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5年《趵突泉》教学设计(范例2篇).docx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2025年《趵突泉》教学设计(范例2篇) 】是由【8872】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0】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趵突泉》教学设计(范例2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2025年《趵突泉》教学设计(范例2篇)
《趵突泉》教学设计(范例2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趵突泉》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趵突泉》教学设计1
  一、本课分析:
  这是一篇看图学文。图上画的是趵突泉公园,突出了池中的三股大泉,大泉冒出水面,在不断翻滚;小泉冒出的水泡隐约可见。泉池中的水清澈见底,池中有游鱼,池边有凉亭、垂柳。
  课文记叙了济南名胜趵突泉的美丽景色,依次描绘了趵突泉泉水的清浅、鲜洁和大泉、小泉优美动人的姿态,重点是对三股大泉和小泉景色的描写。细致的观察、形象的描述以及在景物描写中融入个人真切感受,是这篇课文表达上的主要特点。了解趵突泉景色的特点是教学的重点;体会作者的感受,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特点的方法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5个生字,正确读写“趵突泉、纯洁、疲乏、水藻”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课文,了解济南名胜趵突泉的特点。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和爱美的情趣。
  4、学习作者细致的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特点的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










  了解趵突泉景色的特点是教学的重点;体会作者的感受,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特点的方法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三、教学方法:
  看图,师生合作探究
  四、课时安排:
  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情趣,引入课题
  1、出示图画,你知道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你是哪儿知道的?
  2、老师介绍趵突泉:趵突泉公园位于济南市中心,趵突泉南路和泺源大街中段,南靠千佛山,东临泉城广场,北望大明湖,面积158亩。趵突泉公园是以泉为主的特色园林。
  趵突泉又名槛泉,为泺水之源,至今已有二千七百年的历史。趵突泉,三窟并发,声如隐雷,“泉源上奋,水涌若轮”。泉水一年四季恒定在摄氏18度左右,严冬,水面上水气袅袅,像一层薄薄的烟雾,一边是泉池幽深波光粼粼,一边是楼阁彩绘,雕梁画栋,构成了一幅奇妙的人间仙境。历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诗人诸如曾巩、苏轼、张养浩、王守仁、蒲松龄等都有吟泉佳作和美文。
  3。作者介绍:老舍(1899—1966)小说家、剧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市人。
  二、对照图画,初读课文。
  1、读课文,了解大意。
  2、自学生字词。










  3、检查自学情况。
  4、请学生放声读读课文,再对照看图,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和不懂的句子,记下不明白的问题。
  三、整体感知,质疑问难
  1。理清文章顺序,抓住文章重点。
  (西门桥溪活水大泉小泉重点:对大泉、小泉的描写)
  (1)既然济南有三大名胜,作者为什么“单讲趵突泉”?
  (2)假如没有这泉,济南真的会失去一半的美吗?
  假如没有这泉,济南定会丢失一半的美。这是作者对趵突泉的整体感受,从作者的感受中,可以体会到趵突泉对济南的重要。济南又叫“泉城”,有七十二泉,“趵突泉”号称天下第一泉。
  仿照这一句式,学生填写:假如没有这大大小小的泉,济南定会丢失(全部的美)。
  (3)大泉、小泉各有什么特点?
  四、巩固练习。
  1、认真朗读课文。
  2、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读一读,说说你为什么喜欢。
  第二课时
  一、复习。
  背诵你喜欢的段落。
  二、小声朗读课文,思考。
  1、作者重点向我们介绍了趵突泉的那些美景?各抓住什么特点来介绍的。
  2、小组讨论。
  3、学生发言。










  4、师生共同回答。
  二、理解课文内容。
  1、学习第三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思考:看到大喷泉,你的总体感受是什么?从文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
  (3)用铅笔画出文中描写作者的'感受的句子。
  (4)讨论重点句子:
  “一年四季……翻滚”“你立定呆呆……正眼去看”“不由……神秘的境界”“泉上起了……飘荡着”
  “你立定呆呆地看三分钟,便觉得自然的伟大,使你再不敢正眼去看。永远那么纯洁,永远那么活泼,永远那么鲜明,冒,冒,冒,好像永远不感到疲乏,只有自然有这样的力量!”这是作者在观察、欣赏三个大泉时的感受,从三个大泉的喷涌、翻滚中,作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伟大力量,“不敢正眼去看”,是对大自然的敬畏,表现三个大泉震撼人心的美。
  “永远……永远……永远……”排比句式具体表现作者从三个大泉体会到的大自然的伟大。从作者的独特感受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三个大泉的壮美。
  2、用同样的方法学习第四自然段。
  (1)自学:(标出这段共有几句话,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齐读这一部分
  (3)“有的大鱼吐水……雪白”体会小泉的特点是怎样的?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
  作者运用比喻手法来写小泉,既表现了小泉的特点,又表达了自己的独特感受。小泉冒水,作者觉得有的像大鱼吐水,有的像一串明珠,有的像一朵攒得很整齐的珠花。从作者的感受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小泉的秀美。










  省略号有什么作用:还有很多小泉作者没有写出来,你能想象出它们的样子吗?
  老师提示,小泉中有叫金线泉的,会是什么样子的?有叫螺蛳泉的,又会是什么样子的?
  (4)这么美的趵突泉在济南占有什么样的地位呢?请大家读一读第一、二自然段,并讨论。
  三、合作探究,感悟不同
  找出描写大泉、小泉特点的词语,说说各有什么不同?
  四、朗读指导:大泉表现的是一种壮丽、阳刚之美,朗读要有一定的气势;小泉表现的是一种秀丽、阴柔之美,要读得活泼一些。写大泉的文字中,有一句是写冬天大泉的情景:“冬天更好,……神秘的境界”,要读得轻些、慢些,仿佛真的进入一种神秘的境界。
  五、总结全文,激趣深化
  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川秀丽,有很多有名的风景区,就名泉来说,除了济南的趵突泉,你还知道有哪些名泉?(无锡的二泉映月,杭州的虎跳泉)
《趵突泉》教学设计2
  学习目标:
  1、通过看图和理解课文,了解济南名胜趵突泉的特点,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和爱美的情趣。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的描写事物的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和理解、表达能力。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4、有感情的朗读全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难点:
  了解大泉、小泉的位置和特点,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的描写事物的方法。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通过自学、查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等方法学习生字新词。
  2、结合图画明确作者观察的顺序和重点,初步学习课文,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
  3、学习第1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学生出示自己搜集的资料,了解祖国的名胜。
  学生自由讲述自己游历的或了解的黄山、西湖等山水名胜的情况。
  2、观察挂图,了解趵突泉。(相机说一说山东的一些名胜古迹,如泰山、孔庙、趵突泉等)
  3、简介趵突泉和课文的作者老舍。
  二、看图。
  自学,观察插图。
  (1)回顾以前所学的观察方法,说说需要注意什么。
  (2)按照顺序、抓住重点观察图片。
  (3)集体交流,教师小结。
  三、自学课文。
  1、初读课文,自学课文。
  2、轻声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检查:指名分节朗读课文,检查正音。
  3、再读课文,联系上下文或查工具书理解生字新词,了解课文大意。










  (1)学生自学课文,四人小组交流讨论。
  (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整体感知。
  (3)集体交流反馈。
  4、齐读课文,再次理解课文内容。
  5、说说趵突泉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四、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说说第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3、,说说什么是名胜,教师让学生区分“名胜”和“古迹”,并简介千佛山、大明湖。
  4、说说什么是“单讲”。
  5、小结作者的写作方法。
  五、自读课文以后的部分。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习课文2、3、4自然段,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
  2、了解大泉、小泉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说说济南的三大名胜。
  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自读课文,理解内容。










  2、教师检查。
  (1)什么样的水叫“活水”?
  (2)这一部分写了趵突泉的哪些特点?
  3、理解最后一句。
  (1)指名读。
  (2)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它是一个什么句?
  (3)谁能换一种句式来表达?
  (4)这句话好在哪里?
  三、学习3、4自然段,讲读学生的疑难问题。
  1、齐读课文。
  2、自读,分组讨论,说说大泉、小泉的特点,交流疑难问题。
  3、先由学生讲述对趵突泉的了解。
  (大泉有3个,一年四季昼夜不停的在翻滚;大泉泉水永不疲乏的在冒,永远活泼、鲜明……)
  4、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交流讨论。
  问题设计:为什么大泉眼一年四季、昼夜不停的在翻滚?为什么看了三分钟,便觉得自然的伟大,使你不敢正眼去看?为什么说只有自然有这样的力量??……
  教师予以综合:
  (1)大泉和小泉各有什么特点?
  (2)大泉、小泉给人什么印象?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印象?
  5、学生解答问题。










  (1)大泉的特点:永远不停的冒(翻滚),泉水活泼、鲜明。
  (2)小泉的特点:不断冒出各种形状的水泡,优美,有趣。
  (3)大泉给人的印象:令人感到自然的伟大。(教师引导学生谈感受,并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小泉给人的印象:令人感到优美、有趣。(教师引导学生谈感受,并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6、选择优美的段落背诵。
  四、总结。
  1、集体小结作者的写作特点。
  2、教师总结。
  板书:
  1、趵突泉
  纯洁
  大泉——伟大
  活泼
  鲜明
  大鱼吐水
  美
  小泉——有趣
  一串明珠
  一串珍珠
  一朵珠花

2025年《趵突泉》教学设计(范例2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8872
  • 文件大小31 KB
  • 时间2025-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