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高中地理新课程课堂教学模式探索 】是由【wz_198613】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高中地理新课程课堂教学模式探索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高中地理新课程课堂教学模式探索
高中地理新课程课堂教学模式探索
摘要:随着高中地理新课程的推开,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需要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本论文通过对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提出了以问题为导向、探究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并总结了该模式在实践中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1. 引言
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从传统的教师主导型课堂教学模式转变为学生主体、教师引导的课堂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师主导型教学模式强调教师的讲解和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而新课程要求学生能够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探索一种以问题为导向、探究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是适应新课程要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果的必然选择。
2. 问题导向、探究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
问题导向、探究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方式。该模式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在地理学科中,问题导向、探究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对地理现象和问题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该模式将课堂设计为一系列问题的探究环节。首先,教师通过引入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和提出问题。然后,教师帮助学生制定解决问题的探究计划,引导学生进行实地调查、数据分析和实验研究等活动。最后,学生将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和个人报告等形式,分享自己的探究成果,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效果。
3. 问题导向、探究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导向、探究为主体的教学模式通过引入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精神:问题导向、探究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会提问和质疑,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3) 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问题导向、探究为主体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学生可以在小组中合作解决问题,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思考,促进学生互相学习和思想交流。
4. 问题导向、探究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1) 学生对探究活动的兴趣不高:由于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较为传统,对于问题导向、探究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可能会感到陌生和不适应。解决方法是通过生动有趣的案例和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使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活动。
(2) 教师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难以把握教学进度:问题导向、探究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者。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展和需要,灵活调整课堂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使学生能够在合理的时间内完成探究任务。
(3) 学生对合作学习和交流的能力较差:问题导向、探究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但是,由于学生的交流和合作能力较差,可能会导致合作困难和学习效果不佳。解决方法是教师通过指导和训练,提高学生的交流和合作能力,并通过评价和反馈,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合作活动。
5. 结论
问题导向、探究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是适应高中地理新课程要求的有效教学方式。该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在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解决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陈明, 李红. 高中地理新课程课堂教学模式探究[J]. 现代教育技术, 2015(5):23-25.
[2] 吴亮, 董林. 以问题为导向的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模式刍议[J]. 电化教育研究, 2016(3):16-19.
[3] 马晓华, 张新. 高中地理新课程中探究式教学模式的运用[J]. 中国教育学刊, 2017(9):88-89.
高中地理新课程课堂教学模式探索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