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黑龙江省东部佳木斯地区八角山岩体形成时代探讨.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黑龙江省东部佳木斯地区八角山岩体形成时代探讨 】是由【niuww】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黑龙江省东部佳木斯地区八角山岩体形成时代探讨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黑龙江省东部佳木斯地区八角山岩体形成时代探讨
引言
八角山岩体是佳木斯地区一处著名的地质景观,其由花岗岩组成,结构、颜色、外形独特,被誉为“东方大峡谷”。但是,关于八角山岩体形成时代却存在着较大的争议。本文将以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等学科为基础,探讨八角山岩体形成时代的问题,以期能对广大地质学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一、研究区域概况
八角山岩体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佳木斯地区,地处大兴安岭地区的南缘,属于晚中生代晚侏罗世-早白垩世钾质花岗岩岩体。岩体规模庞大,长约50公里,宽约5公里,总面积约为250平方公里。由于地处深山之中,岩体为全山脉最高的地方,海拔高达1734米,山顶为八角形,故得名为“八角山”。
二、岩体的地质特征
八角山岩体主要由钾质花岗岩组成,色泽典雅,呈浅粉色,质地中等,晶粒较大,纹理明显。岩体内主要矿物有石英、斜长石、钾长石和黑云母等。岩体发育了一系列的构造、岩浆和变质事件,形成了独特的地质结构和地貌景观。八角山岩体内发育有大量的矿床,主要有铜、铅、锌、金、银、锡等金属矿物,是中国重要的矿产集散地之一。
三、形成时代的研究
1. 岩体的年代学
八角山岩体的年代学研究工作由国内外多位地质学家完成。初步研究认为,该岩体的年龄应该是早白垩世,显示出明显的均一性。2008年,国内同行孔祥珂等人报道了岩石Sm-Nd同位素年代学结果,地质年龄为124±7 Ma,这一结果得到了广泛的认可。随后的一系列年代学研究,如锆石U-Pb与辉石稀土元素同位素年代学等数据均支持了该结论。
2. 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
目前,八角山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研究主要包括全岩地球化学、微区地球化学等方面。全岩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八角山岩体为高钾钙碱性系列,富集LILE(大离子亲石元素)和LREE(轻稀土元素),亏损HFSE(高场强元素)。微区地球化学研究表明,锆石晶体内存在不同的颜色和结构带,具有明显的放射性剥蚀现象,在形成过程中经历了多次的岩浆作用。
三、形成时代的探讨
根据上述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结果,我们可以初步确定八角山岩体的形成时代应为早白垩世,年龄为124±7 Ma左右。这一结果与与本地区其他地质单元时代的同步性和地质事件的一致性也得到了支持。八角山岩体的形成有关的主要地质事件情况如下:
1. 扰动期
早白垩世代表最后的地壳扰动和板块运动时期,东北中国是俯冲作用、碰撞作用以及拆离作用总和的结果,引起区域基底构造的变化,主要包括太华期、华北期、白垩纪。
2. 岩浆作用
上述地质扰动作用促使八角山岩体亚碱性-钙碱性最后破裂、混匀,形成了一些特殊的基性岩体和超基性岩体。锆石U-Pb同位素定年结果表明,八角山岩体的侵位应为早白垩世,与该地区热事件和矿化事件的作用时代一致,与省内其他花岗岩类比的年龄相近,说明八角山岩体与地区其他地质单元时代的同步性。
3. 变质作用
由于地壳扰动和板块运动的作用,八角山岩体经历了一定程度的变质作用,岩石发生了显微结构和矿物组成的变化。
综上所述,八角山岩体形成时代大致可确定为早白垩世,年龄约为124±7 Ma左右,与区域内的地质事件和矿化事件的时代基本一致。对于八角山岩体的形成过程和岩体对地球科学,特别是区域矿产形成和应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结论
通过对八角山岩体的研究,我们可以初步确认该岩体形成时代为早白垩世,年龄为124±7 Ma左右。形成过程经历了地壳扰动、岩浆作用和变质作用等一系列的地质事件,对该地区的地质演化和矿产资源的形成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未来仍需要基于更加系统和全面的研究探索该地区的地质特征,以期更好地认识和应用该地区的矿产资源和地质资源。

黑龙江省东部佳木斯地区八角山岩体形成时代探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niuww
  • 文件大小11 KB
  • 时间2025-02-1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