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国际贸易基础 】是由【相惜】上传分享,文档一共【6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国际贸易基础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西安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1
精选ppt
第二章 国际贸易根底
国际贸易利益
国际分工
世界市场
主要内容
国际贸易在国家、企业和国民三个层面的利益。
国际分工的含义与作用、发展条件、当代国际分工的特点与类型。
世界市场构成与发展、开拓、交易方式、竞争以及世界市场价格。
学习要点
2
精选ppt
国际贸易利益
国民层面
企业层面
国家层面
3
精选ppt
国家开展对外贸易的利益
(1)解决社会再生产的继续
·对外贸易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处于
“中间环节”和“媒介要素”地位 。
(2)实现社会产品的价值
19世纪中期,英国一半以上的工业品要靠在
国外市场销售,棉织品80%要输往国外。
二战后,日本造船、化肥、缝纫机和纺织机
械的产品一半以上靠出口,汽车、电视机、
人造合成纤维成品三分之一靠出口;美国农
产品对出口依赖性很大,每四亩耕地中有一
亩是为出口而生产的。
4
精选ppt
(3)求得成本降低的效益
降低绝对成本 :一个国家进行对外贸易,是
为了降低绝对成本。这是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创
始人亚当·斯密最先揭示的国际贸易动因理论。
运用比较成本优势 :一个国家进行对外贸易,
是为了运用比较成本优势。这是英国古典经济
学的集大成者大卫·李嘉图明确揭示的国际贸易
动因理论。
追求机会成本 :一个国家进行国际贸易,是
为了追求机会成本。这是新古典经济学家哈伯
勒和维纳等人所揭示的国际贸易动因理论。
5
精选ppt
(5)接受国际经济“传递”
一般来说,各国经济发展中的对外贸易“传递”,是通过产品价格变动对产量、就业和整个经济变动的影响进行的。
“传递”过程如石投池中,如图1所示。
(4)充分利用生产要素,满足需求偏好(H-O定理)
一个国家进行国际贸易,是为了充分利用本国所拥有的充裕资源。这是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所揭示的国际贸易动因。
H-O定理可以简略归结为:资源丰歉程度决定资源相对价格的竞争优势。
生产要素互补作用:有利于解决资本不足的瓶颈,有利于解决技术落后的状况。
6
精选ppt
社会效劳变动
整个社会变动
世界市场价格变动
整个经济部门结构变动与工资收入变动
产量与就业变动
国内经营对外贸易部门的价格变动
与对外贸易相关部门的要素价格变动
相关国内产业部门价格变动
第一波
第二波
第三波
图1:对外贸易“传递〞过程
7
精选ppt
〔6〕是“经济增长的引擎〞
20世纪30年代, “经济增长的引擎〞的命题。
20世纪50年代,纳克斯认为,19世纪国际贸易具有这样的性质:欧洲中心国家经济上的迅速增长,通过国际贸易传递到外围国家。
传递机制和过程如下:
中心国家经济增长
中心国家对外围国家的原料和食品需求急剧上升
外围国家生产的压力和动力增大
中心国家的资本和劳动力向外国国家转移
外围国家生产规模扩大
外围国家国民收入增加
外围国家市场需求增加
外围国家经济增长
8
精选ppt
(8)维护和改善国际环境
通过对外贸易政策实施政治影响
通过对外贸易,施展经济外交
通过贸易报复、制裁等手段,维护国际地位
(7)参与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下,通过对外贸易自由化和在世界贸易体制的基础上,国内市场与世界市场融合。
9
精选ppt
企业进行对外贸易的利益
通过进口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通过资本输出,到别国建立企业,进行变相贸易
通过出口可以获得超额利润
获得高额利润率
·通过国际贸易,获取先进的科学技术,充分利用比较优势,提供示范作用。
提高生产率
达到规模经济
企业将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推向国际市场,扩大市场规 模,为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以获得规模经济创造了条件。
调节产品周期
产品及其生产技术的发展周期,决定了企业生产地点的变动,从而决定了该产品出口国家与进口国家的位置变换。
10
精选ppt
国际贸易基础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