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职高论文:中职财会教学有效性探究.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构建“立体式互助导学”模式,促进学生个体长效发展
——中职财会教学有效性探究
【摘要】中职课堂上学生听课状态各异,教师仅通过优化课堂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未必能达到长效。本文从作者的教学实践出发,通过建立学习小组、制定规则,在课前、课中和课后构建“立体式互助导学”模式,优化教学行为及教学效果,从而促进学生个体长效发展。
【关键词】立体式互助导学促长效发展
中职课堂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景象,少部分学生抬头听得认真,多数学生耷拉着脑袋无精打采地听课,有的学生则干脆趴倒不听课。面对此情此景,中职学校的老师们挖空心思、移形换影,尽可能让课堂变得生动、活跃,以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兴趣。然而教师如果仅仅通过课堂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效果的持续性上来看却不尽人意。本人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感悟到,一方面教师自身要努力让课堂更出彩,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另一方面要善于借助学生的同伴力量,在课堂内外构建“立体式互助导学”模式,最终为持续有效地教学保驾护航。
立体式互助导学模式的架构
所谓互助就是基于学习小组的建立和小组内外的互动、合作、交往,由学生问学生、学生教学生、学生帮学生、学生影响学生、学生评价学生、学生检查学生,充分地发挥同伴的正向作用。立体式互助指的是在跨度上既包括课中互助,也包括课前和课后互助,从互助的内容上不仅仅是学习上的互助,也包括态度、人格等方面的相互影响。其意义不仅在于学生学习上能互相帮助、共享共赢,更重要的是个性的张扬、互补和人格上的相互影响、制约及共同发展,好的学生引领带动暂差生,推动全体组员共同进步。立体式互助大大增加了学生说的机会、交流的机会、思维碰撞的机会、表现的机会和锻炼的机会,促进了学生个体有效发展,同时也为教学有效性提供了更好的保障。当然,立体式互助导学的积极性也不是自然而然产生的,这需要小组文化建设、规则建设和学生对小组的归属感、集体荣誉感、责任心和义务感的培养塑造。
在基础会计课程中进行应用
一、前期准备
(一)建立学习小组
立体式互助导学模式的运行,首先要求在班内组建学习小组。学习小组是学
生之间为达到共同目的,通过一定的方式结合在一起,通过相互间的配合和协调,共同开展学习活动,实现共同目标,最大程度地促进自己以及他人发展的一种组织形式。美国学者约翰逊兄弟的研究认为:“合作小组最适当的规模依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条件而变化(组越大,需要的条件就越高);可以依小组成员的合作技能而异(技能越差,组员应越多);可以依据所占用的时间而异(占用的时间越短,组员应越少);还可以依据任务性质而异。”结合基础会计课程的特点,考虑到立体式互助导学的开展形式、任务及成效,我将学习小组定为5—6人/组。
1、分组方式
新课初始,兼于对学生个体情况并不熟悉,为了便于小组管理,我直接采用按列分组的方式,5—6人为一组。在后续教学中,根据学生成绩采用S型分组,同时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朋辈关系等,进行个别调整。一般第一个学期进行开学和期中两次分组,以后各学期于开学时分组一次。为了培养组员间的默契和集体荣誉感,分组一经确定,中间不再随意调整。
为了增强团队意识,明确团队目标,激发斗志,专门利用一节课时间指导每个小组给自己的团队命名并用彩色卡纸制作团队名片,标明成员信息、小组口号等。实践表明,学生对名片制作活动兴致很高,在完成名片的过

职高论文:中职财会教学有效性探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ixingmaoj
  • 文件大小6.06 MB
  • 时间2018-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