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5年《吨的认识》教学设计.docx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5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2025年《吨的认识》教学设计 】是由【liuliu】上传分享,文档一共【5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吨的认识》教学设计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2025年《吨的认识》教学设计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吨的认识》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5页信息窗1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观察体验认识质量单位---吨,并借助生活中的具体物体,感知吨的含义,初步建立1吨有多重的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2、学会吨与千克之间单位的换算,并能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
  3、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的教学思想,掌握猜想、验证、合作学习的探究方法。
  4、通过体验活动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观念,能进行吨与千克的简单换算。
  教学难点:通过想象和推理,建立1吨实际质量的概念。
  教具学具准备:一个苹果、一袋10千克大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同学们,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个好吃的水果,想不想知道是什么呢?(制造悬念,提高学生学习热情)拿出一个苹果,猜一猜这个苹果的质量大约有多少呢?一箱苹果呢?接着,出示一辆装满苹果的大卡车的图片,请同学们估计一下,这一车苹果质量又是多少呢?学生大胆猜想并自由回答。










  2.出示一些集装箱图片,让学生想象这些物品有多重。
  计量这些比较重的或大宗物品有多重,如果都用千克作单位,结果会怎样?(数很大,不够方便)怎样解决这一问题呢?
  同学们估计一个苹果,一箱苹果的重量时虽然数值上稍有差别,但使用的单位都是克和千克,这说明当我们需要计量比较轻的物体有多重时,通常用克、千克作单位,但当计量大宗物品或比较重的`物品有多重时,克和千克就不能够很好的表达了,这时,就要引入一个更大的表示物体质量(重量)的单位—吨,从而引出课题。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1.初步体验1吨有多重。
  讲台上有1袋大米,让学生在袋子上找出这袋大米的质量(10千克)。然后让3个学生到黑板前提一提这袋大米说说感受。
  这时教师借助多媒体呈现:依次呈现1袋大米、5袋大米、10袋大米、100袋大米,学生在老师呈现同时回答:10千克、50千克、100千克、1000千克。
  教师边板书边告诉学生这时的1000千克大米在我们数学王国中就是1吨。1吨就是1000千克。
  板书:1吨=1000千克
  通过屏幕观察1吨给你什么样的感受?1吨大米摆在眼前你有什么感觉?学生自由回答。
  2.利用自身体重,想象1吨的重量。
  班级学生的质量是多少千克。选择一个体重接近25千克的同学,让大家猜想多少个这样的同学大约有1吨呢?
  学生大胆猜想:10个,20个、25个……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1.班内交流,验证猜想。
  哪个小组把你们的发现结论告诉同学们。
  小组汇报:1名同学25千克,10名同学就是250千克,20名同学就是500千克,40名同学是1000千克,也就是1吨。
  2.全班同学共同验证小组结果是否正确。并给汇报的小组给予肯定的评价。
  3.通过背一背,抱一抱,跳一跳让学生感受吨。
  背一背、抱一抱体重是25千克的同学,感受一吨就是40名这样同学的体重;
  40名学生一起跳一跳,体验一下,一吨重的物体从天而降,会是怎样的感觉?
  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1.“吨”在生活中的应用。
  在生活中的什么地方见到过用“吨”作单位?(自由发言)
  说说下面图中牌子上的20t表示什么意思?(课件展示)
  通过小组讨论得出:“20t”指这座桥的限制总质量为20吨。
  2.教师总结:同学们通过我们身边同学的体重和身边生活的知识我们认识了吨,“吨”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大的表示物体质量的单位,它用字母t表示,相信同学们只要用心观察就能在生边找到更多吨的知识。
  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你能用质量单位“吨”说一句话吗?
  学生可能说到:我家一个月用水大约5吨,荆河桥的限制总质量是20吨,我家的小汽车大约有2吨重。
  2.选择合适的单位填在下面的括号里。(课件展示)










  3.小明在学完了吨的认识这一课后啊,回到家时写了一篇数学日记,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请你读一读,找出日记中用错的质量单位并改正过来。
  今天早上,我吃了一根重45千克的火腿肠,喝了一袋重225千克的牛奶,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坐上了大约重1克的出租车,来到了动物园。我们先看了大约重80吨的熊猫,又看了大约重8千克的大象。
  4.同学们数学知识就在我们的身边,只要你认真学习,仔细观察就能获得新知,这节课你从生活中又有什么收获呢?(学生自由回答)
  5.利用所学的质量单位,写一篇数学日记。
  板书设计:
  吨的认识
  1吨=1000千克
  1t=1000kg
  使用说明:
  1.教学反思:
  (1)利用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认识“吨”。教学中通过图片介绍,生活经验感知,亲身体验,数学计算和推理,让学生充分感受和认识“吨”。
  (2)直接感受“吨”。“吨”是一个用来计量重量的单位,我让学生通过背一背,抱一抱,跳一跳等活动直观感受吨,借助想象与推理,让学生理解1吨到底有多重。
  :本教案是从学生身边生活入手,通过观察、计算、体验等活动获取新知,教学随意性大,为更能提高学生兴趣,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不同情况,选着不同的素材。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2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上册p11吨的认识
  二、教学准备
  学生:感受1千克物体的质量;了解自己的体重;了解在什么地方见过吨。
  教师:5袋每袋10千克的大米;多媒体课件等。
  三、教学目标与策略的选择
  (一)、目标确定
  "吨的认识"是在学生学习了质量单位"千克"、"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物体的质量已经有一定的体验与感受,然而"吨"是个非常大的质量单位,远远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怎样将抽象的"1吨"以具体的、可感知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建立1吨的概念。是这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根据以上的分析本课时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使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吨,在亲身体验和经历中初步建立1吨的观念。
  2)知道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质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培养学生对物体质量的估计能力。
  3)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数学兴趣。
  (二)、教学策略选择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为了让学生感受和体验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的质量单位"吨",通过让学生"搬一搬"、"抱一抱"、"算一算"、"跳一跳"等体验活动,帮助学生建立1吨的概念。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应用所学"吨"的知识解决"小动物过桥"、"货车、电梯的载重量"等生活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中创设"小动物过桥"的情境,在"搬一搬"、"抱一抱"等活动中,让学生在"玩中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
  教学流程
  一、引人
  1、创设情境(课件)
  教师创设一个生活情境:一天小熊、小马、小牛和小鹿相约要去森林公园玩。路上有座桥,上面写着:限重1吨。(根据教师的描述逐步出示课件)。从而引发学生提出问题:"吨"是什么?限重1吨是什么意思?小动物们能过桥吗?……
  2、了解学习起点
  师:关于"吨"的知识,同学们已经有哪些了解?
  (根据几个班的教学实践,每班都有少数学生知道:吨是一个很大的质量单位;在货车的车门上、有的电梯上看到"吨";还知道1吨等于1000千克。……)
  3、谈话揭题
  师:同学们对"吨"的知识有不少的'了解,那么"1吨"到底有多重?吨与千克又有什么关系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吨的认识"
  二、展开
  (一)、亲身体验,建立"1吨"的概念
  师:"1吨"到底有多重呢?
  1、搬一搬
  (1)师提出1袋10千克的大米,向学生介绍。
  (2)每组发给1袋10千克的大米,从前往后传一轮,并说说感受。
  (有的学生说轻,有的说重)
  (3)让学生选出一名"大力士"来搬大米。










  (学生站着,教师一袋一袋的递加,直到搬不动。要求其他学生喊"加油",并认真观察"大力士"的表现。搬后请"大力士"说说感受。)
  (4)想象推算。
  (让学生想象如搬2袋、3袋……感觉如何?:1吨=1000千克)
  2、抱一抱。
  (1)同桌互相抱一抱,抱后相互交流各自的体重和感受。
  (2)想象:如一起抱2个人、3个人有什么感觉?
  (3)推算:如果按每人25千克计算,小组4个人共重多少千克?"老师,老师,那我们全班同学加在一起有没有1吨重啊?"一位高个的男生喊道。这时我抓住时机,先引导推算出40位同学约1吨重,再请全班同学起立(全班只36人),还请一位听课的英语老师加上我自己(共约1吨),一起"跳一跳"。(感受一下1吨物体落地的感觉)
  3、小组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重量约1吨呢?介绍用字母"T"来表示。
  4、举例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重量要用"吨"作单位?为什么?
  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到吨做单位呢?
  (1)很多物体重量的总和;(如100袋大米;50桶水等)
  (2)很重的物体的重量;(如大象的体重,鲸的体重;坊门街的铜像,斗潭公园的石头等)
  (3)交通工具的载重量;
  师:猜一猜,什么叫载重量?(最多能承受的重量)
  如:电梯的载重量大约是1吨;(大约20个大人)一辆卡车的载重量大约是10吨。如果超过这个重量,就是超载,极有可能出危险。汽车超载不仅毁坏地面,还威胁到人身安全,被大家叫做"公路杀手"。因此我们平时坐车是要千万小心,不要挤车或电梯,万一超载很危险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经历、感受认识吨的过程。通过想像和推理初步建立1
  吨的质量观念,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推理能力和估计重量的能力。
  “吨”,知道1吨=1000千克。
  “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你们还记得我们学过哪些质量单位吗?谁知道?
  。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
  ?请你们根据自己的体重估计一下老师有多重。
  老师的体重大约是50千克。你们算一算10个和我体重一样的人重多少千克?100个呢?5000千克,这么大的数啊!
  ,在生活中我们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用千克做单位
  数字太大就不方便了,通常用较大的质量单位:吨。今天我们就学习吨的认识。(板书课题)你们知道一吨有多重吗?
  1吨=1000千克(咱们齐读两遍一二)
  通常人们用字母“t”来表示吨。板书1t=1000Kg
  1吨等于1000千克还可以这样表示。
  ,我想请几个同学过来拎一拎,估计一下这桶水有多重?咱们班谁的力气最大?(找4个同学)










  一桶水大约10千克,多少桶水大约1吨重?想象一下这些水放到教室里有多大一片啊?差不多要放满两个这样大的讲台。
  1吨真得很重啊!
  二、结合实践充分感知
  ,你们看(CAI)。仔细观察这些同学的体重,你们能发现什么?(大多数同学的体重在30多千克)
  那你能估算出30个同学的体重大约有多重吗?大约1000千克,也就是一吨。
  你们和我们学校的学生年龄一样,体重也差不多。现在我就请30位同学站起来,大家一起感受1吨有多重。
  30个同学的体重大约是一吨,一吨可真够重啊!
  ?你们知道生活中哪些地方应用到吨作单位了?(家里每个月用水量)
  老师也搜集了一些资料,我们一起看一看?(咱们一起读出片子上的话)
  (1)一头犀牛的体重大约是1吨。
  (2)一列货车每节车厢的'载重是50吨。
  (3)一辆中型货车的载重量是10吨。
  (4)一条大鲸的体重能超过150吨。
  (5)限重牌。
  这幅图片你们谁看懂了?
  限重50吨什么意思?如果超重会发生什么?生活中哪些地方还出现过限重的情况?(电梯、车的载重量、桥、船……)如果有这些限重的标志我们一定要严格遵守规定,否则会使自己受到伤害。










  三、解决问题
  。现在咱们一起做个游戏,看谁能当一名合格的邮递员。你们是优秀的邮递员,把信都送对了。现在请你们再帮四个小动物一个忙。
  、小马、小牛和小鹿是好朋友。一天,他们来到一条小河边,想一起过桥玩。它们能一起过桥吗?它们可以怎样过桥?请你们四人小组讨论。
  方法:(1)一个一个的过
  (2)两个一起过的
  是不是任意两个小动物都能一起过呢?为什么?(最重的两个小动物体重合起来也没有超过1000千克即1吨)
  (3)三个一起过。
  还有哪三个动物可以一起过?是不是任意三个小动物都能一起过呢?为什么?(最重的三个动物体重合起来超过1吨)不能让熊、马、牛一起过)
  四、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个新的质量单位吨,知道了1吨=1000千克。并且利用所学知识解决了一些问题。今后我们要把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中,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4
  设计理念
  本节课应该怎样体现新课程理念?是不是在教学量的意义时都应该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获得亲身感受和体验呢?教师在教学以前应认真思考:哪些内容有必要而且有可能让学生直接去体验?哪些内容只能让学生借助推理和想象进行间接体验。在教学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的实际含义时,可以让学生通过“掂一掂、称一称”等活动获得直接体验,但1吨有多重就不可能让学生直接去体验,只能借助间接体验和想象去理解。

2025年《吨的认识》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liuliu
  • 文件大小65 KB
  • 时间2025-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