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5年[精]初三物理期末复习资料.docx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2025年[精]初三物理期末复习资料 】是由【zongzong】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0】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精]初三物理期末复习资料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2025年[精]初三物理期末复习资料
[精]初三物理期末复习资料
初三物理期末复习资料1
  一、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1)能量及其存在的形式:如果一个物体能对别的物体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自然界有多种形式的能量,如机械能、内能、光能、电能、化学能、核能等。
  (2)能量的转移与转化: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如发生碰撞或热传递时;也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如太阳能电池、发电机等。
  (3)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消灭,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4)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重要、最普遍的基本定律。大到天体,小到原子核,也无论是物理学问题还是化学、生物学、地理学、天文学的问题,所有能量转化的过程,都遵从能量守恒定律。
  二、热机
  1、内燃机及其工作原理:
  将燃料的化学能通过燃烧转化为内能,又通过做功,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按燃烧燃料的不同,内燃机可分为汽油机、柴油机等。
  (1)汽油机和柴油机都是一个工作循环为四个冲程即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的热机。
  (2)一个工作循环中曲轴和飞轮转2圈,对外做一次功,有四个冲程。
  (3)压缩‘冲程是对气体压缩做功,气体内能增加,这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4)做功冲程是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这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5)汽油机和柴油机工作的四个冲程中,只有做功冲程是燃气对活塞做功,其它三个冲程要靠飞轮的惯性完成。
  (6)汽油机和柴油机的不同处
  2、燃料的热值
  (1)燃料燃烧过程中的能量转化:目前人类使用的能量绝大部分是从化石燃料的燃烧中获得的内能,燃料燃烧时释放出大量的热量。燃料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燃烧过程中,储存在燃料中的化学能被释放,物体的化学能转化为周围物体的内能。
  (2)燃料的热值
  ①定义:l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用符号“q”表示。
  ②热值的单位J/kg,读作焦耳每千克。还要注意,气体燃料有时使用J/m3,读作焦耳每立方米。
  ③热值是为了表示相同质量的不同燃料在燃烧时放出热量不同而引人的物理量。它反映了燃料通过燃烧放出热量本领大小不同的燃烧特性。不同燃料的热值一般是不同的,同种燃料的热值是一定的,它与燃料的`质量、体积、放出热量多少无关。
  (3)在学习热值的概念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完全燃烧”是指燃料全部燃烧变成另一种物质。
  ②强调所取燃料的质量为“lkg”,要比较不同燃料燃烧本领的不同,就必须在燃烧质量和燃烧程度完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比较。
  ③“某种燃料”强调了热值是针对燃料的特性与燃料的种类有关。
  ④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的计算:一定质量m的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为:Q=qm,式中,q表示燃料的热值,单位是J/kg;m表示燃料的质量,单位是kg;Q表示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单位是J。










  若燃料是气体燃料,一定体积V的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为:Q=qV。式中,q表示燃料的热值,单位是J/m3;V表示燃料的体积,单位是m3;Q表示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单位是J。
  三、热机的效率
  、炉子效率等效率问题,所谓效率是指有效利用部分占总体中的比值。热机是利用燃料燃烧产生的内能做功的装置,用来做有用功的部分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热机的效率。
  ,一部分由于机器散热而损失,还有一部分用来克服摩擦等机械损失,用于做有用功的部分在总体中的比例不可能达到IO0%,一般情况下:蒸汽机效率6%~15%,汽油机的效率20~30%,柴油机的效率30%~45%。
  ,人们在技术上不断改进,减小各种损耗,提高效率。在热机的各种损失中,废气带走的能量在总体中所占比例,对这部分余热的利用是提高热机效率的主要途径。热电站就是利用发电厂废气余热来供热,既供电,又供热,使燃料的各种利用率大大提高。
  =E有/Q×100%式中,E有为做有用功的能量;Q总为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能量。
  —(记住)
  ①改善燃烧环境,使燃料尽可能完全燃烧,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
  ②尽量减小各种热散失。
  ③减小各部件间的摩擦以减小因克服摩擦做功而消耗的能量。
  ④充分利用废气带走的能量,从而提高燃料的利用率。
初三物理期末复习资料2
  










  1、速度:V=S/t
  2、重力:G=mg
  3、密度:ρ=m/V
  4、压强:p=F/S
  5、液体压强:p=ρgh
  6、浮力:
  (1)、F浮=F’-F(压力差)
  (2)、F浮=G-F(视重力)
  (3)、F浮=G(漂浮、悬浮)
  (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
  7、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
  8、理想斜面:F/G=h/L
  9、理想滑轮:F=G/n
  10、实际滑轮:F=(G+G动)/n(竖直方向)
  11、功:W=FS=Gh(把物体举高)
  12、功率:P=W/t=FV
  13、功的原理:W手=W机
  14、实际机械:W总=W有+W额外
  15、机械效率:η=W有/W总
  16、滑轮组效率:
  (1)、η=G/nF(竖直方向)
  (2)、η=G/(G+G动)(竖直方向不计摩擦)










  (3)、η=f/nF(水平方向)
  
  1、吸热:Q吸=Cm(t-t0)=CmΔt
  2、放热:Q放=Cm(t0-t)=CmΔt
  3、热值:q=Q/m
  4、炉子和热机的效率:η=Q有效利用/Q燃料
  5、热平衡方程:Q放=Q吸
  6、热力学温度:T=t+273K
  
  1、电流强度:I=Q电量/t
  2、电阻:R=ρL/S
  3、欧姆定律:I=U/R
  4、焦耳定律:
  (1)、Q=I2Rt普适公式)
  (2)、Q=UIt=Pt=UQ电量=U2t/R(纯电阻公式)
  5、串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R=R1+R2
  (4)、U1/U2=R1/R2(分压公式)
  (5)、P1/P2=R1/R2
  6、并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1/R=1/R1+1/R2[R=R1R2/(R1+R2)]
  (4)、I1/I2=R2/R1(分流公式)
  (5)、P1/P2=R2/R1
  7、定值电阻:
  (1)、I1/I2=U1/U2
  (2)、P1/P2=I12/I22
  (3)、P1/P2=U12/U22
  8、电功:
  (1)、W=UIt=Pt=UQ(普适公式)
  (2)、W=I2Rt=U2t/R(纯电阻公式)
  9、电功率:
  (1)、P=W/t=UI(普适公式)
  (2)、P=I2R=U2/R(纯电阻公式)
  
  1、光速:C=3×108m/s(真空中)
  2、声速:V=340m/s(15℃)
  3、人耳区分回声:≥
  4、重力加速度:g=≈10N/kg
  5、标准大气压值:
  760毫米水银柱高=×105Pa










  6、水的`密度:ρ=×103kg/m3
  7、水的凝固点:0℃
  8、水的沸点:100℃
  9、水的比热容:
  C=×103J/(kg?℃)
  10、元电荷:e=×10-19C
  11、一节干电池电压:
  12、一节铅蓄电池电压:2V
  13、对于人体的安全电压:≤36V(不高于36V)
  14、动力电路的电压:380V
  15、家庭电路电压:220V
  16、单位换算:
  (1)、1m/s=
  (2)、1g/cm3=103kg/m3
  (3)、1kw?h=×106J
初三物理期末复习资料3
  电学初步
  1、静电现象:
  ⑴摩擦可以使物体带电,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⑵摩擦起电实质: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物体显示出带电的状态。
  ⑶正电荷: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相同,叫正电荷;负电荷: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相同,叫负电荷。










  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⑸要知道物体是否带电,可使用验电器;验电器的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⑹闪电是一种瞬间发生的大规模放电现象。
  2、电路
  电路:用导线把电源、用电器、开关等连接起来组成的电的路径。
  ⑴各元件的作用:用电器:利用电来工作。电源:供电;开关:控制电路通断;导线:连接电路,形成电流的路径;
  ⑵短路:导线不经过用电器直接跟电源两极连接的电路,叫短路。整个电路短路是指电源两端短接,这时整个电路电阻很小,电流很大,电路强烈发热,会损坏电源甚至引起火灾。做实验时,一定要避免短路;家庭用电时也要注意防止短路。
  ⑶画的电路图说明注意事项:⑴用统一规定的符号;⑵连线要横平竖直;⑶线路要简洁、整齐、美观。
  ⑷通路是指闭合开关接通电路,电流流过用电器,使用电器进行工作的状态。断路是指电路被切断,电路中没有电流通过的状态。
  ⑸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的区别(识别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的方法:⑴路径法⑵拆除法⑶支点法)
  3、电流
  电流是指电荷的定向移动。电流的大小称为电流强度(简称电流,符号为I),国际单位是安培,符号为A。电流方向规定:正电荷运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自由电子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
  ⑴电流表的读数:一看量程,二算分度值,三读数。
  ⑵电流表的接法:①电流表必须串联在电路中;②使电流从电流表的“+”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③通过电流表的电流不能超过其量程;④严禁将电流表与电源或用电器并联。(注意:①在不超过测量值的情况下,应尽量使用较小的量程测量,对于同一个电流表来说,量程越小测量结果越精确;②在不能估计被测电流大小的情况下,可先用的量程试触,根据情况选用合适的量程。)










  ⑶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处处相等;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特点: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4、电压
  电压的单位:伏、千伏、毫伏。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电压使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原因.
  ⑴生活中常见的电压值:;一节蓄电池电压2V;我国生活用电电压220V;对人体安全电压≤36V。
  ⑵串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并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的电压相等。
  5、电阻
  物理学中把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叫电阻。电阻的符号:R
  ⑴电阻的单位:欧姆;符号:Ω
  ⑵单位换算关系:1MΩ=1000kΩ1kΩ=1000Ω
  6、电阻相关特性
  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
  ⑴长度相同、横截面积相同,材料不同,电阻不同;
  ⑵材料相同、长度相同,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
  ⑶材料相同、横截面积相同,长度越长,电阻越大;
  ⑷对大多数导体来说,温度越高,电阻越大。
  7、电阻分类
  保持阻值不变的'电阻简称定值电阻。可以调节变化的电阻简称可变电阻










  8、滑动变阻器的结构:
  ⑴金属杆:金属杆的电阻很小,其两端接线柱间的电阻值几乎为零,可以忽略不计;
  ⑵电阻丝:圆筒上缠绕的是表面涂有绝缘层的电阻丝,其阻值较大,标牌上所标的“50Ω”即指电阻丝两端接线柱间的电阻值;
  ⑶滑片:滑片可以在金属杆上左右移动,滑片的上部与金属杆相连,下端通过电阻丝的接触滑道(刮去绝缘层的部分)与电阻丝相连通。
  ⑷接线柱:有四个接线柱,一上一下接入电路时,能起到变阻作用。连接电路时,要断开开关,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要调到阻值的位置
  ⑸滑动变阻器的原理:通过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的大小。
  9、欧姆定律: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I=U/R欧姆定律公式变形式:U=IRR=U/IR
  10、欧姆定律意义
  欧姆定律的物理意义:揭示了“导体中的电流由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的电阻决定”这一制约关系。
  11、伏安法测电阻:
  把导体接入电路,使导体中通过电流,用电压表测出灯泡两端的电压,用电流表测出通过灯泡的电流,再用欧姆定律公式算出灯泡的电阻。

2025年[精]初三物理期末复习资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ongzong
  • 文件大小31 KB
  • 时间2025-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