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5年《的认识》教学设计.docx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2025年《的认识》教学设计 】是由【448】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9】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的认识》教学设计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2025年《的认识》教学设计
《10的认识》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我整理的《10的认识》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0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发展学生的数感。
  、认读、写数、大小比较和10的分与合,对10的数概念获得全面认识和掌握。
  、观察能力及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4~65页及练习九的第1~3题。
  教学设计
  创设情境
  老师请大家猜一猜。
  ,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还表示起点,它是谁?
  ?
  ?
  :9知道它最大可骄傲了,它对1~8各数字说:“你们谁都没我大,特别是你──0,表示一个物体都没有,你真是太小了,不能和我比。”0听了可伤心啦。1走到0的身边,和0想出了一个很好的办法对付9。这时,9没话可说了。大家猜一猜,1和0想了一个什么办法?










  学生可能猜出许多不同的办法,教师引出1和0的想法:
  1和0联合起来,站在一起组成“10”,10比9大。
  [在这里,教师创设了一个令人着迷的、非常有趣的问题情境,使学生既复习了9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又引起了新的数学思考:1和0用什么办法使9没话可说?很自然引出今天要学习的新数“10”。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感悟到两个数字可以组成一个新的数,数和数之间是有联系的,是可以组合的。在这样的问题情境里,学生的数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探究学习
  关于数“10”,你知道它可以表示什么吗?它排在数字的什么位置?它可以怎么分又怎么合?它与我们生活有什么联系?如果你一旦掌握了它的数学知识,就可以做许多奇妙的事情。这节课大家一起去研究它,好吗?
  [在这里,教师把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转换成问题,向同学们提出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索、去学习、去领会。体现教师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
  。
  ,或说一句话。
  我们的身边或我们生活中与10有关的奇妙的事很多,你能用动作或一句话表示出来吗?
  师:同学们举了很多例子,像这样:人的手指、脚趾、一组的人数、气球个数、花的盆数等等,都可以用10来表示。
  [这个活动的设计给每一个学生展开了丰富的活动平台,学生在充分的活动空间中可以举出许许多多与10有关的例子,如:人有10个手指头,左边5个脚趾加右边5个脚趾就是10个脚趾,10个同学可以组成一组,一桌酒席坐满刚好是10人等。通过让学生举例,动一动、说一说、数一数,知道10可以表示物体的个数。学生经历了由物抽象到数的过程,感悟到数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就在生活中。]










  。
  请小朋友们数数第一排有几个人?(8人)
  (老师站进去)现在有几个人?(9人)
  如果想让第一排有10个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数一数现在有几个人?谁是第10个人?你是从哪边数的?还有谁也可以是第10个人?怎样数?
  。
  。
  同学们经常用到尺子,请小朋友观察(实物投影)9在8的后面,10在哪里,为什么?
  让学生感悟,9再添上1就是10,10在9的后面,10比0~9的数都大。
  师:数的顺序不仅可以在尺子上表示,还可以在直线上表示(把尺子抽象成直线)。
  请同学把空格中的数字补上。
  ?说一说下面有多少种填法。
  10>()
  反过来
  ()<10
  。
  。
  看屏幕回答问题。
  10根小棒里有几个1根?










  把10个1根捆成1捆,就是多少个10?
  1个10在格上书写时左边写1,右边写0。左边的1和过去学过的单个的1表示的数相同吗?为什么?
  在第65页的田字格练习写10。
  [教师巧妙地利用多媒体把10个1与1个10的关系,以及同一个数字在组成的数目中,由于所在位置不同而表示不同的数值,这样抽象的数学含义生动而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这样的设计是很有创意的,学生对10的数感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
  (课件演示)。
  有一天,小聪约小伙伴去踢球,从家里带了10瓶饮料并把它装到袋子里,可是一个袋子装不完,就把10瓶饮料分别装到两个袋子里,小聪可能会怎样装这10瓶饮料呢?
  ,有几种分法?也可以(用学具代替饮料)亲自动手摆一摆。
  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
  [教师注意创设有意义的活动情境,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在10的分与合活动中,学生可以用摆一摆的方法,也可以用1~9排列组合的办法,能力强的学生可以不摆,直接用类推的'办法都可以。允许学生用自己不同的方法去学习,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因材施教的过程。]
  。
  根据汇报把分的结果通过点击,在屏幕上出现。
  。如果能快速记住10的分与合,将来对你们解决许多数学问题很有好处。
  你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把你的想法说给同桌听。










  :组成10。
  师生互动。
  教师说一个数,学生说一个数,两个数组成10。
  生生互动。
  同桌两人做游戏,说数并出手指,两个同学出的手指数合起来是10。
  课堂作业
  。
  。
  学生模仿指挥员发出命令,让学生体会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生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这样的情景。
  。
  课堂小结
  。
  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知识?你能说说吗?
  :谁有什么问题,可以提出来。
  。
  。
  给能组成10的相连方框涂上相同的颜色。
  专家评析
  本节教学设计总的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如猜一猜、讲0和9的故事、做游戏、多媒体直观演示等,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10,建立数感。










  、操作、推理、交流,教师在设计时注意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无论是课题的引入还是教学内容的展开,都力求创设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体现知识形成过程,体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深化、螺旋上升的方式编排,如“10的认识”安排从旧知引向新知,从具体直观到数学抽象,从生活到数学,再从数学回到生活逐步深入,使学生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的作用,建立数感。
  《10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2
  
  ,发展学生的数感。
  、认读、写数、大小比较,对10的数概念获得全面认识和掌握。
  、观察能力及初阶的数学交流意识。
  。
  
  认识10及其书写,10以内数的顺序。
  
  掌握10的基数和序数意义的区别。
  
  一、创设情境
  1.铺垫孕伏
  (1)引出学过的几个数(0~9)。
  (2)猜一猜。
  ①有一个数,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还表示起点,它是谁?










  ②能与O做邻居的又是谁?
  ③在我们所学过的数字中谁最大、谁最小?
  数字故事
  师:有一天,0—9这些数字娃娃去郊游,“9”最大当了队长,于是它就骄傲起来了。它对1—8各数字说:“你们谁都没我大,特别是你——0,表示一个物体都没有,你真是太小了,不能和我比。”0听了可伤心啦。“1”听了以后打抱不平,它走到“9”的身边,很有礼貌地对“9”说:“不对,如果我和0站在一起,比你还大呢!”“9”听了非常惊讶。
  提问:小朋友们,数字娃娃“1和0”站在一起是几呢?“1”说他和“0”组合起来比9还大了,是不是这样的呢?
  3、揭示课题。(板书课题:10的认识)
  二、探究学习
  1.学习数数和认数。
  (1)出示课件:广场主题图。
  仔细观察,广场上都有些什么?请同学们数一数。
  (2)学生分组交流,汇报数的结果。
  (3)学生交流怎样数的方法。
  (4)课件显示学生说的结果:10个人,10只白鸽。
  (5)动手摆:请小朋友拿10根小棒摆一摆,看谁摆的图案最好看。
  (6)找一找身边的10,并用一句话来说。
  2.学习10以内的数字和相邻两个数的大小比较。
  (1)课件出示计数器。
  播放课件:先在计数器上拨9颗珠子,再添上1颗珠子。










  师:一共有几颗珠子?这10颗珠子是怎么得来的?
  让学生明白:9添上1是10。
  (2)课件出示尺子图,演示从0到10逐渐出现的过程。
  学生观察。让学生从1数到10,再从10数到1。
  (3)出示教材59页点子图。
  学生数数蓝色点子的个数,并完成比大小的填空。
  3.理解基数和序数意义
  玩玩“排队”的`游戏。
  老师这里有9张数字卡片,请拿到数字卡片的同学到前面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好队。
  请小朋友们数数第一排有几个人?(9人)
  如果想让第一排有10个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数一数现在有几个人?谁是第l0个人?你是从哪边数的?
  听老师的口令,第一第一请挥挥手,第八第八摇摇头、第三第三学羊叫、第七第七跳一跳、10个同学全蹲下,第9第9站起来,第10第10站起来。
  还有谁也可以是第10个人?怎样数?
  4.教学10的书写。
  老师强调:写10要占两个“日”格,左边写1,右边写0。
  在第60页的田字格练习写10。
  三、巩固练习
  教材62页练习十三的第1、2题。
  5、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10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3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64一65页。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10的认识过程,初步建立10的数感。
  2、学会10的数数、认数、读数、写数、比较大小和组成,对10的数概念获得全面认识和掌握。
  3、引导学生感受10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掌握10的组成。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学具盒、水果图、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以前已经学过了哪些数字?
  生:0一9
  师:这些可爱的数字娃娃在一起玩的时候发生了一段小故事。大家想不想听听?
  (电脑播放数字娃娃故事:在数学王国的数字9知道它最大可骄傲了,它对1~8各数字说:“你们谁都没我大,特别是你——0,表示一个物体都没有,你真是太小了,不能和我比。”0听了可伤心啦!1走到0的身边,和0想出了一个很好的办法对付9。这时,9没话可说了。大家猜一猜,1和0想了一个什么办法?)
  师:谁来猜猜?
  生:1和0合起来变成10比9大。
  师:10是不是比9大呢?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10的认识。(板书课题)

2025年《的认识》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448
  • 文件大小39 KB
  • 时间2025-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