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5年《秒的认识》教学设计(精选篇).docx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5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2025年《秒的认识》教学设计(精选篇) 】是由【448】上传分享,文档一共【5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秒的认识》教学设计(精选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2025年《秒的认识》教学设计(精选篇)
《秒的认识》教学设计(精选15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秒的认识》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秒的认识》教学设计 1
  设计理念:
  本着“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构建自主、开放、富有生机的数学课堂”,一切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在快乐中学习数学,在应用中发展数学。
  本课选用学生熟悉的春节联欢晚会的场景导入,借助这一情境巧妙地引入时间单位“秒”。从而在自然而然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自主、探究、合作”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程度,培养“主角”意识,重视体验。本节课始终是学生自主地观察、自主地操作、自主地发现、自主地体验。本课在认识秒针和1秒;认识1分=60秒时,教师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始自终是学生自主地观察、自主地操作、自主地发现、自主地在生生、师生的共同合作下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分与秒的关系,同时在练习中我力求让每个学生体验到时间的价值,我设计了即兴表演,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人人参与,人人发展。
  教学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感受时间单位“分”、“秒”,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
  3、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与难点:
  初步建立“秒”的时间观念
  教具准备:
  课件、实物钟
  学具准备:
  各种钟表
  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趣,导入新课(引入篇)
  1、同学们,你见过这样的场景吗? 课件播放:春节联欢晚会倒计时
  师:刚才的场景中,用到了哪个时间单位? 秒
  生活中,还有什么地方要用到 “秒”?(生交流。)
  师:在生活中,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到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秒”。今天我们就来探究有关秒的知识。(揭示课题:秒的认识)
  二、合作探究,获取新知(知识篇)
  1、观察钟表,认识秒针和1秒
  (1)请拿出你准备的闹钟或手表,仔细观察钟面。
  (2) 在钟面上,你发现了什么,在小组中说一说。
  (3) 请看大屏幕,出示课件:从这个钟面上,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观察三根针,并认识秒针的特点:又细又长,走得最快)。
  师:观察得真仔细,请继续观察秒针的变化(课件出示秒针走一小格)
  板书:秒针走一小格是1秒。
  (3) 体会1秒:










  ①1秒究竟有多长?想感受一下吗?请把你的闹钟和手表放在耳边,你听到了什么?(滴答声)滴答声和秒有什么关系吗?滴答一声经过的时间就是一秒。
  ③出示钟面:请看,秒针跑得可高兴了,老师想考考你们的节奏感。我们跟着秒针的节奏拍一拍。师示范一次,学生跟着拍。
  师:节奏感真不错,我们拍一下就是1秒。
  ④1秒钟能干什么呢?请在1秒钟内做你喜欢的事情,你想做什么? 准备,开始!
  1秒钟你都做了什么,在小组里说一说。谁来说说1秒钟还可以做什么。
  师:大家知道这么多,真了不起,老师这儿还有一些,想看吗?(课件播放信息图)。
  师:看了刚才的画面,你想说点什么? 生谈自己的感受。
  2、认识几秒
  师:同学们,我们继续观察秒针的变化。
  (1)(出示课件)请看秒针指向哪儿,我们让秒针开始走动,你发现了什么?
  秒针走5个小格,也就是1个大格,是5秒。
  (2) 秒针从数字12走到数字3和6各经过了多少秒?
  3、秒的体验:
  (1)集体体验10秒:刚才,我们通过看钟知道时间过去了几秒,如果不看钟,你能感受到时间的长短吗?我们来做个10秒的游戏。老师说“开始”,秒针开始走动,当你认为10秒到了,请马上坐端,看谁的感受最准确。
  4、揭示“分”和“秒”
  1)继续观察,秒针现在的变化,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秒针走了一圈 60秒。
  2)秒针走一圈,分针有什么变化?










  我们再看一遍,观察分针有怎样的变化?
  生:分针刚好走1小格,就是1分。
  通过观察你发现秒和分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在小组里讨论一下。
  小组讨论:分、秒之间的关系
  得出60秒=1分(板书:60秒=1分。)
  1分=( )秒 60秒=( )分
  5、体验1分钟
  (1)师:同学们已经感受了10秒有多长,那么1分钟又有多长呢?我们来感受一下。游戏规则不变,当你认为1分钟到了,就请坐端。
  请猜得准的同学介绍经验。
  (2)1分钟里我们能做什么呢?想想你要做什么,我们来做个测试。播放1分钟的音乐,生做自己喜欢的事。
  生汇报1分钟做了什么?组织学生看书61页,再交流有关1分钟的信息。
  听了大家的发言,你有什么感受?
  生:1分钟虽然很短,但充分利用却能做很多的事。因此,我们要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分钟。
  小结:同学们,通过刚才30分钟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三、实践应用、巩固提高
  师:学得真不错,有信心接受老师的考验吗?
  1、填空。
  2、时间单位,我会用。
  3、评一评:前不久学校举行了运动会,这是三年级四位男同学50米跑的成绩
  老师想请你们来当小小裁判员,评判一下谁是冠军,并说说你的理由。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4、估一估,做这些事需要多长时间?
  四、全课总结
  师: 同学们,时间是1分1秒积累起来的,相信通过今天40分钟的学习,大家会更加懂得珍惜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
  板书设计:秒的认识
  秒针走一小格是1秒
  1分=60秒
  教学反思:
  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需要认真地观察,反复地比较、猜测,独立地思考、归纳、分析和整理。这一切都需要时间作保证。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获取知识,学会学习,已经成为共识。因此,我们应该在更大自由度的环境中鼓励学生大胆探索,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全心全意的给他们营造发挥自主性、能动性的环境和条件,创设充分展示创造思维的机会和舞台。
  在学生把能计量“秒”的钟表拿回去之后,我设计了同桌互相介绍“好朋友”这一环节,让学生充分地去观察、猜测,进一步认识秒表、电子表、有秒针的钟表都是怎样计量“秒”的。并通过小组交流的方式探究有秒针的钟表有哪些“小秘密”?学生们发现了“秒针走一小格的时间就是1秒”、“秒针走一圈分针,正好走一小格。”从而得出1分钟=60秒。以及“秒针走得最快,时针走得最慢”……在整个探究过程中,问题是开放的,目标是明确的,思维是发散的,操作是自由的,学生始终是主动的。这样,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了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所获得的数学活动经验有助于学生的进一步学习。
  《秒的认识》教学设计 2
  《秒的认识》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的内容,此前,学生已经对时分有一定感性体验,能正确认读几时几分。本课教材从材料选择到呈现方式,都注意学生生活经验,力求在实际情境中,知道秒的意义,探索分与秒的进率关系。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让学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练习,渗透珍惜时间的教育,教育学生珍惜分分秒秒。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认识了钟表,知道了1时=60分,但是对于秒学生可能知道的不全面,因此教学时,让学生体验1秒、几秒,知道1分=60秒
  教学重点:
  1、感知1分=60秒
  2、体验1秒有多长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钟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课件出示奥运开幕的场景,配音展示倒计时10——1。
  教师提问:谁知道刚才晚会中的倒计时10——1是表示什么?
  师指明确记算很短的'时间,要用到比分更小的单位——秒,提示课题:秒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
  1、生活中的秒。
  学生例举(配合图片,刘翔夺冠12秒91,红绿灯)










  1)回忆我们都知道了钟面上的哪些知识(12大格,1大格有5小格,时针走大格,分针走小格,时针长,分针短。)
  2)你们都知道哪些关于秒的知识(秒针走1小格是1秒,1分=60秒,秒针走1大格是5秒等)
  3)课件出示钟面模型验证
  钟面是如何告诉你时间过去了几秒?(认识秒针及秒针走1小格是1秒)
  演示并讲解:秒针走1小格经过的时间是1秒。
  演示并提问:“秒什从12走到1走过几格?表示过了几秒?”
  “秒针从12走到3走,走过几大格”表示过了几秒?”
  “秒针从12走到6呢?又回到12呢?”
  再次演示秒针走一圈,提示学生观察分针有什么变化,提问:
  “秒针从12出发又回到12,走了1圈,分针走多少?”
  “秒针走了1圈是多少秒?”(60秒)。
  “1分是多少秒?”
  教师板书:1分=60秒。
  2、听一听感受1秒钟的长短。
  1)课件演示秒针走时的“嘀嗒、嘀嗒”声,学生边听边数:1秒、2秒。
  2)估10秒,15秒。
  课件再次演示秒针走时的“嘀嗒、嘀嗒”声(声音渐渐减弱到无),学生闭上眼睛用自己的方法估计,觉得到了老师规定的时间了就睁开眼,对照课件上的钟,看自己感受得准不准。
  3、感受1分钟的长短。
  (大屏演示秒针走一圈轨迹,并配音,声音渐渐减弱到无)
  (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教育)










  
  
  4、钟表的历史(介绍“日圭”“刻漏”等古代计时工具)
  分析:借助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首先通过让学生拍手、数数、写字、画画等活动让学生体验1秒钟、1分钟的长短,在体验1分钟时还让学生体验同样是1分钟做不同事情时的不同感受。由此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爱惜时间的意识。
  四、全课小结:
  师:今天你学习了什么知识?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秒的认识》教学设计 3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观察、体验等活动,在认识时分的基础上,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秒针的特征,初步在头脑里建立1秒的概念。
  2、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解决简单的问题,初步培养学生观察、交流、合作探究的能力,促进个性思维的形成。
  3、通过学习,使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积极、愉悦的数学情感,受到珍惜时间的教育。
  教学重点:
  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从不同层面感受秒。
  教学难点:
  探索秒针的计时方法,得出1分=60秒的过程以及学生对秒的感知程度。
  教学准备:










  课件、钟面模型、跳绳5条
  一、课前回顾
  “我们学过哪些时间单位?”(时、分)“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1时=60分)“1小时可以做哪些事情?1分钟呢?”
  二、情景导入
  “大家对这两个时间单位都非常了解,现在,我们就要上课了。”(出示课件,老师一边单击鼠标按钮,一边发出钟表铛铛的声音。)
  “刚才钟表每发出一次声音是1小时,还是1分钟呢?”(都不对)(时间太短了)
  “要计量很短的时间,常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今天,咱们一起来认识秒。”
  三、互动求知
  1、“对于秒你们了解多少?”(预设:1秒很短,1分钟是60秒,滴答一下是1秒)
  2、出示计量秒的工具(课件出示)
  3、(出示钟面)“钟面上最长的走的最快的就是秒针,大家看,秒是怎样计时的?”(演示:秒针走一个小格是一秒)
  4、小游戏:拍拍手,跟着秒针的节奏来拍。
  5、感受1秒
  (1)“1秒我们可以做些什么?”(眨一下眼,拍一下手,站起来或坐下,心脏跳动一次)
  (2)1秒做一个自己喜欢的动作。(学生自由选择)
  (3)“通过刚才的活动,你对1秒有什么感受?”(1秒很短)(教育孩子要珍惜时间)
  6、体验1秒的价值
  出示资料
  水力发电:1秒大约发电2700度










  火车:1秒大约跑105米
  人造卫星:每秒可行驶7900米
  电脑:每秒可进行5万亿次计算
  “1秒可以做这么多事,所以我们1秒钟都不能浪费。”
  7、认识几秒
  (1)“秒针走1个小格是1秒,走1个大格呢?”(课件演示)(一起数一数)
  (2)练习(课件演示)
  秒针从1走到4共走()大格,也就是()小格,是()秒。
  (3)播放一段音乐(小猪佩奇)感受有几秒。
  8、秒与分的关系
  (出示课件)
  观察:秒针走一圈,分针有什么变化?
  思考:秒和分之间有什么关系?
  (得出结论:1分=60秒)
  9、体会1分钟的价值
  (1)“给你1分钟,你想做什么?”(拍球,跳绳,写字,数数,做题等等)
  (2)“现在老师计时,每组选一名代表拍球,跳绳,其他同学帮他们数,看他们1分钟的成绩有得多少。”
  10、小结:“1分钟大家做了这么多事,它的`价值可真大,一节课有多少分钟?”(40分钟)“这40分钟里你们有哪些收获?”(交流收获)
  四、课堂练兵
  “我们利用学习的这些知识来解决一些问题,好吗?”(出示练习)

2025年《秒的认识》教学设计(精选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448
  • 文件大小70 KB
  • 时间2025-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