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职高音乐欣赏教案第六单元戏曲[001].docx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2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职高音乐欣赏教案第六单元戏曲[001] 】是由【小屁孩】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9】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职高音乐欣赏教案第六单元戏曲[001]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毕业设计(论文)
- 1 -
毕业设计(论文)报告
题 目:
职高音乐欣赏教案第六单元戏曲[001]
学 号:
姓 名:
学 院:
专 业:
指导教师:
起止日期:
毕业设计(论文)
- 2 -
毕业设计(论文)
- 4 -
职高音乐欣赏教案第六单元戏曲[001]
摘要:本论文以职高音乐欣赏课程第六单元戏曲为主题,旨在探讨戏曲艺术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及其对学生审美素养的提升作用。通过对戏曲音乐的特点、历史渊源、表现手法以及与西方音乐比较等方面的分析,本文提出了在职业高中音乐教学中融入戏曲音乐的有效策略,为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文化自信提供参考。
戏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将戏曲艺术融入音乐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已成为音乐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从戏曲音乐的特点出发,分析其在音乐教育中的价值,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以期为职业高中音乐教育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戏曲音乐概述
戏曲音乐的定义与特点
(1) 戏曲音乐,作为中国传统音乐的瑰宝,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与文化。它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集唱、念、做、打于一体,以曲调、唱腔、板式、伴奏等元素构成。戏曲音乐的定义是指与戏曲表演相伴随的音乐,它既是戏曲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音乐文化的独特表现形式。在戏曲表演中,音乐与表演紧密相连,共同塑造了戏曲的艺术魅力。
(2) 戏曲音乐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其曲调丰富多样,既有抒情性的旋律,也有激情四溢的唱腔。这些曲调不仅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而且能够准确地表达人物的情感和性格。其次,戏曲音乐的节奏变化丰富,板式多样,从慢板到快板,从散板到紧板,节奏的快慢变化与剧情的发展紧密相连。再次,戏曲音乐在伴奏方面也颇具特色,以锣鼓、弦乐、笛子等乐器为主,形成了独特的音乐风格。此外,戏曲音乐还注重与表演的结合,唱腔与动作、表情相得益彰,共同塑造了戏曲的艺术形象。
毕业设计(论文)
- 4 -
(3) 戏曲音乐在音乐结构上也有其独特之处。它通常采用板腔体结构,即以板式为基础,通过变化板式来表现不同的音乐情绪。在戏曲音乐中,板式不仅是节奏的划分,更是音乐情感的表达。此外,戏曲音乐还具有较强的即兴性,演员在表演过程中可以根据剧情和人物情感的变化,即兴发挥,使得音乐更具表现力。这种即兴性使得戏曲音乐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也是其区别于其他音乐形式的重要特征之一。
戏曲音乐的历史渊源
(1) 戏曲音乐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的民间音乐。早在先秦时期,我国就有了“百戏”这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其中就包含了音乐、舞蹈、杂技等多种艺术元素。到了唐宋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戏曲艺术开始兴起,并逐渐形成了以唱为主、唱做并重的表演风格。这一时期的戏曲音乐以曲调丰富、节奏自由、表现力强为特点,为后世戏曲音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 元代戏曲的兴起,标志着戏曲音乐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一时期,南戏和北曲两种戏曲形式并行发展,形成了独特的音乐风格。南戏以浙江温州的南戏为代表,其音乐旋律优美、节奏舒缓,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北曲则以元杂剧为代表,其音乐高亢激昂、节奏明快,具有强烈的民族风格。元曲的兴盛,使得戏曲音乐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同时也为后世戏曲音乐的形成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毕业设计(论文)
- 5 -
(3) 明清时期,戏曲音乐进入了一个繁荣时期。这一时期,戏曲音乐在吸收了民间音乐、宗教音乐等多种音乐元素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戏曲音乐体系。这一时期的戏曲音乐以地方戏曲为代表,如昆曲、京剧、越剧、豫剧等,各自形成了独特的音乐风格。昆曲音乐清丽婉约、细腻柔美,京剧音乐高亢激昂、富有节奏感,越剧音乐优美动听、富有地方特色,豫剧音乐朴实无华、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这些地方戏曲音乐在明清时期得到了广泛传播和发展,对中国戏曲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戏曲音乐的表现手法
(1) 戏曲音乐的表现手法丰富多样,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唱腔和板式。唱腔方面,如京剧中的“二黄”、“西皮”,昆曲的“昆腔”,都具有独特的音乐风格和表现力。以京剧为例,其唱腔分为“二黄”和“西皮”两大类,其中“二黄”唱腔旋律婉转、节奏舒缓,常用于表达人物内心的哀愁和悲伤;而“西皮”唱腔则旋律高亢、节奏明快,常用于表现人物的激情和喜悦。据统计,京剧唱腔中“二黄”和“西皮”的比例约为3:2。
毕业设计(论文)
- 7 -
(2) 板式是戏曲音乐节奏的表现手法,它通过变化板式来展现音乐的情感和节奏。例如,京剧中的板式有“慢板”、“快板”、“散板”等,不同的板式对应着不同的音乐节奏和情感表达。以京剧《霸王别姬》为例,其中“霸王别姬”一段采用慢板,节奏舒缓,表达了主人公项羽离别时的悲壮情感;而“大战乌江”一段则采用快板,节奏紧凑,展现了项羽英勇战斗的场面。此外,板式还可以通过“板眼”的变化来表现音乐的强弱对比,如京剧中的“一板一眼”、“一板三眼”等。
(3) 戏曲音乐在表现手法上还注重与表演的融合。以京剧为例,演员在表演过程中,唱腔、动作、表情等都要与音乐相协调,以达到最佳的表演效果。例如,在京剧《打虎上山》中,演员在唱到“打虎上山,勇往直前”的唱段时,动作要豪迈、气势磅礴,与唱腔的节奏和情感相呼应。此外,戏曲音乐还常常运用“过门”、“拖腔”等手法来增强音乐的表现力。如京剧《沙家浜》中的“沙家浜”唱段,过门和拖腔的运用使得音乐更具感染力,增强了戏剧的表现效果。
戏曲音乐的价值与意义
(1) 戏曲音乐的价值与意义首先体现在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上。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戏曲音乐承载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记忆和文化精神。它不仅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人民生活,还蕴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道德观念和审美情趣。通过学习和欣赏戏曲音乐,人们可以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据统计,我国现存戏曲剧种超过300种,其中许多剧种的音乐曲目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毕业设计(论文)
- 8 -
(2) 戏曲音乐在提升人们的审美素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戏曲音乐以其独特的旋律、节奏和唱腔,能够激发人们的审美情感,培养人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例如,京剧音乐中的“二黄”、“西皮”等唱腔,以其优美的旋律和丰富的情感表达,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通过学习戏曲音乐,人们可以培养对音乐的敏感度和鉴赏力,提高自身的审美水平。此外,戏曲音乐的教育功能也不容忽视,它能够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促进其全面发展。
(3) 戏曲音乐在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具有深远意义。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许多传统文化面临着失传的危险。戏曲音乐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和发展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戏曲音乐的学习和传播,可以激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促进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同时,戏曲音乐的创新与发展也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繁荣注入了新的活力。例如,近年来,许多戏曲音乐作品在传统基础上进行了创新,融入了现代音乐元素,使得戏曲音乐更加贴近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二、戏曲音乐在音乐教育中的价值
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
(1) 戏曲音乐在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方面具有显著作用。首先,戏曲音乐以其独特的旋律、节奏和唱腔,能够激发学生的听觉体验,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敏感度和欣赏能力。例如,通过学习京剧、越剧等不同剧种的音乐,学生可以感受到不同地域文化的特色,从而拓宽审美视野。此外,戏曲音乐中的唱词往往富含诗意,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力和文学素养。
毕业设计(论文)
- 8 -
(2) 戏曲音乐的教学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在戏曲音乐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欣赏到音乐的美,还能了解到音乐背后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这种学习过程有助于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同时,通过参与戏曲音乐的学习和实践,学生能够学会欣赏不同风格的音乐,形成多元化的审美观念。
(3) 戏曲音乐的教学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音乐欣赏过程中,学生需要调动自己的听觉、视觉、情感等多方面的感官和思维能力。这种综合性的学习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此外,戏曲音乐的学习还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这对于学生的社交能力和集体荣誉感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戏曲音乐的教学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1) 戏曲音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其在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据统计,中国现存的戏曲剧种超过300种,每一种戏曲都承载着独特的地域文化、民俗风情和历史故事。通过戏曲音乐的教学,学生可以深入了解这些剧种背后的文化内涵,从而在潜移默化中传承和弘扬这些传统文化。
毕业设计(论文)
- 10 -
以京剧为例,作为中国国粹,京剧音乐融合了南北音乐风格,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魅力。近年来,国家教育部将京剧列为全国中小学生的艺术教育必修课,旨在让更多学生接触和学习京剧音乐。据教育部统计,截至2020年,全国已有超过2000所学校开设了京剧课程,受益学生超过1000万人次。这些学生通过学习京剧音乐,不仅了解了京剧的唱腔、板式等基本知识,还深入感受到了京剧所蕴含的传统文化价值。
(2) 戏曲音乐在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方面的意义不仅体现在教育领域,还体现在社会文化生活中。以春节期间的戏曲表演为例,每年春节期间,全国各地都会举办各种形式的戏曲演出,吸引了大量观众。据统计,2019年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共举办了超过5000场戏曲演出,观众人数达到数千万人次。这些演出不仅为人们提供了文化娱乐,更是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此外,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发展,戏曲音乐也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许多戏曲表演艺术家通过录制专辑、开通网络直播等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戏曲音乐。例如,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的梅派唱腔,经过后人的传承和演绎,已经成为中国戏曲音乐的一张亮丽名片。梅兰芳艺术研究会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梅派唱腔的国内外演出和教学活动逐年增加,参与人数逐年攀升。
(3) 戏曲音乐在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方面还体现在其对社会风气的积极影响上。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一些传统文化逐渐被边缘化。然而,戏曲音乐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关注和参与。通过戏曲音乐的学习和实践,年轻人不仅能够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还能够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和道德品质。
毕业设计(论文)
- 11 -
以昆曲为例,昆曲被誉为“百戏之母”,其音乐典雅、唱腔优美。近年来,昆曲在年轻人群中逐渐走红,吸引了众多年轻人加入昆曲学习。据统计,2018年,全国共有超过500家昆曲团体,昆曲学员人数超过10万人。这些年轻人通过学习昆曲,不仅传承了传统文化,还推动着昆曲在现代社会中的创新发展。这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对于培养新时代的青年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具有重要意义。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1) 戏曲音乐教育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具有显著效果。首先,它能够锻炼学生的听觉和审美能力。在欣赏和学习戏曲音乐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辨别不同的音色、旋律和节奏,这有助于提高他们的音乐鉴赏力。例如,通过学习京剧的“二黄”和“西皮”,学生能够学会区分不同的音乐风格,从而培养出对不同艺术形式的敏感度。
(2) 戏曲音乐教学还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和创造力。在表演戏曲音乐时,学生需要通过唱腔、动作和表情来传达角色的情感,这要求他们具备良好的情感调控能力和创造力。例如,在排练京剧《霸王别姬》时,学生需要通过唱腔和动作来表现项羽的豪迈与悲壮,这种情感表达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的个性发展至关重要。
(3) 戏曲音乐教育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交能力。在戏曲表演中,学生需要与同伴协作,共同完成角色的塑造和剧情的演绎。这种合作过程有助于学生学会沟通、协调和解决冲突,从而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同时,参与戏曲音乐活动还能让学生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拓宽社交圈子,增强社交能力。

职高音乐欣赏教案第六单元戏曲[00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屁孩
  • 文件大小42 KB
  • 时间2025-02-1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