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5年股市熔断暂停的利好浅析(精选7篇).docx


文档分类:金融/股票/期货 | 页数:约1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2025年股市熔断暂停的利好浅析(精选7篇) 】是由【mama1】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9】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股市熔断暂停的利好浅析(精选7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25年股市熔断暂停的利好浅析(精选7篇)
篇1:股市熔断暂停的利好浅析
关于股市熔断暂停的利好浅析
熔断机制存在错配 暂停有利于股市健康发展
昨日,上交所、深交所及中金所发布通知,自1月8日起暂停实施指数熔断,对此,笔者认为,三家交易所暂停实施指数熔断机制的措施非常必要和及时,是对市场的尊重,不仅有利于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而且也更有利于资本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指数熔断机制自今年1月1日起实施,目前已在两个交易日连续触发两档熔断,引起市场热议,有观点把市场的下跌都归罪于熔断机制。
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对熔断机制的误解。熔断机制成为了股市下跌的“替罪羊”。
实际上,仔细分析来看,市场的下跌实际上是多因素叠加的结果。
一是受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持续大幅下跌影响。以来4个交易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连续调降,%。7日,人民币即期汇率继续大幅贬值。由于市场大多预期人民币将继续贬值,增加资金外流压力,同时,市场预期宽松的货币政策导向可能会发生微调引发市场压力加大。
二是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大拖累国内股市。昨日,欧美股市普遍下跌,%,%;%。亚太股市也普遍走低,国际油价创以来新低。
三是市场对股指熔断机制不适应。引入指数熔断机制是一项全新的制度,在我国还没有经验,市场对新的规则有一个逐步调整适应的过程。由于投资者对熔断机制下的市场运行方式不适应,容易产生较大的“磁吸效应”,即在接近熔断阈值时部分投资者提前交易,导致股指触碰熔断阈值,这是熔断机制本身固有的特征。境外实施熔断机制的市场也存在这一情况。
但目前我国市场处于初级阶段,对手盘不足,容易形成一致预期和羊群效应。目前出现的被放大的“磁吸效应”,主要是由于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共振导致的。
相信很多人都记得,去年6、7月份股市异常波动的时候,市场中对熔断机制的呼声非常高。为此,监管层对熔断机制的业务方案经过了审慎的设计论证过程并公开征求了意见,对于收到的4800多条意见和建议反复研究,包括对与涨跌停板制度的衔接问题进行了多次论证,形成操作实施方案。
当初引入指数熔断机制的主要目的是为市场提供“冷静期”,避免或减少大幅波动情况下的匆忙决策,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从境外经验看,熔断机制的引入不是一步到位的理想化过程,也没有统一的做法,而是在实践中逐步探索、积累经验、动态调整。
为此,沪深交易所和中金所暂停实施指数熔断相关规定可谓非常及时。在前期探索实践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教训,广泛听取市场意见建议,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建立健全适合我国资本市场特点的熔断机制。监管层面对现实问题,及时采取措施,是尊重市场的表现,值得点赞。
笔者认为,熔断机制的完善不是一步到位的,市场需要给这个新的制度更多完善的时间。只有这样,才能促进资本市场更加健康稳定的发展。
更多
篇2:股市熔断暂停
股市熔断暂停
证监会坦承:熔断机制没达到预期效果
昨日,证监会深夜发文,暂停指数熔断,上交所、深交所以及中金所三大交易所于今日起暂停实施指数熔断相关规定,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称,引入指数熔断机制的主要目的是为市场提供“冷静期”,避免或减少大幅波动情况下的匆忙决策,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抑制程序化交易的助涨助跌效应;为应对技术或操作风险提供应急处置时间。熔断机制不是市场大跌的主因,但从近两次实际熔断情况看,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而熔断机制又有一定“磁吸效应”,即在接近熔断阈值时部分投资者提前交易,导致股指加速触碰熔断阈值,起了助跌的作用。权衡利弊,目前负面影响大于正面效应。因此,为维护市场稳定,证监会决定暂停熔断机制。
邓舸表示,引入熔断机制是在股市异常波动发生以后,应各有关方面的呼吁开始启动的`,有关方案经过了审慎的论证并向社会公开征求了意见。熔断机制是一项全新的制度,在我国没有经验,市场适应也要有一个过程,需要逐步探索、积累经验、动态调整。下一步,证监会将认真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组织有关方面研究改进方案,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不断完善相关机制。
沪深交易所在209月公布指数熔断机制规则征求意见时曾表示,引入指数熔断机制,是“为防范市场大幅波动风险”。证监会在12月初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引入熔断机制,目的是为市场在大幅波动时提供“冷静期”。实践结果却与原来的预想相背离,仅仅实施了四天就宣告终结。
资料显示,证监会主席肖钢第一次公开提及熔断,是在11月举行的第四届“上证法治论坛”上。彼时的一个背景是“光大乌龙指”事件引发各方对熔断机制及交易取消机制的讨论。谈及熔断机制时,他举例称,当交易出现特别异常情况时,如2分钟内股票暴涨5%,就要暂停交易10分钟,有些交易需要取消,这在一些境外市场是普遍做法。
另外,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发布的通知中称,《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上证50股指期货合约》和《中证500股指期货合约》中的每日价格最大波动限制由“上一个交易日结算价的±7%”调整为“上一个交易日结算价的±10%”。
监管应对
证监会:出台“减持规定”并不意味着“国家队”将退出
昨日中午,证监会紧急发布《上市公司大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规定自1月9日起施行。根据新规,上市公司大股东计划通过证券交易所集中竞价交易减持股份,应当在首次卖出的15个交易日前预先披露减持计划。证监会上市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按时间推算,2月份之前不会有大股东通过竞价交易减持股份。
规定明确,上市公司大股东在三个月内通过证券交易所集中竞价交易减持股份的总数,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1%。若按证监会至2025年6月底间统计的数据测算,大股东在沪深交易所集中竞价减持的77%的股份将受到减持限制。
在保障大股东、董监高转让股份权利方面,减持规定明确大股东减持其通过二级市场买入的上市公司股份不受本次发布的规定限制。同时,规定还为大股东保留了大宗交易、协议转让等多种减持途径。此外,规定还设置“防规避”条款,专门遏制相关主体通过协议转让“化整为零”、“曲线减持”;并区分不同情形,从证券交易所自律监管和中国证监会行政监管两个层面,明确了监管措施和罚则,
针对市场的猜测,证监会还表示,出台“减持规定”,并不意味着中国证券金融公司等“国家队”即将退出,其稳定市场的职能也不会发生改变。今后,证监会将继续把稳定市场、稳定人心、防范系统性风险作为目标,全力做好相关工作。
证监会出台的新规受到了部分市场人士的称赞。英大证券首席分析师李大霄表示,不超过1%减持的措施将会非常有效,市场也将很快稳定。李大霄甚至在自己的微博表示,婴儿底2为3115点,3000点将是A股的地平线。
更多
篇3:股市今起暂停熔断
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7日晚间宣布,为维护市场稳定运行,经中国证监会批准,自1月8日起暂停实施指数熔断机制。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就此表示,引入指数熔断机制的主要目的是为市场提供“冷静期”,避免或减少大幅波动情况下的匆忙决策,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抑制程序化交易的助涨助跌效应; 为应对技术或操作风险提供应急处置时间。
他说,熔断机制不是市场大跌的主因,但从近两次实际熔断情况看,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而熔断机制又有一定“磁吸效应”,即在接近熔断阈值时部分投资者提前交易,导致股指加速触碰熔断阈值,起了助跌的作用。权衡利弊,目前负面影响大于正面效应。因此,为维护市场稳定,证监会决定暂停熔断机制。
邓舸说,引入熔断机制是在2025年股市异常波动发生以后,应各有关方面的呼吁开始启动的,有关方案经过了审慎的论证并向社会公开征求了意见。熔断机制是一项全新的制度,在我国没有经验,市场适应也要有一个过程,需要逐步探索、积累经验、动态调整。
他表示,下一步,证监会将认真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组织有关方面研究改进方案,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不断完善相关机制。

昨日,三家交易所发布通知,自1月8日起暂停实施指数熔断。对此,笔者认为,三家交易所暂停实施指数熔断的措施非常必要和及时,不仅有利于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而且也更有利于资本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指数熔断机制自今年1月1日起实施,目前已在两个交易日连续触发两档熔断,引起市场热议,有观点把市场的下跌都归罪于熔断机制。
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对熔断机制的误解。熔断机制成为了股市下跌的“替罪羊”。
实际上,仔细分析来看,市场的下跌实际上是多因素叠加的结果。
一是受人民币兑美元(, -, -%)汇率持续大幅下跌影响。20以来4个交易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连续调降,%。今日,人民币即期汇率继续大幅贬值。由于市场大多预期人民币将继续贬值,增加资金外流压力,同时,市场预期宽松的货币政策导向可能会发生微调引发市场压力加大。
二是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大拖累国内股市。昨日,欧美股市普遍下跌,%,%;%。亚太股市也普遍走低,国际油价创以来新低。
三是市场对股指熔断机制不适应。引入指数熔断机制时一项全新的制度,在我国还没有经验,市场对新的规则有一个逐步调整适应的过程,对熔断机制下的市场运行方式不适应,容易产生较大的。“磁吸效应”,即在接近熔断阈值时部分投资者提前交易,导致股指触碰熔断阈值,这是熔断机制本身固有的特征,境外实施熔断机制的市场也存在这一情况。
但目前我国市场以个人散户为主,容易形成一致预期和羊群效应。
因此,可以看出,股市的下跌是主要是由于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共振导致的。
相信很多人都记得,去年6、7月份股市异常波动的时候,市场中对熔断机制的呼声非常高,为此,监管层对熔断机制的业务方案经过了审慎的设计论证过程并公开征求了意见,对于收到的4800多条意见和建议反复研究,包括对与涨跌停板制度的衔接问题进行了多次论证,形成操作实施方案。
当初引入指数熔断机制的主要目的是为市场提供“冷静期”,避免或减少大幅波动情况下的匆忙决策,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从境外经验看,熔断机制的引入不是一步到位的理想化过程,也没有统一的做法,而是在实践中逐步探索、积累经验、动态调整。
为此,沪深证券交易所和中金所[微博]暂停实施指数熔断相关规定可谓非常及时,在前期探索实践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组织有关方面研究改进方案,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不断完善相关机制。对于监管层的这种发现问题,及时完善的做法,也是尊重市场的重要表现。
笔者认为,熔断机制的完善不是一步到位的,市场需要给这个新的制度更多完善的时间,只有这样资本市场才能更加健康稳定的发展。
[股市今起暂停熔断]
篇4:股市熔断暂停的浅析
关于股市熔断暂停的浅析
中国证券报:暂停“熔断”趋利避害
本周,A股市场经历了罕见的大幅下挫,并在熔断机制刚刚推出之时两个交易日连续触发两档熔断,引发市场广泛关注,客观来看,这是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持续大幅下降等多项因素共振引发的大幅下挫,熔断机制在此期间则起到了助跌的作用。回顾熔断机制推出的过程,是在股市异常波动期间市场各方开出的药方之一,监管部门采纳这一建议本意是为市场提供“冷静期”,但市场对新规则下运行方式不适应,产生较大的“磁吸效应”。在这样的背景下,暂停实施指数熔断机制,给了监管部门和市场总结经验教训、听取市场意见建议的时间窗口,希望监管部门能扬长避短、趋利避害。
股市下跌是多项因素共振产生的结果,近几日国际市场波动加剧,市场避险情绪浓厚,境内市场运行环境也较为复杂,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加之市场自身缺乏热点,投资者心态趋于谨慎。一是外围市场近期波动较大,美国纽约商品交易所原油期货价格和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均创十一年来新低,同时,欧美股市普遍下跌;二是市场对美联储持续加息预期强烈;三是对于汇市未来走势,市场大多预期人民币将继续贬值,增加资金外流压力,甚至担忧维持汇率稳定将改变目前宽松的货币政策导向,导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快速下降,%;四是市场前期持续上涨后回调压力加大,而刚刚实施的熔断机制未能发挥预期的效果,客观上起到了助跌的作用。

2025年股市熔断暂停的利好浅析(精选7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ama1
  • 文件大小20 KB
  • 时间2025-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