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鲜切果蔬生理特性及保鲜技术研究(综述) 】是由【小屁孩】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鲜切果蔬生理特性及保鲜技术研究(综述)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毕业设计(论文)
- 1 -
毕业设计(论文)报告
题 目:
鲜切果蔬生理特性及保鲜技术研究(综述)
学 号:
姓 名:
学 院:
专 业:
指导教师:
起止日期:
毕业设计(论文)
- 2 -
毕业设计(论文)
- 3 -
鲜切果蔬生理特性及保鲜技术研究(综述)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新鲜水果和蔬菜的需求量不断增长。鲜切果蔬因其方便快捷、营养丰富的特点,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然而,鲜切果蔬在运输、储存过程中容易发生生理变化和品质下降,导致损耗率较高。本文综述了鲜切果蔬的生理特性,分析了影响其品质的关键因素,并对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首先,介绍了鲜切果蔬的生理特性,包括呼吸作用、水分代谢、细胞损伤等。其次,探讨了影响鲜切果蔬品质的因素,如温度、湿度、氧气浓度、包装材料等。然后,详细介绍了常见的保鲜技术,包括低温保鲜、气调保鲜、辐射保鲜等。最后,分析了保鲜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为鲜切果蔬的保鲜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健康饮食的关注度日益增加。鲜切果蔬作为一种新型食品,具有营养丰富、方便快捷、易于携带等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然而,鲜切果蔬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容易受到微生物污染、氧化作用、水分流失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品质下降和损耗增加。为了延长鲜切果蔬的保鲜期,降低损耗,提高经济效益,对鲜切果蔬的生理特性及其保鲜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综述鲜切果蔬的生理特性及其保鲜技术研究进展,为鲜切果蔬的生产和流通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毕业设计(论文)
- 5 -
一、鲜切果蔬的生理特性
鲜切果蔬的呼吸作用
鲜切果蔬的呼吸作用是其生理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直接关系到果蔬的品质和保鲜效果。呼吸作用是指在细胞内,有机物质在氧气的参与下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的过程。在鲜切果蔬中,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和线粒体。由于鲜切果蔬的细胞结构相对完整,相较于整果而言,其呼吸作用更为活跃。以下是呼吸作用对鲜切果蔬的影响及影响因素的详细说明。
首先,呼吸作用是鲜切果蔬能量代谢的基础。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鲜切果蔬需要消耗能量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如水分运输、营养物质的合成和分解等。呼吸作用产生的能量能够满足这些生理活动的需求,从而保持果蔬的新鲜度。然而,如果呼吸作用过于旺盛,会导致能量消耗过大,进而影响果蔬的品质。因此,合理控制呼吸作用强度对于延长鲜切果蔬的保鲜期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呼吸作用会释放热量,导致鲜切果蔬的储藏环境温度升高。温度的升高会加剧果蔬的呼吸作用,加速水分蒸发,从而促进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品质下降。此外,高温还会加速果蔬的酶促褐变反应,使其外观和口感变差。因此,在鲜切果蔬的储藏过程中,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来降低呼吸作用强度和储藏环境温度,以保证果蔬的品质。
最后,鲜切果蔬的呼吸作用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氧气浓度是影响呼吸作用强度的关键因素之一。氧气浓度越高,呼吸作用越旺盛。因此,在储藏过程中,可以通过降低氧气浓度来抑制呼吸作用,从而延长鲜切果蔬的保鲜期。此外,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因素也会对呼吸作用产生影响。例如,低温和低湿度可以降低呼吸作用强度,减缓果蔬的衰老进程。因此,在鲜切果蔬的储藏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采取综合措施来保证果蔬的品质和保鲜效果。
毕业设计(论文)
- 5 -
鲜切果蔬的水分代谢
鲜切果蔬的水分代谢是维持其生理活性和品质的关键环节。水分不仅是果蔬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进行各种生理活动的介质。以下是鲜切果蔬水分代谢的几个重要方面。
(1) 鲜切果蔬在切割过程中,细胞结构受到破坏,导致细胞膜透性增加,水分容易通过细胞壁和细胞膜蒸发出去。据研究,切割后的鲜切果蔬在常温下每小时的水分蒸发率可达2%以上。例如,苹果在切割后24小时内,水分蒸发率可达5%左右,导致其重量减轻,口感变差。因此,控制水分蒸发是鲜切果蔬保鲜的重要环节。
(2) 鲜切果蔬的水分代谢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在高温、高湿条件下,水分蒸发速度加快,导致果蔬失水严重。据实验数据,当环境温度从25℃升高到35℃时,鲜切果蔬的水分蒸发率可增加50%以上。此外,光照、氧气浓度等环境因素也会影响水分代谢。例如,在光照条件下,鲜切果蔬的水分蒸发速度可增加20%左右。
(3) 鲜切果蔬的水分代谢与果蔬种类、品种、成熟度等因素密切相关。不同种类、品种的鲜切果蔬,其水分含量和水分代谢速率存在差异。一般来说,水分含量较高的果蔬,如西瓜、黄瓜等,其水分代谢速率较快。成熟度较高的果蔬,其细胞壁相对较薄,水分蒸发速度也较快。例如,在室温下,成熟度较高的苹果水分蒸发速率比未成熟苹果高30%左右。因此,在鲜切果蔬的生产和储藏过程中,应根据果蔬的种类、品种和成熟度等因素,采取相应的保鲜措施,以降低水分损失,延长保鲜期。
毕业设计(论文)
- 6 -
鲜切果蔬的细胞损伤
鲜切果蔬在处理和储存过程中,细胞结构容易受到损伤,这种损伤会影响果蔬的品质和保鲜效果。细胞损伤主要包括细胞膜的破坏、细胞壁的降解和细胞内物质的泄漏等。以下是鲜切果蔬细胞损伤的几个主要方面。
(1) 在切割过程中,鲜切果蔬的细胞壁和细胞膜会受到机械力的作用,导致细胞结构受损。研究表明,切割后的细胞膜透性可增加约30%,细胞内容物泄漏的风险也随之升高。例如,黄瓜在切割后,细胞膜透性增加可达40%,水分和营养物质流失明显。这种细胞损伤会导致果蔬组织质地变差,口感下降。
(2) 鲜切果蔬在储存过程中,细胞损伤还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例如,高温、高湿和氧气浓度过高都会加剧细胞损伤。在高温条件下,细胞膜中的磷脂和蛋白质发生变性,导致细胞膜结构破坏。据实验数据,当环境温度从10℃升高到30℃时,鲜切果蔬的细胞损伤率可增加50%。此外,高湿环境会加速细胞壁的降解,导致细胞结构进一步破坏。
毕业设计(论文)
- 8 -
(3) 鲜切果蔬的细胞损伤还会引发一系列次生代谢反应,如氧化酶促褐变、细胞内酶活性下降等。这些次生代谢反应会进一步加剧细胞损伤,影响果蔬的品质。例如,苹果在切割后,由于细胞损伤,多酚氧化酶活性增加,导致酶促褐变反应加剧,使苹果表面出现褐变现象。据研究,切割后的苹果在常温下24小时内,褐变面积可达切割面积的10%以上。因此,在鲜切果蔬的生产和储藏过程中,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细胞损伤,以保证果蔬的品质和保鲜效果。
鲜切果蔬的生理活性物质变化
鲜切果蔬在切割和储存过程中,其生理活性物质会发生一系列变化,这些变化直接影响果蔬的品质和保鲜效果。以下是对鲜切果蔬生理活性物质变化的几个方面的描述。
(1) 在切割过程中,鲜切果蔬中的多酚类物质会发生酶促氧化反应,导致褐变。研究表明,切割后的鲜切果蔬在24小时内,多酚氧化酶活性可增加50%以上,多酚类物质氧化速率加快。例如,苹果在切割后,其多酚氧化酶活性可增加至切割前的2倍,导致苹果表面出现明显的褐变现象。
(2) 鲜切果蔬的细胞壁破坏会导致细胞内酶的释放,进而引发酶促反应。这些酶包括过氧化物酶、抗坏血酸氧化酶等,它们参与多种生理活性物质的代谢。例如,黄瓜在切割后,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可增加40%,导致维生素C含量下降。
(3) 鲜切果蔬在储存过程中,植物激素的水平也会发生变化,影响果蔬的生理活性。例如,乙烯是一种重要的植物激素,能够促进果实成熟。在切割后,乙烯的释放量会增加,导致鲜切果蔬成熟速度加快。研究表明,切割后的鲜切果蔬在24小时内,乙烯释放量可增加30%。这种生理活性物质的变化会缩短鲜切果蔬的保鲜期,影响其市场竞争力。
毕业设计(论文)
- 8 -
二、影响鲜切果蔬品质的关键因素
温度
(1) 温度是影响鲜切果蔬品质的关键环境因素之一。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鲜切果蔬的生理活动能够正常进行,有助于保持其新鲜度和营养价值。然而,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对鲜切果蔬产生不利影响。研究表明,在0℃至10℃的低温条件下,鲜切果蔬的呼吸作用和微生物生长受到抑制,有利于延长其保鲜期。例如,苹果在0℃至4℃的低温条件下,保鲜期可延长至7天左右。
(2) 温度过高会导致鲜切果蔬的呼吸作用和微生物生长加剧,加速水分蒸发,从而降低果蔬的品质。实验表明,当环境温度超过20℃时,鲜切果蔬的呼吸作用强度会增加,水分蒸发速率加快,导致果蔬失水严重。以橙子为例,在25℃的条件下,橙子水分蒸发速率可达到每小时2%以上,显著缩短其保鲜期。
(3) 温度的波动也会对鲜切果蔬的品质产生不利影响。温度波动过大,会导致鲜切果蔬的细胞结构受损,加速生理代谢,从而缩短其保鲜期。例如,在运输过程中,鲜切果蔬可能会经历温度的剧烈变化,如从低温环境突然转入高温环境,这会导致细胞膜脂质过氧化,细胞结构破坏,进而影响果蔬的品质和保鲜效果。因此,在鲜切果蔬的生产、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应尽量保持温度的稳定,以延长其保鲜期。
毕业设计(论文)
- 9 -
湿度
(1) 湿度是鲜切果蔬保鲜过程中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对果蔬的水分代谢、呼吸作用以及微生物生长有着显著影响。湿度控制得当,可以有效延长鲜切果蔬的保鲜期。研究表明,相对湿度在90%至95%之间,可以显著降低鲜切果蔬的水分蒸发速率,减少品质下降的风险。以草莓为例,当相对湿度保持在90%时,草莓的水分蒸发速率可降低至每小时1%,而在相对湿度为75%的条件下,水分蒸发速率可增加至每小时3%,明显缩短了草莓的保鲜期。
(2) 湿度过低会导致鲜切果蔬细胞失水,细胞膜透性增加,进而引发一系列生理和生化反应,如蛋白质变性、酶活性下降等。这些变化会导致鲜切果蔬的品质下降,如口感变差、色泽变暗等。例如,黄瓜在相对湿度低于60%的环境中储存,其水分蒸发速率可达到每小时4%,导致黄瓜表面出现凹陷和皱纹,严重影响其外观和口感。
(3) 湿度过高则容易促进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导致鲜切果蔬的腐烂和变质。微生物在适宜的湿度环境中能够迅速繁殖,产生代谢产物,如有机酸、细菌毒素等,这些物质会进一步破坏鲜切果蔬的品质。实验表明,在相对湿度达到95%以上时,鲜切果蔬上的微生物数量可增加10倍以上。以苹果为例,当相对湿度超过95%时,苹果表面容易滋生青霉菌,导致苹果腐烂。因此,在鲜切果蔬的保鲜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果蔬种类和品种,合理控制储存环境的相对湿度,以保持其品质和延长保鲜期。
毕业设计(论文)
- 11 -
氧气浓度
(1) 氧气浓度是影响鲜切果蔬品质和保鲜效果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氧气是鲜切果蔬进行呼吸作用的必需气体,但过高的氧气浓度会加速果蔬的氧化反应,导致品质下降。研究表明,在低氧条件下,鲜切果蔬的呼吸作用减弱,氧化速率降低,有利于保持其新鲜度。例如,在氧气浓度为1%至5%的条件下,鲜切苹果的保鲜期可延长至10天左右,而在普通空气中(氧气浓度约21%),保鲜期仅为5天。
(2) 高氧环境会导致鲜切果蔬中的多酚类物质氧化,加速酶促褐变反应,影响果蔬的外观和口感。实验显示,在氧气浓度为21%的条件下,鲜切苹果的多酚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氧气浓度为1%的条件下,导致苹果表面出现明显的褐变现象。此外,高氧环境还会促进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增加鲜切果蔬的腐烂风险。
(3) 氧气浓度的控制对于鲜切果蔬的保鲜至关重要。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调节气调包装的氧气浓度来控制鲜切果蔬的保鲜环境。例如,将氧气浓度控制在1%至5%,可以有效抑制鲜切果蔬的呼吸作用和氧化反应,延长其保鲜期。同时,适当的氧气浓度也有助于维持果蔬的色泽和口感。因此,在鲜切果蔬的生产、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合理调节氧气浓度,以实现最佳的保鲜效果。
包装材料
(1) 包装材料在鲜切果蔬的保鲜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合适的包装材料能够有效控制环境因素,如氧气、湿度、温度等,从而延长鲜切果蔬的保鲜期。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包装材料主要有塑料薄膜、纸箱、气调包装等。
鲜切果蔬生理特性及保鲜技术研究(综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