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亚低温治疗及护理 】是由【duzw466】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9】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亚低温治疗及护理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亚低温治疗及护理
吴娟
低温可使脑细胞的氧需量降低,维持脑氧供需平衡,起到脑保护作用,是脑复苏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体温每降低l℃可使代谢率下降5%~6%。
低温治疗历史
50年代
提出
80年代
转折
60~70年代
低潮
90年代
兴起
早在20世纪40年代,国外已有学者将低温治疗用于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以期达到脑保护的效果,但由于当时所选择的深低温导致随后的严重并发症,使低温治疗一度陷入低谷。
80年代末,研究发现脑温下降2~3℃(亚低温)对缺血性脑损伤也有保护作用,且无深低温所致的各种并发症,使低温治疗重新引起人们的兴趣。
低温分类
轻度低温33~35
中度低温28~32
深度低温17~27
超深度低温16以下
01
1993年江基尧等首先将轻、中度低温(28~35°)称之为亚低温,随后这一概念在国内被广泛引用。
02
中度及深度低温存在较多并发症
可导致室颤等严重心律失常
增加血液粘稠度
引起凝血功能障碍
引起全身免疫力下降
国际复苏联络委员会
推荐临床亚低温治疗时体温维持在32~34°
亚低温治疗又称冬眠疗法或人工冬眠,具体方法为降温毯+肌松冬眠合剂+呼吸机辅助呼吸,为目前国内外临床最常用的降温方法。
+
+
利用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抑制作用的镇静药,让患者快速进入睡眠状态并配合物理降温,使患者的体温保持在32℃ ~34 ℃范围内。
原理
使中枢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对外界及各种病理性刺激的反应减弱,对机体具有保护作用;
1
降低机体新陈代谢及组织器官氧耗;
2
改善血管通透性,减轻脑水肿及肺水肿;
3
提高血氧含量,促进有氧代谢;
4
改善心肺功能及微循环。
5
亚低温治疗及护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