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无砟轨道施工方案-工具轨法.docx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2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无砟轨道施工方案-工具轨法 】是由【1772186****】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8】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无砟轨道施工方案-工具轨法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测距边长度(km)
电磁波测距仪的测距精度划分标准为:测距长度为1km时
I 级:| mD | W 5 mm
II 级:5 mm 〈 I mD|W10 mm
CP II导线测量应在方位角闭合差及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满足要求的情况下, 采用严密平差法进行导线平差计算。
(3)、CPIII的布设
CPU测量结束后,在CPH点之间布设CPIII,间距约百米,尽量等距布设。
先把仪器架在CPH上,用极坐标放出CPIII, CPIII点是线路中心桩。CPIII应设置 在稳固、可靠、不易破坏和便于测量的地方。布设完后,再用导线施测方法按五 等导线要求测量各CPIII点,其测角中误差±4",测距中误差±5mm,导线全长 相对闭合差1/20000,方位角闭合差±8 Jn.
,齐全、便于准确识别和使用。
CPIII导线方位角闭合差及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满足要求后,采用严密平差 计算。
4. 1. 2高程控制测量
隧道进出口的控制点水准测量应按二等水准测量的要求施测。高程测量工作 应在CPIII平面测量完成后进行,并起闭于隧道进出口的水准基点上.
二等水准测量采用满足精度要求的电子水准仪(电子水准仪每千米水准测量 高差中误差为±0。3mm),配套锢瓦尺,或使用光学水准仪配测微器及锢瓦尺。使 用仪器设备应在检定期内,有效期最多为一年,每年必须对测量仪器精确度进行 一次校准,每天使用该仪器之前,根据自带的软件对仪器进行检验和校准。
1、二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
表4-3二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表(mm)
水准测量
每千米水
每千米水准


等 级
准测量偶
测量全中误
检测已测段
往返测不符
附合路线或
左右路线高
然中误差M

差MW
高差之差

环线闭合差
差不符值
二等水准
<10 0
<
6 VL
4 VZ-
4 VZ-
注:表中L为往返测段、附合或环线的水准路线长度,单位km。
2、二等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标准要求
表4-4二等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标准
等级
每千米高差 全中误差 (mm)
路线长度 (km)
水准尺
观测次数
往返较差或闭 合差(mm)
与已知点联测
附合或环线
二等
2
400
锢瓦
往返
往返
4 VZ-
注:①路线的长度,。
②L为往返测段、附合或环线的水准路线长度,单位km。
3、二等水准观测应符合以下要求。
表4-5精密水准观测主要技术要求
等级
水准尺类型
视距 (m)
前后视距差(m)
测段的前后视距 累积差(m)
视线高度(m)
二等
锢瓦
W50
W1。0
W3。0
下丝读数20. 3
注:①/为往返测段、附合或环线的水准路线长度,单位knu
②DSo5表示每千米水准测量高差中误差为±0. 5mm。
控制点高程测量应严密平差,平差时计算取位按下表中精密水准测量的规定 执行.
表4一6二等水准测量计算取位
等级
往(返)测距 离总和(km)
往(返)测距 离中数(km)
各测站高 差(mm)
往(返)测高 差总和(mm)
往(返)测 高差中数 (mm)
高程
(mm)
二等
0o 01
0. 1

0o 01
0o 1
0. 1
4。L 3施工放样的要求
施工要进行,,测量技术人员必须做到:
1、熟悉设计图纸,懂得有关的设计思路。
2、检查图纸,核实图纸的有关数据,做好施工测量的数据准备.
3、了解施工工作计划和安排,协调测量与施工的关系,落实测量工艺。
4、检查或检测有关控制点,确认点位的可靠性。
5、熟悉施工进展情况.
6、加强测量标志的管理、保护,注意测量标志的恢复。
4.
(1)施工放样前的资料准备
线下基础工程经铺轨条件评估合格后,应按要求进行线路中线复测,确定线 路的中线的位置。根据设计资料算出各里程的内轨顶面高程。并完成CPIII控制 网的建立。
(2)无祚轨道施工时,应根据轨道结构型式及施工要求对加密基桩(基准器) 进行规划设计。加密基桩的测设应满足下列要求:依据相邻cpin控制点加密,采 用光学准直法和精密水准测量方法,逐一测定加密基桩的位置和高程,并标定点 位;一般在5〜10m范围设置一个(曲线5m);加密基桩一般设置在线路中线的 两侧(隧道边墙上),隧道洞内加密桩最好高于轨面10cm,测出三维坐标,以便安 装和粗调轨排用。加密基桩(基准器)测设精度应符合如下规定:
± 1mm;
±2mm;
± 1mm;
do加密基桩间偏差应在两相邻CPIH控制点内调整.
精密水准测量使用电子水准仪和带有条码锢瓦水准尺。电子水准仪的高程测 量标称精度WO。9mm/km (往返),测距标称精度W1/2000。加密基桩测量应使用 测角标称精度W1”、测距标称精度Wlmm+ 为调整基准点。轨排中线放样中误差不大于±5mm;钢轨顶面高程放样中误差不 大于±2。5mmo
(3)精调轨排测量应符合如下规定:
a。轨排精调应在钢筋绑扎和模板安装结束后进行;
bo轨排精调应利用控制基桩为调整基准点,使用全站仪加水准仪进行调整。
全站仪测角标称精度W1”,测距标称精度W2nlm+2ppm;高程测量按精密水准测 量要求施测.
co轨排精调测量测点(平面)应设在轨排支撑架位置,保证钢轨及其接头的 平顺;高程测量点伸入上一循环不少于一个20m轨排的距离,且每5米一个点.
,测量应伸入上一循环不少于一个25m轨排的距离,保证 钢轨的平顺。
。混凝土道床模板安装定位限差: 高程±5mm,中线±2mm。
,按照前一种轨道验收标准来衡量轨 道的平顺性,即以10m弦量测,轨向的最大允许偏差为2mll1,以2倍中误差为允 许限差,则轨向偏差的中误差应为±1 mm.
40 lo 5混凝土施工测量
轨排精调设置好以后,浇筑混凝土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浇筑混凝土时,碎输送管应由支架托起离轨排10cm以上,轨排严禁碰 撞和振动。
± 1mm;
±2mm;
± 1mm;
do加密基桩间偏差应在两相邻CPHI控制点内调整.
精密水准测量使用电子水准仪和带有条码锢瓦水准尺。电子水准仪的高程测 量标称精度WO。9mni/kni (往返),测距标称精度W1/2000。加密基桩测量应使用 测角标称精度W1”、测距标称精度Wlmm+ 为调整基准点。轨排中线放样中误差不大于±5mm;钢轨顶面高程放样中误差不
大于±2。5mmo
(3)精调轨排测量应符合如下规定:
ao轨排精调应在钢筋绑扎和模板安装结束后进行;
bo轨排精调应利用控制基桩为调整基准点,使用全站仪加水准仪进行调整。 全站仪测角标称精度W1”,测距标称精度W2nlm+2ppm;高程测量按精密水准测 量要求施测.
co轨排精调测量测点(平面)应设在轨排支撑架位置,保证钢轨及其接头的 平顺;高程测量点伸入上一循环不少于一个20nl轨排的距离,且每5米一个点.
,测量应伸入上一循环不少于一个25m轨排的距离,保证 钢轨的平顺。
。混凝土道床模板安装定位限差: 高程±5mm,中线±2mm。
,按照前一种轨道验收标准来衡量轨 道的平顺性,即以10m弦量测,轨向的最大允许偏差为2mll1,以2倍中误差为允 许限差,则轨向偏差的中误差应为±1 mm.
4o lo 5混凝土施工测量
轨排精调设置好以后,浇筑混凝土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浇筑混凝土时,碎输送管应由支架托起离轨排10cm以上,轨排严禁碰 撞和振动。
(2)浇筑完混凝土,混凝土初凝前,对轨排的轨向监控应利用控制基桩为基 准点,采用全站仪进行监控,一旦变形及时调整,且采用弦线检查。
(3)浇筑完混凝土,混凝土初凝前,对轨排的高低监控应利用控制基桩为基 准点,采用水准仪进行监控,每5米一个点进行测量,一旦变形及时调整且采用 弦线检查。
4. 2无昨轨道施工工艺及方法
施工工艺详见《双块式轨枕无昨轨道施工工艺流程图》。
4. 、标定位.
清除即将浇筑轨道板的下部结构表面浮渣、,标 定轨道板、模板、横向模板固定钢条位置。
4. 2. 2放置纵向钢筋
安装横向模板固定钢条,按预先测量放样标示位置,散布、安装、固定横向模 板固定钢条。
布置钢筋,将轨枕下的纵向钢筋按绑扎要求依次铺放到支承面上且不妨碍散 枕工作。
4o
作业顺序:叉车将轨枕运至作业面,人工配合散枕。散布轨枕:叉车将轨枕 运至作业面,一次6根,人工配合卸枕,将轨枕均匀散布到设计位置。控制相邻 两组轨排的间距,以减少轨枕调整工作量。
精度控制:每散布4组轨枕,与现场标示的里程控制点核对一次,控制散布 轨枕的累计纵向误差,做出相应的调整。达到同组轨枕间距误差不大于5mm,左 右偏差不大于±10丽,两组轨枕间距偏差不大于±20mni,轨枕线型平顺,与轨道 中线基本垂直。
4o 2. 4运输、铺设工具轨、运存模板
工具轨和纵向、横向模板利用混凝土浇筑间隔,从后方倒运至前方,工具轨 摆放至轨枕上进行铺设,模板存放于轨道两侧,人工安装模板。模板采用农用三
图4-1双块式轨枕无祚轨道施工工艺流程图
轮车运输,人工装卸;工具轨采用自制简易小车运输,人工配合简易龙门吊装卸.
工具轨的铺设叙述如下:
①检查工具轨:对工具轨进行常规检查,随机检查其平直性、轨头质量、垫 板变形。
②检查轨枕:安装工具轨前,核实轨枕线型要平顺,间距在规范允许的误差 范围内.
③运、卸工具轨:利用自制简易龙门吊,将后方松开扣件的工具轨装载、运 输到布好轨枕的段落,吊卸工具轨.
④工具轨就位
A调整工具轨位置:轨缝间距控制在不大于2cm,接头安装固定夹板。
B安装扣件:间隔安装、定位扣件, 间隙。
4o 、轨枕和调节器托盘
①螺杆调节器的维护:螺杆调节器用于固定、粗定位和最终定位轨排。其定 位精度与螺杆调节器托轨板、螺纹关系密切.
②螺杆调节器的选择:根据轨道设计(直线、曲线超高),分别确定各段螺杆 长度及数量,确定对应的孔位。
③螺杆调节器的布置:螺杆调节器在轨道左、右轨对称安装,固定在两轨枕 ,之后,按照曲线段间隔2根、直线段间隔3 根安装'对。
④安装、固定托轨板:托轨板装在工具轨轨脚上,平移板安装在中间位置, 保证可向两侧移动,最大平移距离约±40mm。
⑤拧紧螺栓:检查轨道方正、轨距合格后,利用移动式电动(内燃)自动紧固 机拧紧螺栓。从第一根轨枕起,至少每三根轨枕的扣件螺栓使用扭矩扳手拧紧。 一套扣件的两个螺栓同时拧紧.
6轨道粗调、安装螺杆
通过千斤顶、电子水准仪、线锤、道尺人工完成粗调。先用千斤顶抬起一段 工具轨和轨枕组成的轨排,通过电子水准仪、线锤及人工调整轨排至设计位置, 之后安装螺杆调节器的螺杆,,卸掉千斤顶, 将轨排荷载完全转移给螺杆调节器,由螺杆调节器支撑并保持轨道调整后的位置, 千斤顶向前移动至下一个待调整的轨排继续循环工作。
粗调前应检查下列几点:
a、钢轨上无任何沙粒及其他附着物。
b、轨枕扣件按规定拧好。
c、托盘按规定交错放到正确位置,曲线地段每2根轨枕一对。
d、将轨距撑杆均匀地分布在一组轨排上,并使轨距在1435± 1mm之间.
e、确保平曲线要素和纵曲线要素正确。
①、千斤顶就位:安装好工具轨和螺杆调节器托轨板后,千斤顶均匀分布在 120 5m长工具轨上。
②、准备粗调:摇动千斤顶,抬起轨排.
在正式粗调之前,对进行粗调仪器的标定。
对电子水准仪、标高尺、道尺分别进行标定,确保满足规范要求。
③、调整:粗调人员按照先调整超高、后调整水平和高程的顺序,将轨道高 度、平面(左、右)调整到设计位置。一般情况下,调整后中心线和超高在±5mm 范围内,高度应低于设计标高约3~5mm.
④、确认测量结果:重复测量,。
⑤、安装螺杆:完成轨道粗调后,选择螺杆调节器托轨板的倾斜插孔(不同 超高选择托轨板的倾斜插孔),不同超高地段选择不同的插孔,在螺杆旋出超过 托盘后,安装事先准备好的波纹管(长度根据不同超高定), 扳手拧紧竖直螺杆,最大扭矩不应超过5N-m (与手动拧紧力量大致相当),基 本是螺杆接触地面就停止,但为了防止粗调机松轨后螺杆下沉导致轨排变形,在 螺杆下面放置40mm*40mm*4mm的钢板垫块,在垫板中心事先打出定位孔,防止 螺杆侧移,在拧时要注意两边同时进行,并且用力要相等。这时,整个轨道在螺 。
⑥、松开并提起千斤顶,进入下一根工具轨.
⑦、精测
精测是为了检验千斤顶在松轨后是否有较大变化,并将其调整到2mm以内, 以便于精调的进行。
验收标准(方法):
a、螺杆调节器干净,无混凝土附着,已涂油润滑,轨面清洁。
b、螺杆调节器设在两轨枕中间位置.
C、两个螺杆调节器在轨排两侧对称安装。
d、将螺杆按照5N-m扭旋到位.
e、检查控制测量网。
3按照设计数据复核输入数据.
g、检查仪器的校准。
h、轨顶高程误差为一5mm,轨道距中心线±5mm,超高±5mni。
注意事项:
a、仪器应架设在不受施工干扰、通视条件良好的位置。
b、电动扳手旋入螺杆到底时,要尽量保持同对螺杆同步到底.
c、粗调完毕后注意及时复测。
d、注意千斤顶与螺杆调节器托盘互相错开。
e、综合试验段采用550nlm高螺杆,要保证螺杆保持垂直状态。
3粗调后的螺杆调节器应该将侧面定位销螺栓拧紧.
g、粗调工作中一旦发现轨距或中心偏移过大时,要重新对仪器进行标定, 以确保测量调整的准确性.
4. 、
绝缘焊接
①、绑扎钢筋。按照设计图纸,穿入横向钢筋,保证保护层厚度(横向钢筋长 度一定要精确),绑扎钢筋,不得扰动粗调过的轨排。可利用自制简易胎具,实 现准确的钢筋位置。
为满足轨道电路传输距离要求,轨道电路谐振范围内承载层的钢筋采用塑料 卡具(钢筋绝缘卡)隔块隔开并采取可靠的接地,钢筋的铺设数量、尺寸按设计

无砟轨道施工方案-工具轨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772186****
  • 文件大小56 KB
  • 时间2025-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