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5年《黄鹤楼送别》优秀教案.docx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2025年《黄鹤楼送别》优秀教案 】是由【文档百货】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0】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黄鹤楼送别》优秀教案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2025年《黄鹤楼送别》优秀教案
《黄鹤楼送别》优秀教案
  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黄鹤楼送别》优秀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黄鹤楼送别》优秀教案1
  教学要求:
  1. 精读课文,感受诗人话别的情景。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教学重点:
  通过课文与诗的对照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及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与朋友依依惜别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大家都喜欢听歌,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歌:《送别》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会唱的可以跟着唱。
  1、播放歌曲《长亭送别》。
  听了这首歌,你体会到了什么?
  是啊,从古至今,有多少文人墨客为离别而忧伤,为离别而落泪,他们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有的用歌抒情,有的则用诗来释怀。老师这还有一首送别诗,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2、出示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A 你们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
  B 请同学们自读诗,说说你对这首诗的理解。
  二、讲读课文
  你们说的都很好,下面就让我们一起随着李白,在这繁花似锦的春天,登上那飞檐凌空的`黄鹤楼,去送一送孟浩然吧!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诗文对照,自学课文。
  (一)学生自学课文。
  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请用笔划出来,学习小组讨论解决。
  (二)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出示句子:
  1、暮春三月,长江边烟雾迷蒙,繁花似锦,年轻的李白正在黄鹤楼上为大诗人孟浩然饯行。
  A、指名读
  B、提问:
  谁能用学过的语句来描绘一下春天的美景?
  你除了知道时间在暮春三月,还知道什么?
  2、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仰望,一会儿远眺,都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
  A、提问:
  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什么?










  是啊,这依依惜别之情深深地藏在了他们的心底,让我们一起朗读一、二两节,体会一下这藏在心底的离别之情吧!
  B、配乐朗读
  两人都把这依依惜别之情深深地藏在了心底,时间慢慢地过去,终于,这藏在心底的深情再也抑制不住了,千言万语涌上了心头,李白举起了酒杯说(生接读)
  3、孟夫字,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诗篇誉满天下。自从我结识了您,就一直把您当做我的兄长和老师。今天您就要顺江东下,前往扬州,不知我们何日才能再见面,就请您满饮此杯吧!
  孟浩然接过酒杯,一饮而尽,说(生接读)
  A、思考: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B、提问: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李白对孟浩然的敬仰之情、难舍之情?
  C、让我们用朗读把这喷涌而出的师生情、手足情、离别情表达出来吧。
  D、道不完的离别情,叙不完的朋友谊,让我们举起酒杯,再现这感人的话别场面,让它深深地印在心底吧!在班级中找你的好朋友,一个演李白,一个演孟浩然,可以用上文中的语言,也可以发挥想象用上自己的语言,可以站起来。
  E、学生上台表演
  4、知己离别是惆怅的、是忧伤的,但不忍别、终要别。
  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友人登上了船。白帆随着江风渐渐远去,消失在蓝天的尽头。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教师配图朗诵)
  朋友已经远行,从此人海茫茫,天各一方,这一别,不知何时才能见面啊!想到这,李白再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了,随即吟出了脍炙人口的名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让我们也一起随着李白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送一送孟浩然吧!《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5、如果李白生活在现代,他一定会用现代的语言来表达此时激动的心情,假如你是李白,伫立在江边,目送着友人渐渐远去,你能把这首千古传诵的名诗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吗?
  学生反复诵读、同桌讨论。
  三、布置作业
  老师还收集了一首送别词,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课后请同学们收集离别类的诗词。
《黄鹤楼送别》优秀教案2
  一、导入。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提问解题。
  黄鹤楼在哪里?(位于湖北武汉长江江畔,名胜之一。)
  谁送别谁?(李白送别孟浩然。)教师板书:李白孟浩然
  3、教师介绍背景。
  李白年轻的时候住在湖北一代,和同住在那里的大诗人孟浩然结成了忘年交。
  
  出示: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教师解释。有一天,孟浩然决定顺江东下,前往扬州,李白就在黄鹤楼上为他饯行,并写下了这首著名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4、出示诗句,请学生质疑,并提醒学生:这篇课文是文包诗,大多数问题都能在课文中找到答案。
  
  二、初读。










  1、提出要求。
  大声朗读,读通顺,难读的地方要反复读。
  2、检查。
  出示容易读错的词:饯行
  伫立
  凌空
  远眺
  按捺不住
  脍炙人口
  指名读,齐读。
  请学生选择难读的句子互相读,互相纠正。
  三、再读课文,质疑解答。
  1、提出要求。
  圈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并提出来。
  2、指名逐节朗读,学生质疑,教师注意采用各种方法指导理解,相机进行朗读,加深理解。
  重点指导:
  饯行,提醒学生注意形旁理解;
  俯临,比较黄鹤楼和长江的高低理解;
  飞檐,看图理解;
  比邻,联系成语比肩继踵的比理解;
  杨柳依依,看图想象,说说感受即可;
  沙鸥点点,画简笔画示意;










  伫立,联系上文白帆随着江风渐渐远去,消失在蓝天的尽头理解;
  脍炙人口,教师解释月字旁和肉有关,脍,指细切的肉,炙,有火字低,指烤肉;指导学生写好炙字。
  
  
  四、学生自答原来质疑的问题。
  1、教师提问,读了文章,对于这首诗,你们读懂了哪些?
  2、学生回答。
  3、对于较难的西辞,教师画简笔画解释。
  五、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1、教师配乐范读。
  2、学生自提要求,选择一个小节练习。
  3、指名朗读,教师指导。
  六、初读感受。
  1、教师提问,读了课文,你们印象最深的一点是什么?
  2、学生回答。
  3、教师:回想当年,李白一定也怀有这种种感受,他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名诗。请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再次朗读这首诗。
  七、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给家人听,请他们为你打分。
  2、完成习字帖,写好字,争取得优。
  










  我的思考
  第一课时干什么?王恒老师做了研究。真实、平实、扎实是我们每一堂课所追求的。这一课基本达到了预定的目标,体现了我们的追求。这堂课给我们的启示是:教师要真正地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很多问题靠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加上教师适时、适当的点拨是可以解决的;教师要不断地修炼自己的内功,教师的功底扎实了才能驾轻就熟,才能给学生更多的东西,学生崇拜哪个老师就会自然地喜欢那位老师所任教的课程;教师要吃透教材,吃透学生,唯有吃透,才能因材施教、因人施教。
《黄鹤楼送别》优秀教案3
  一、本课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能说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意思,并会背诵这首诗。
  2、技能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用"暂时"、"凝视"说话。
  (2)逐步学会基本的自学古诗的方法。
  3、情意目标:
  学生在品味朗读的基础上,体会诗人与朋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二、本课时教学目标:
  在细读课文、品味朗读的基本上,学会《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逐步学会自学古诗的方法。
  一、直接揭题,自主定位
  1、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5黄鹤楼送别










  2、这节课的学习中你想学到什么呢?
  二、诗文对应,初步感知
  1、快读课文,找出表明李白送别孟浩然时情景的词语。(板:依依惜别)
  2、李白把这一情景写成了一首诗:
  (1).课件出示诗句(静止状态的送别情景作背景。)
  (2)配乐范读。
  (3)你喜欢这首诗吗?自己读读看。你认为学习这首诗可以通过什么方法?
  3、初步理解诗句:
  (1)找:默读课文,找出文中对理解诗句有帮助的句子并划出来。
  (2)读:汇报学习体会,你找到了哪些语句。
  .课件: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出示对应的诗句与语句,静止状态的送别情景作背景。
  (4)说:谁愿意说说诗句意思,会说哪一句就说哪一句。
  .课件:根据学生回答突出相关诗句。
  (5)议:互相讨论一下,试着把整首诗意思完整地说出来。
  4、师生小结:读通顺并能说出意思是学习古诗的第一步。
  三、体验感悟,感情朗读
  1、快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他们依依惜别的句子。
  2、感悟一、二句:
  (1)出示"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就请您满饮此杯吧!"
  。
  "依依惜别",怎样才能读得更好?
  ,再读。










  :体会"依依惜别"。
  (2)出示"王勃说得好……像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
  (结合板书:友谊永不绝)
  "依依惜别"。
  (3)谁愿意分角色读,请一对好朋友读。分角色表演。
  (4).课件出示"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品读谈体会。
  3、感悟三、四句:请同学们继续找出文中体现"依依惜别"的语句。
  (1)读:个别读。
  (2)看:.课件:李白送别情景的动画场面。
  出示:"岸边杨柳依依,……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
  (3)悟:
  "依依惜别",(指导"凝视"说话)并在说说感受的基础上再读这一句。
  :能谈谈你读得好的经验吗?
  ,再次体会"依依惜别"。
  (4)品:出示"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点拔学生品读。
  4、师生小结:有感情地朗读是学好古诗的第二步。
  四、升华理解,尝试背诵。
  1、让我们将"依依惜别"之情带入全诗的`朗读之中。
  .课件出示全诗及送别动画场景,学生挑战朗读,读得好的老师给配上音乐。
  2、谁能尽快背下来,需要准备一下吗?
  3、师生小结:会背诵是学好古诗的第三步。
  五、,拓展延伸。










  1、读:动画配合分角色朗读全文:叙述部分、李白、孟浩然、诗句。
  你们愿意读哪儿就挑哪儿的读,剩下的我读。(配乐)
  2、问:(小博士提问):同学们现在谁愿意告诉大家今天你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3、练:(小博士挑战):同学们,我这儿有一项以小组开展的语文课外阅读实践活动:
  阅读专题(1):阅读描写送别情景的古诗,
  阅读专题(2):阅读大诗人李白写的诗,我准备……,你准备怎么做呢?

2025年《黄鹤楼送别》优秀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文档百货
  • 文件大小31 KB
  • 时间2025-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