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高中生化学迷思概念诊断及概念转变研究 】是由【niuww】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高中生化学迷思概念诊断及概念转变研究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高中生化学迷思概念诊断及概念转变研究
高中生化学迷思概念诊断及概念转变研究
摘要:本论文旨在探讨高中生在学习化学过程中常见的迷思概念,并通过概念诊断和概念转变研究来提高学生对化学的理解和学习效果。本文首先介绍了高中生化学学习中常见的迷思概念,然后探讨了概念诊断的重要性,并结合相关研究方法和工具进行概念诊断,进而探讨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实现概念转变。通过该研究,可以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
关键词:高中生;化学;迷思概念;概念诊断;概念转变
引言
在高中阶段,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学科,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然而,由于化学知识的抽象性和抽象性,许多学生存在迷思概念,并且难以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中。因此,理解和解决高中生化学学习中的迷思概念成为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问题。
第一部分:高中生化学常见的迷思概念
高中生化学学习中的迷思概念广泛存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关于化学反应的迷思:许多学生认为化学反应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过程,难以理解反应中物质的转化与变化。
2. 关于化学键的迷思:许多学生认为化学键是一种非常强的结合方式,难以理解化学键的形成和断裂。
3. 关于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迷思:许多学生难以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之间的区别,容易将它们混淆。
4. 关于酸碱反应的迷思:许多学生难以理解酸碱反应的本质和反应机制,容易将它们视作物质的混合。
第二部分:概念诊断的重要性
概念诊断是指通过评估学生对特定概念的理解程度,帮助教师发现和解决学生的迷思概念。通过概念诊断,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发现学生的迷思概念,并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因此,概念诊断对于提高教学效果至关重要。
概念诊断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和工具进行,包括问卷调查、概念图、个案访谈等。其中,概念图作为一种有效的概念诊断工具,可以帮助教师把握学生对概念的理解程度,发现学生的迷思概念。
第三部分:概念转变的教学策略
概念转变指的是学生从迷思概念向科学概念的转变过程。为了实现概念转变,教师需要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鲜活的实例和生动的教学材料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对化学的关注度。
2. 引导学生思考问题: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发现迷思概念,并提供相关的实验和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改变迷思概念。
3. 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和概念诊断结果,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
4.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启发式教学和探究式学习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和学习的能力,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化学知识。
结论
高中生化学迷思概念诊断及概念转变研究对于提高学生对化学的理解和学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概念诊断能够帮助教师发现学生的迷思概念,并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实现概念转变。因此,教师应注重概念诊断和概念转变的研究,以提高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应用化学知识。
参考文献:
1. Schneider, R. M., Krajcik, J., Marx, R. W., & Soloway, E. (2002). Performance of students in project-based science classrooms on a national measure of science achievement.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39(5), 410-422.
2. Forrest, B. (2000). Cooperative learning enhances student achievement in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 of Research on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34(2), 143-148.
3. Ghaith, G. M., & Yaghi, H. (1997). Relationships among attitudes toward classroom environment, learning styles, and achievement in college freshmen. 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 38(6), 635-654.
高中生化学迷思概念诊断及概念转变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