤粉含水率:由于单级给煤系统在煤粉加工过程中没有对煤粉进行干燥处理,导致煤粉含有较高的水分含量,降低了煤粉的燃烧效率。
(2) 高气体含氧量:单级给煤系统在给煤过程中没有对可能含有的氧气进行处理,导致给煤过程中进入燃烧室的气体含氧量较高,增加了煤粉的消耗和燃烧过程中的排放。
(3) 低煤粉质量:由于单级给煤系统对煤粉加工和分级处理的能力有限,煤粉的质量和粒度分布相对较差,不利于燃烧的稳定进行。
3. 锅炉两级给煤系统的改造原理
为了克服传统单级给煤系统的缺陷,锅炉两级给煤系统的改造通过将原有的单级给煤系统分为干燥和破碎系统以及粉碎和输送系统两部分,实现了对煤粉进行干燥和优化处理的功能。改造后的两级给煤系统主要包括给煤斗、给煤皮带、煤粉干燥机、破碎机、磨煤机和输送系统等组成。改造的主要原理如下:
(1) 干燥和破碎系统:在给煤斗处设置煤粉干燥机,对原始的煤粉进行干燥处理,使其含水率降低,提高燃烧效率。同时,在煤粉干燥机后设置破碎机,对干燥后的煤粉进行细碎处理,使其粒度更加均匀,便于后续的磨煤和输送过程。
(2) 粉碎和输送系统:在破碎机后设置磨煤机,将细碎的煤粉进一步加工成适合锅炉燃烧的细粉末。然后通过输送系统将磨煤机产生的煤粉送往锅炉燃烧室进行燃烧。
4. 改造效果和实践案例分析
改造后的两级给煤系统相对于传统的单级给煤系统,在提高燃烧效率、降低燃料消耗和减少环境污染方面表现出了显著的优势。以下是一些改造案例的分析:
(1) 某热电厂锅炉两级给煤系统改造
该热电厂对于原有的单级给煤系统进行了改造,改造后的锅炉两级给煤系统采用了先干燥后破碎的处理流程。改造后,煤粉的含水率从原来的15%降低到了8%,燃烧效率提高了10%以上。同时,由于煤粉质量和粒度分布得到了改善,煤粉的消耗量降低了10%以上。
(2) 某化工厂锅炉两级给煤系统改造
该化工厂的锅炉原有的单级给煤系统存在燃烧不稳定、氮氧化物排放超标等问题。为了提高锅炉运行效率和减少环境污染,该化工厂对锅炉的给煤系统进行了改造,采用了干燥、破碎和磨煤的处理流程。改造后,锅炉的燃烧稳定性得到了显著提高,氮氧化物排放量下降了20%以上。
5. 结论
锅炉两级给煤系统的改造实践表明,该改造方法在提高锅炉燃烧效率、降低燃料消耗和减少环境污染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改造后的两级给煤系统通过对煤粉进行干燥、破碎和细碎等处理,使得煤粉的质量和粒度分布得到了改善,提高了燃烧的稳定性和效率。然而,改造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技术和经济上的挑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因此,在实践中需要更加注重锅炉给煤系统改造的研究和应用,以进一步提高锅炉的运行效率和环境友好性。
参考文献:
[1] 陈冬梅, 倪胜利, 穆书杰. 锅炉两级给煤系统耐磨观察分析[J]. 机械技术, 2018, (03): 45-46.
[2] 王明. 锅炉两级给煤系统研究与改造[J]. 中国煤炭进出口, 2017(09):31-35.
锅炉两级给煤系统的改造实践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