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初中化学上册 7-1 燃料的燃烧(原卷版 无答案)学案.docx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2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人教版初中化学上册 7-1 燃料的燃烧(原卷版 无答案)学案 】是由【金色阳光】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8】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人教版初中化学上册 7-1 燃料的燃烧(原卷版 无答案)学案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1 / 35
第七单元 能源的合理利用和开发
课题1 燃料的燃烧
板块导航
01/学习目标 明确内容要求,落实学习任务
02/思维导图 构建知识体系,加强学忆
03/知识导学 梳理教材内容,掌握基础知识
04/效果检测 课堂自我检测,发现知识盲点
05/问题探究 探究重点难点,突破学习任务
06/分层训练 课后训练巩固,提升能力素养
1.认识燃烧的条件,能设计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
2.了解使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
3.认识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4.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重点:
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难点:
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
2 / 35
一、 燃烧
1.燃烧:通常情况下,可燃物与 发生的一种 。
2.着火点: 。着火点是 ,一般不改变。
3.燃烧与缓慢氧化的比较:
相同点:都是 反应、都 ;
不同点:燃烧发光、反应剧烈;缓慢氧化不发光、反应很慢。
【易错提醒】
(1) 发光放热的反应不一定是燃烧,如灯泡发光
(2) 广义的燃烧指的是伴有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不一定需要氧气;如:
H2在Cl2中的燃烧,化学方程式:H2 + Cl2 2HCl
二、燃烧的条件:
1.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
已知:白磷着火点为40oC ;红磷着火点为240oC。
3 / 35
步骤
(1)500ml烧杯中加入300ml热水,放入用硬纸圈住的白磷,烧杯上置一薄铜片,铜片两端分别放一小堆红磷和一小块白磷
(2)对准热水中的白磷,通入氧气或空气
图示
现象
铜片上的白磷
铜片上的红磷 。
通氧气后,
结论
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

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

热水中的白磷通氧气前不燃烧,通氧气后燃烧,说明
分析
说明
铜片的作用:导热、放置药品;
热水的作用:①使水中白磷与空气隔绝,②为薄铜片上的药品提供热量
【易错提醒】
(1)该实验中有三组对比实验
A.铜片上的白磷与红磷对比: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了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B.铜片上的白磷与水中的白磷对比: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了燃烧需要氧气;
4 / 35
C.热水中的白磷通氧气前后对比:通氧气前不燃烧,通氧气后燃烧,说明燃烧需要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2)使用白磷时应注意:白磷的着火点低,应贮存在装有水的试剂瓶中
2.燃烧的条件
(1)
(2) (三者 ,否则不能燃烧)
(3)
三、燃料燃烧的调控
1.燃料的充分燃烧
(1)影响燃烧现象剧烈程度的因素:① ;② ;③ 。
越大,燃烧就越剧烈; 越大,燃烧就越剧烈。
(2)使燃料充分燃烧要考虑两点:
①燃烧时要有 ;
②燃料与空气要有 。
(3)燃料不充分燃烧的缺点: 。
【思考与讨论】
燃气灶做饭时,火焰呈黄色或橙色,锅底有黑色固体出现的原因:
。此时应该采取的措施:将炉具的进风口“ ”,增大 。
【名师拓展】
将煤块粉碎变成煤粉,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燃烧更旺;
烧烤时,向烤炉扇风,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炭火会燃烧更旺。
篝火晚会时,木材架空,增大氧气的量,篝火燃烧更旺。
2.灭火原理和方法:
方法
典例
6 / 35
灭火的原理
燃烧的条件决定着灭火原理,只要 , 就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
灭火的方法
(1)清除
熄灭燃气灶,关闭阀门;
森林着火砍掉树木,开辟隔离带;
(2)隔绝 (或空气)
油锅着火盖锅盖;酒精在桌面上燃烧,用湿抹布扑盖;
灯帽盖灭酒精灯等;
(3) 。
消防员用水灭火;油罐着火,喷淋降温;
油锅着火,放青菜;吹灭蜡烛等
【易错提醒】
(1)室内起火,如果打开门窗,会增加空气的流通,增加氧气的浓度,反应剧烈,燃烧更旺。
(2)炉火越扇越旺是因为:空气流动虽然降低了温度,但没有降至着火点以下,反而增加了空气的流通,所以越扇越旺。
蜡烛火焰一扇就灭是因为:虽然增加了空气的流通,但温度却降低至着火点以下,所以一扇就灭。
(3)电器着火,先应切断电源,再灭火,防止触电。
【名师拓展】
煽风点火、风助火威——为燃烧提供充足的氧气(空气);
火上浇油、抱薪救火——增加可燃物;
钻木取火——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釜底抽薪——清除可燃物;
杯水车薪——水太少了,不能使温度降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隔岸观火——远离(隔离)可燃物。
3.实验探究简易灭火器的制作
步骤
点燃三支蜡烛,A蜡烛扣一个烧杯,B、C蜡烛放烧杯中,
6 / 35
C蜡烛的烧杯中加入碳酸钠溶液和盐酸
现象
A烧杯 ,B烧杯 ,C烧杯产生大量气泡, 。
分析
A烧杯是密闭空间,蜡烛燃烧消耗了空气中的 ,产生二氧化碳,氧气不足时,蜡烛熄灭;
B烧杯是开放空间,有外界空气持续补充,能正常燃烧;
C烧杯中加入的碳酸钠溶液和盐酸反应,产生 ,隔绝了 ,蜡烛熄灭。
设计简易灭火器原理
碳酸钠和盐酸反应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

药品选择

图示
【名师点拨】
设计简易灭火器要考虑到,灭火需要在极短时间内能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液体与液体的混合比固体和液体的混合更充分,因此不用碳酸钠固体,而用碳酸钠溶液;用的碳酸钠溶液和盐酸浓度要大,反应速度才快,一般选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和浓盐酸。
4.常用灭火器
灭火器
灭火原理
适用范围
干粉灭火器
隔绝空气
扑灭一般的失火外,还可以 等燃烧引起的失火
(电器着火,先断电再灭火)
7 / 35
二氧化碳灭火器
降温;隔绝空气
扑灭 等物的失火
原因:
灭火器
隔绝空气
扑灭汽油、柴油、木材、棉布等的失火
5.火灾发生时应采取的措施
(1)火势大:拨打 火警电话,讲清起火详细地址、起火原因和起火物品、有无人员被困等。
(2)火势不大:根据可燃物及起火原因,选择 将或扑灭。
(3)火势较大或有蔓延的可能:
①要迅速判断 ;
②如果房间内有物品正在燃烧,不能随便 ,以防 。
③用 捂住口鼻,以减少有毒物质、烟尘进入体内。
④房间里燃烧,由于空气的流通,上层空气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浓度大,而下层空气相对较多,所以逃生时应沿墙根蹲下靠近地面前进。
四、易燃物、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1.爆炸:可燃物在 内急剧燃烧,在短时间内积聚大量的热,使气体 而引起爆炸。
(1)是化学变化的爆炸: 等爆炸
(2)是物理变化的爆炸: 等爆炸
2.爆炸极限
(1)概念:可燃性气体或粉尘等在空气中达到一定含量时,遇到明火会发生爆炸,这个能发生爆炸的含量范围即爆炸极限。
(2)可燃性气体或粉尘与空气或氧气混合,遇到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所以可燃性气体在 或 前都要 ,以防止发生爆炸。
8 / 35
(3)常见可燃性气体: ;可燃性粉尘: ;
3.防爆注意事项
(1) 有“严禁烟火”的字样或消防安全标志。
(2)燃气泄漏需要立即 并 。杜绝一切可能引起火星或火花的操作。
(3)在生产、运输、使用和存放易燃物和易爆物时,必须严格遵守有关规定,绝不允许违章操作。
【易错提醒】
(1)若燃气管道泄漏,不能用燃着的蜡烛检査,可用涂肥皂水的方法去检查或用仪器检查。
(2)燃气泄露时,不能用火种照明;不用用电设备,如不在室内拨打电话、不能开电灯、不能开排气扇等
4.消防安全标志
五、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
1.乙醇
(1)俗称: ,化学式: ;
(2)化学性质:
化学方程式: 燃烧
(3)乙醇属于清洁能源、绿色能源、可再生能源;可用作酒精灯、火锅、内燃机的燃料。
9 / 35
2.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还 ,而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 ,即
现象。还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如电能。
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
放热反应
生石灰与水反应:

缓慢氧化
金属与酸反应
吸热反应
碳与二氧化碳反应:
高温煅烧石灰石:
人类生活对能量的利用
生活燃料的使用;利用燃烧等化学反应产生的能量 ;
利用爆炸产生的能量 等。
1.判断题
(1)燃烧过程中伴随着发光放热,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都是燃烧( )
(2)燃烧的条件:①可燃物;②可燃物与氧气接触;③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这三个条件满足一条即可。( )
(3)钻木取火——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
(4)氧气不充足时,燃料中的碳不能充分燃烧,产生黑烟,并生成CO( )
(5)点燃野营篝火时,应该将木材架空,以增大木材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
(6)室内起火时,立即打开门窗通风( )
(7)天然气燃烧时火焰变黄、锅底变黑,调大炉具空气进气阀( )
(8)促进燃烧的方法有:①增大氧气的浓度;②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10 / 35
( )
(9)釜底抽薪——燃烧需要可燃物( )
(10)蜡烛用嘴一吹就会熄灭,是因为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 )
(11)用高压水枪灭火,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
(12)炒菜时若不小心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或放入较多的蔬菜。( )
(13)发现家用天然气泄漏,应立即开灯检查并打开排气扇( )
(14)在山林中遇到火灾时,向顺风方向奔跑,脱离火灾区( )
(15)高层楼房着火时,乘坐电梯逃离( )
(16)加油站、油库标有“严禁烟火”字样,因为这些地方空气中常混有可燃性气体,遇明火,可能爆炸( )
(17)一氧化碳和氧气混合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 )
(18)氮气和氧气混合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 )
(19)煤气泄漏,立即开灯查看( )
(20)爆炸不一定属于化学变化,如车胎爆炸、气球爆炸均属于物理变化。( )
(21)高温下碳与二氧化碳反应是吸热反应( )
(22)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 )
(23)生石灰变成熟石灰的过程是放热过程。( )
(24)乙醇俗名酒精,化学式CH3COOH( )
2.《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曹操率百万水师乘船横渡长江,声势浩大,却被周瑜的火攻和孔明“借”来的东风打得大败而逃。用燃烧条件的三要素回答以下问题:
(1)周瑜的士兵将“火箭”射进曹军的连环木船上,“火箭”能使木船着火的原因是 。木船的主要成分由碳元素组成,木船着火的符号表达式为 。
(2)起火后曹军的部分船只逃脱,这些船没有被烧的原因是 。
(3)孔明“借”来的东风不仅将火势吹向曹营,还为燃烧提供了 ,使火势更旺。
3.下列灭火方法主要利用了隔绝氧气的原理的是 .
A.森林大火为,设置隔离带

人教版初中化学上册 7-1 燃料的燃烧(原卷版 无答案)学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金色阳光
  • 文件大小1.71 MB
  • 时间2025-02-1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