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二章第一节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1.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中的第二章第一节《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我主要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五个方面加以阐述。
一、说教材
(一)教材内容分析与处理
本节教材以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为主题,以我国西北地区为案例,介绍荒漠化的成因与防治。通过本节学习,旨在让学生理解荒漠化的危害,从而认识到人类应重新审视自己的某些行为,应当用发展的眼光、正确的环境观来改造及利用环境,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本节教材的结构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即荒漠化的含义,荒漠化的危害,荒漠化的防治。其中荒漠化的含义统领全节内容,点出了本节的中心思想。西北地区荒漠化的防治作为典型案例,应该是课堂教学的重点。
(二)教学目标
依据对课标的解读和对教材的分析,可以确定本节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形成是自然原因与人为因素作用于脆弱生态环境的结果。了解我国荒漠化防治的核心内容和整治模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荒漠化成因和荒漠化防治的总体思路、具体措施的论证,提高学生运用图文信息进行分析与综合的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地理研究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对西北地区荒漠化成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是荒漠化形成的决定性因素,若要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人地协调是其关键,从而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
(2)从荒漠化治理的成功案例中,让学生认识到荒漠化是可以治理的,但目前我国的荒漠化仍是总体扩张的趋势,因而防治荒漠化又是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提高辨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认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
依据对课标、教材和学生的分析理解,可以确定本节内容的重难点为:
1、荒漠化形成原因分析
2、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3、重点难点突破
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形成与自然地理条件密切联系,还受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本节注重学生获取、分析地理信息能力的培养,因此对于本节的教学重难点,除了由教师引导学生从这些方面进行分析外,关键是让学生根据提供的相关资料,充分调用原有地理知识,,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荒漠化形成的原因,以及掌握荒漠化防治的对策。
针对这种情况,我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来突破本节的重难点:
①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如“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土地”、“我们西北地区荒漠化分布”、“新疆干枯的胡杨树”等相关资料,弥补学生直接经验的不足,并结合活动内容,创设了相关情境,从而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
②开展丰富的课堂教学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我精心设计了教学活动,如“我来说说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因素”、“荒漠化的防治大行动”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经过相互间的讨论、交流来获取答案,既加强了学生自主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加强了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这样学生所获取的知识远比老师的简单传授印象更深刻。
③通过反馈练习,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具体问题,从而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
二、说教法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调用、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得到提升,本节课我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采用问题引导式教学法、案例法、归纳法进行教学。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如果将总课题突兀地交给学生去“探究”,学

第二章第一节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h900965
  • 文件大小44 KB
  • 时间2018-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