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5年《与子俨等疏》的文言文阅读附答案.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2025年《与子俨等疏》的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是由【平平库】上传分享,文档一共【9】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与子俨等疏》的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2025年《与子俨等疏》的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与子俨等疏》的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在我们的学习时代,我们总免不了跟文言文打交道,文言文是与骈文相对的,奇句单行,不讲对偶声律的散体文。要一起来学习文言文吗?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与子俨等疏》的文言文阅读附答案,欢迎大家分享。
  《与子俨等疏》的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1
  与子俨等疏
  陶渊明
  告俨、俟、佚、佟:天地赋命,生必有死。自古贤王,谁能独免?子夏有言曰:“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四有之人,亲受音旨。发斯谈者,将非穷达不可妄求,寿夭永无外请故耶?
  吾年过五十,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性刚才拙,与物多忤。自量为己,必贻俗患,黾勉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余尝感孺仲贤妻之言,败絮自拥,何惭儿子?此既一事矣。但恨邻靡二仲,室无莱妇,抱兹苦心,良独内愧。
  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意浅识罕,谓斯言可保。日月遂往,机巧好疏,缅求在昔,眇然如何!
  疾患以来,渐就衰损,亲旧不遗,每以药石见效,自恐大分将有限也。汝辈稚小家贫,每役柴水之劳,何时可免?念之在心,若何可言。然汝等虽不同生,当思四海皆兄弟之义。鲍叔、管仲,分财无猜;归生、伍举,班荆道旧。遂能以败为成,因丧立功。他人尚尔,况同父之人哉!颍川韩元长,汉末名士,身处卿佐,八十而终。兄弟同居,至于没齿。济北氾稚春,晋时操行人也,七世同财,家人无怨色。《诗》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尔,至心尚之。汝其慎哉!吾复何言。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但恨邻靡二仲 靡:没有 B、缅求在昔 缅:远
  C、景行行止 行:学习、实行D、至心尚之 尚:尚且
  5、下列各组句子中,完全能表明作者对儿子怀有愧疚之感的一组是( )
  ①与物多忤 ②黾勉辞世 ③幼而饥寒
  ④开卷有益 ⑤每役柴水之劳 ⑥若何可言
  A、①⑤⑥ B、②③④ C、③⑤⑥ D、①③④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 )
  A、本文跳出训诫劝勉传统,充分展现了陶渊明独特的风格特色,因此,不见一丝劝勉训斥的影子。
  B、文章字里行间流露出自己的愧疚不安,对自己选择的人生道路,怀有一分不确定感,一分疑惑,一分歉意。
  C、陶渊明在文中主要是“言其志”,以叙说个人情怀志趣为主体。
  D、这些非常私人的,属于比较隐蔽幽微的情怀,是陶渊明之前与子书中所无,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罕见的。
  7、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吾年过五十,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
  ⑵疾患以来,渐就衰损,亲旧不遗,每以药石见效,自恐大分将有限也。
  答案
  4D尚:尊崇、崇尚
  5C①表明自己的性格②表明自己尽力④说明自己爱读书










  6A 自两汉以来,长辈与子侄辈的'书信,有其大致遵行的传统。信中多属训诫劝勉之辞,语含说教意味。主要是训勉子侄当如何安身立命,谨言慎行,避祸远害,流露出长辈对子侄在为人处世或生涯前途方面的关怀,并揭示作者本人对政治仕宦的观点,及为人治学应有的态度。
  7、⑴我年龄已超过五十,年少时穷苦,每次因为家里困乏,东西游走。
  ⑵我患疾病以来,逐渐趋向衰弱,亲人故交不抛弃,每次用药物救我,自己恐怕寿限将要到了。
  《与子俨等疏》的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2
  文言文
  告俨、俟、份、佚、佟:
  天地赋命,生必有死,自古贤圣,谁独能免?子夏有言曰:“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四友之人,亲受音旨,发斯谈者,将非穷达不可妄求,寿夭永无外请故耶?
  吾年过五十,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性刚才拙,与物多忤。自量为己,必贻俗患,僶俛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余尝感孺仲贤妻之言,败絮自拥,何惭儿子?此既一事矣。但恨邻靡二仲,室无莱妇,抱兹苦心,良独内愧。
  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意浅识罕,谓斯言可保。日月遂往,机巧好疏,缅求在昔,眇然如何!
  疾患以来,渐就衰损,亲旧不遗,每以药石见救,自恐大分将有限也。汝辈稚小家贫,每役柴水之劳,何时可免?念之在心,若何可言!然汝等虽不同生,当思四海皆兄弟之义。鲍叔、管仲,分财无猜;归生、伍举,班荆道旧。遂能以败为成,因丧立功。他人尚尔,况同父之人哉!颍川韩元长,汉末名士,身处卿佐,八十而终。兄弟同居,至于没齿。济北氾稚春,晋时操行人也,七世同财,家人无怨色。《诗》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尔,至心尚之。汝其慎哉!吾复何言。










  翻译
  告诉严、俟、份、佚、侮诸子:
  天地赋予人类以生命,有生必定有死。自古至今,即便是圣贤之人,谁又能逃脱死亡呢?子夏曾经说过:“死生之数自有命定,富贵与否在于天意。”孔子四友之辈的学生,亲身受到孔子的教诲。子夏之所以讲这样的话,岂不是因为人的穷困和显达不可非分地追求,长寿与短命永远不可能在命定之外求得的缘故吗?
  我已经年过五十,年少时即受穷苦,家中常常贫乏,不得不在外四处奔波。我性格刚直,无逢迎取巧之能,与社会人事多不相合。自己为自己考虑,那样下去必然会留下祸患。于是我努力使自己辞去官场世俗事务,因而也使你们从小就过着贫穷饥寒的生活。我曾被王霸贤妻的话所感动,自己穿着破棉袄,又何必为儿子不如别人而惭愧呢?这个道理是一样的。我只遗憾没有求仲、羊仲那样的邻居,家中没有像老莱子妻那样的夫人,怀抱着这样的苦心,内心很是惭愧。
  我少年时曾学习弹琴、读书,间或喜欢悠闲清静,打开书卷,心有所得,便高兴得连饭也忘记吃了。看到树木枝叶交错成荫,听见候鸟不同的鸣声,我也十分高兴。我常常说,五六月里,在北窗下面躺着,遇到凉风一阵阵吹过,便自认为是伏轰氏以前的古人了。我的思想单纯,见识稀少,认为这样的生活可以保持下去。时光逐渐逝去,逢迎取巧那一套我仍十分生疏。要想恢复过去的那种生活,希望又是多么渺茫!
  自从患病以来,身体逐渐衰老,亲戚朋友们不嫌弃我,常常拿来药物给我医治,我担心自己的寿命将不会很长了。你们年纪幼小,家中贫穷,常常担负打柴挑水的劳作,什么时候才能免掉呢?这些事情总是牵挂着我的心,可是又有什么可说的呢!你们兄弟几人虽然不是一母所生。但应当理解普天下的人都是兄弟的道理。鲍叔和管仲分钱财时,互不猜忌;归生和伍举久别重逢,便在路边铺上荆条坐下畅叙旧情;于是才使得管仲在失败之中转向成功,伍举在逃亡之后回国立下功劳。他们并非亲兄弟尚且能够这样,何况你们是同一父亲的儿子呢!颖川的韩元长,是汉未的一位名士,身居卿佐的官职,享年八十岁,兄弟在一起生活,直到去世。济北的汇稚春,是晋代一位品行高尚的人,他们家七代没有分家,共同拥有财产,但全家人没有不满意的。










  《诗经》上说:“对古人崇高的道德则敬仰若高山,对古人的高尚行为则效法和遵行。”虽然我们达不到那样高的境界,但应当以至诚之心崇尚他们的美德。你们要谨慎做人啊,我还有什么话好说呢!
  注释
  (1)俨(yǎn)、俟(s ì)、份(bīn)、扶(yì)、佟(tóng):陶渊明的五个儿子。
  (2)赋:给予。
  (3)谁能独免:逮本作“谁独能免”,今据《宋书》及李本、焦本改。
  (4)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春秋时卫国人,孔子的学生。
  (5)此二句见《论语·颜渊》。
  (6)四友:孔子的学生颜回、子贡、子路、子张,为孔子四友。(见《孔丛子·论书》)子夏与他们是同辈。
  (7)音旨:指孔子的教诲。旨:要义。
  (8)发:发表,讲。斯谈:这话,指“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之语。
  (9)将非:岂不是。穷达:失志与显达,指命运的好坏。妄求:非分地追求。
  (10)寿夭:长寿与短命。外请:在命定之外求保。故:缘故。
  (11)以:因。弊:贫乏。
  (12)游走:在外奔波,指外出做官。
  (13)性刚:性格刚直。才拙:才能拙劣。指不会逢迎取巧。
  (14)与物多忤(wǔ):与社会人事多不相合。忤:逆,违背。










  (15)自量为己:自己估量自己。即为自己考虑。
  (16)贻:遗留。俗患:指世俗官场上的`祸患。
  (17)僶俛(mǐn miǎn):勉力,努力。辞世:指辞去世俗事物,即辞官归隐。
  (18)汝等:你们。
  (19)孺仲:东汉王霸,字孺仲(《后汉书》作“儒仲”),太原人。
  (20)败絮:指破棉袄。拥:缠裹,穿着。
  (21)何惭儿子:又何必为儿子的贫寒而惭愧呢。
  (22)一事:一样的事。是说儿子同自己一样,同处贫寒之中,故不必为之惭愧。
  (23)靡:没有。二仲:指汉代的两位隐士羊仲、求仲。
  (24)莱妇:老莱子的妻子。春秋时楚国的老莱子,在蒙山之南隐居躬耕。楚王用重礼来聘请他做官。他的妻子竭力劝止他说:“今先生食人酒肉,受人官禄,为人所制也,能免于患乎?”老莱子便与妻子一起逃隐于江南。
  (25)抱兹:怀此。
  (26)良:甚,很。
  (27)树木交荫:树木枝叶交错成荫。
  (28)时鸟:候鸟。
  (29)羲皇上人:太古之人。羲皇:伏羲氏,古代传说中的上古帝王。
  (30)意浅:思想单纯。识罕:见识稀少。
  (31)谓:以为。斯言:指“常言”四句。保:保持,维持。
  (32)机巧:指逢迎取巧。好疏:很生疏。.
  (33)缅:远。
  (34)眇然:渺茫的样子。










  (35)就:接近。衰损:衰老。
  (36)遗:遗弃。
  (37)药石:泛指药物。石:指治病的石针。
  (38)大分(fèn):寿命。
  (39)每:常。役:担任,被迫从事。
  (40)若何可言:意渭有什么话可说呢。若何:怎么。
  (41)不同生:不是一母所生。长子俨为渊明前妻所生,后四子为续弦翟氏所生。
  (42)四海之内皆兄弟:语出《论语·颜渊》。
  (43)无猜:无有猜忌。事见《读史述九章·管鲍》注。
  (44)归生、伍举:战国时楚国入,二人为好友。伍举因罪逃往郑国,再奔晋国;在去晋国的路上与出使晋地而坐,叙说昔日的情谊。归生回到楚国后对令尹子木说,楚国人才为晋国所用,对楚国不利。楚国于是召回伍举。
  (45)以败为成:指管仲因得鲍叔的帮助而在失败中转向成功。起初,管仲辅佐公于纠,鲍叔辅佐公于小白,后来公子小白打败了公于纠,即位为齐桓公,管仲被囚禁,鲍叔向齐桓公极立推荐管仲。管仲被起用力相,辅佐齐桓公成就了霸业。
  (46)因丧立功:指伍举在逃亡之中因得归生的帮助而回到楚国立下功劳。《左传·昭公元年》载:伍举回到楚国后,辅佐公子围继承了王位,这就是楚灵王。
  (47)他人:别人,非亲兄弟之人。这里指鲍叔与管仲。归生与伍举。尚尔:尚且能够如此。
  (48)颖川:郡名,今河南省禹县。韩元长:名融,字元长,东汉时人。年轻时不为章句而善辨事理,声名甚盛,曾受到大傅,太尉、司徒、司空、大将军等五府的同时征召;。(事见《后汉书·韩韵列传》)
  (49)没齿:犹言终身。










  (50)济北:古地名,在今山东省长清县。氾(fàn范)稚春:名毓,字椎春,西晋时人。《晋书·儒林传》说他家累世儒素,九族和睦,到氾毓时已经七代。当时人们称赞其家“儿无常父,衣无常主”。
  (51)操行人:品行高尚的人。
  (52)同财:共同拥有财产,指没有分家。
  (53)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此二句语出《诗经·小雅·车辖).意思是说:对古人崇高的道德则敬仰若高山,对古人的高尚行为则效法和遵行。
  (54)尔:那样。
  (55)至心:至诚之心。尚:崇尚,羡慕。
  (56)汝:犹“汝等”,你们。其:语气词,这里有“应当”的意思。
  赏析
  《与子俨等疏》一开始,就开宗明义地提出生必有死,接着从孔子弟子子夏“死生有命,富贵在天”的名言中,引出“穷达不可妄求,寿夭永无外请”的道理,然后就此分层叙说。
  首先用年过知天命的岁数来回首已往,虽有自责,却也有清除非己的无奈和闲居躬耕的欢然自喜,孺仲妻的话使他深信对生活方式作出的选择,而不受拘束的生活也使他充分感受到羲皇上人般的闲适。这种对平生志趣的追述,实际上充满了“穷达不可妄求”的生活哲理。
  其次是以病重难久的心情来交代后事,尽管没有足够的财产留给后代,诗人还是真诚的希望他们能像鲍叔、管仲那样对待家产,像归生、伍举那样念及情谊,像韩元长那样兄弟同居,像汜稚春那样七世同财,这又是在“寿夭永无外请”思想支配下的殷殷嘱托。
  《与子俨等疏》全信款款而谈,语重心长,尤能提现诗人的一生志趣及满腔深厚的舔犊之情。
  作者简介
  陶渊明(365—427),晋宋时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出生于一个没落的仕宦家庭。曾祖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祖父作过太守,父亲早死,母亲是东晋名士孟嘉的女儿。陶渊明一生大略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28岁以前,由于父亲早死,他从少年时代就处于生活贫困之中。第二时期,学仕时期,从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年)他29岁到晋安帝义熙元年(405年)41岁。第三时期,归田时期,从义熙二年(406年)至宋文帝元嘉四年(427年)病故。归田后20多年,是他创作最丰富的时期。陶渊明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开创了田园诗一体。陶诗的艺术成就从唐代开始受到推崇,甚至被当作是“为诗之根本准则”。









2025年《与子俨等疏》的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平平库
  • 文件大小33 KB
  • 时间2025-02-1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