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说 】是由【tanfengdao】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说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制作者:青山中心小学吴秀莲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
盐池一小 刘芳
汇报人姓名
目录
CONTENTS
说教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内容
01
02
03
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教材的编写特点
教法和学法指导
04
05
06
说教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是以《数学课程标准 》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编者一方面努力体现新的教材观、教学观和学习观,同时注意所采用措施的可行性,使实验教材具有创新、实用、开放的特点。另一方面注意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既注意反映数学教育的新理念,又注意保持我国数学教育的优良传统,使教材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发展性。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是以《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
本册实验教材仍然坚持“在体现新理念的同时注意具体措施的可行性”、“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两个基本原则,力求使实验教材具有创新、实用、开放的特点。注意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反映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努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与环境;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的同时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与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
地位和作用
01
数与代数
02
空间与图形
03
统计
04
数学广角(排列组合、推理)
05
实践活动
教学内容
(一)计算教学内容1.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以往安排在六年制义务教材第二册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在第三册)。2.表内乘法。
(三)统计 (以1当2的条形统计图)仍然让学生学习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认识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
(四)数学广角(排列组合、推理)
是新的教学内容,本套教材开始系统地、
有步骤地介绍一些简单的数学思想,以学
生可以理解的、浅显的方式呈现高等数学思想方法的内容。
这里主要是简单的组合思
想和简单的逻辑推理。
(五)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的编排还处于一个开始阶段,
对实践活动的认识也各不相同,研究什么样的
活动才叫实践
活动,应该怎样进行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分哪几个层次,在教材上应
该怎么呈现,这确实是有很多
问题需要去研究的。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
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
我长高了”、
“ 看一看,摆一摆”,属第一个层次,
主要是通过活动,
让学生一方面巩固数
学知识,这些活动
有的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做的,
由此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第二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教学内容
一年级下册学生学过了两位数加、
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口算,
学生对于相同数位
的数相加,进位、
退位等思想和技巧已经基本掌握,二年级下册还将学习百以内
的加减法口算。本单元在整个学段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
学
目
标
及
重
难
点
知识与
技能
过程与
方法
情感与
态度
重难点
、线段;
、减法的计算方法;
3. 熟记全部乘法口诀;
4. 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
;
6. 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解决问题的过程;
;
;
。
1. 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 能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 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 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
、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7. 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笔算,以及数学实践、数学思维的训练。
01
02
03
04
05
06
笔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计算的同时,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以便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应用意识。
表内乘法教学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加强教学过程的探索性。
提供关于空间与图形的丰富素材,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结合有关教学内容加强估计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注重体现探索性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探索和创新的意识。
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说编排特点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说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