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考数学一轮复习-第14-15课时-教学案(无解答).docx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中考数学一轮复习-第14-15课时-教学案(无解答) 】是由【286919636】上传分享,文档一共【9】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中考数学一轮复习-第14-15课时-教学案(无解答)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锐角三角函数
课题:第 14 课时 锐角三角函数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1、 掌握直角三角形的概念、特征;熟悉勾股定理,会运用勾股定理及逆定理解决简单问题
2、 掌握锐角三角函数(sin A 、cos A 、tan A),知道 30°、45°、60°的三角函数值,会用计算器由已知锐角求它的三角函数值,由已知三角函数值求它对应的锐角。
教学重难点:会由已知条件(几何或网格)求锐角三角函数值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复习指导】
1、 锐角三角函数的意义,Rt△ABC 中,设∠C=90°,
∠A 为 Rt△ABC 的一个锐角,则:
∠A 的正弦 sin A= ;
∠A 的余弦 cos A= ;
∠A 的正切 tan A= .
2、30°、45°、60°的三角函数值,如下表:
α
sin α
cos α
tan α
30°
45°
60°
3、同角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 sin2α+cos2α= ;
互余两角的三角函数关系式:(α为锐角)
sin(90°-α)= ; cos(90°-α)= . 函数的增减性:(0°<α<90°)
(1)sin α,tan α的值都随α ; (2)cos α都随α .
【预习练习】
中考指要的基础演练。预习检查中对错的较多的问题进行讲解
【新知探究】
例 1. (1)(2)见中考指要例 1
2
( )0

æ 1 ö-1
(3) 计算:
+ p- 3 + ç ÷
- 2cos45°
è 2 ø
例 2
例 3
例 4
【变式拓展】
如图(1),在 Rt△ABC中,∠C=90°,∠A=30°,E为线段 AB上一点且 AE:EB=4:1,EF⊥AC于 F, 连接 FB,则 tan∠CFB的值等于( )
3
2 3
5 3
A. B. C.
3 3 3
D. 5
3
如图(2),在下列网格中,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 1,点 A,B,O都在格点上,则∠AOB的正弦值是
( )
A. 3 10
10
B. 1
2
O
A
B

C. 1
3
D. 10
y
C 2
A2
C1
A3
O A1 x
C3
C4
A4
10
图(1) 图(2) 图(3)
如图(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Rt△OA1C1,Rt△OA2C2,Rt△OA3C3,…的斜边都在坐标轴上,
∠A1OC1=∠A2OC2=∠A3OC3=∠A4OC4=…=30°.若点 A1 的坐标为(3,0),OA1=OC2,OA2=OC3,OA3
=OC4,…则依此规律,点 A2014 的纵坐标为 ( )
A. 0 B. -3´ (3 3 )2014
2
【总结提升】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当堂反馈】

C. (2 3)2014
D. 3 ´ (3 3 )2014
2
见中考指要的自我评估 1-9
【课后作业】
见中考直通车课时练习(14)
车逻初中九年级数学教案(中考一轮复习)
课题:第 15 课时 解直角三角形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1、能利用直角三角形的边边关系、边角关系解直角三角形。
2、能结合仰角、俯角、坡度等知识,运用锐角三角函数解决与直角三角形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运用锐角三角函数解决与直角三角形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复习指导】
1.解直角三角形的定义
由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的已知元素,求出所有未知元素的过程,叫做解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 形中,除直角外,一共有 5 个元素即 3 条边和 2 个锐角).
2.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在 Rt△ABC 中,∠C=90°,∠A,∠B,∠C 的对边分别为 a,b,c.
(1)三边之间的关系: ;
(2)两个锐角之间的关系: ;
(3)边角之间的关系:
a b a b a b
sin A= ,cos A= ,tan A= ,sin B= ,cos B= ,tan B= .
c c b c c a
3、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
俯角.
(1).仰角、俯角:如图①,在测量时,视线与水平线所成的角中,视线在水平线上方的角叫做仰角,在水平线下方的角叫做
(2).坡度(坡比)、坡角:如图②,坡面的高度 h 和 的比叫做坡度(或坡比),即 i=
h
tan α=
l
,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α叫做坡角.
【预习练习】
中考指要的基础演练;
【新知探究】例 1.
例 2. 例 3
【变式拓展】 1.如图,正方向 ABCD 的边长为 3cm,E 为 CD 边上一点,∠DAE=30°,M 为 AE 的中点,过点 M 作直线分别与 AD、BC 相交于点 P、Q.若 PQ=AE,则 AP 等于 cm.
2.在一次暖气管道的铺设工作中,工程由 A 点出发沿正西方向进行,在 A 点的南偏西 60°方向上有一所学校 B,如图,占地是以 B 为中心方圆 100m 的圆形,当工程进行了 200m 后到达 C 处,此时
B 在 C 南偏西 30°的方向上,请根据题中所提供的信息计算并分析一下,工程若继续进行下去是否会穿越学校。
【总结提升】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当堂反馈】
见中考指要的自我评估;
【课后作业】见中考直通车

中考数学一轮复习-第14-15课时-教学案(无解答)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286919636
  • 文件大小123 KB
  • 时间2025-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