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5年「统编版」二年级上册识字2《树之歌》优课教学设计.docx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1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2025年「统编版」二年级上册识字2《树之歌》优课教学设计 】是由【文档百货】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9】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统编版」二年级上册识字2《树之歌》优课教学设计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2025年「统编版」二年级上册识字2《树之歌》优课教学设计
「统编版」二年级上册识字2《树之歌》优课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我整理的「统编版」二年级上册识字2《树之歌》优课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树之歌》是一首介绍树木特征的归类识字儿歌,描写了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松树、柏树、木棉、桦树、银杏、水杉和桂花树十一种树木,表现了大自然树木种类的丰富。
  儿歌篇幅短小,读来朗朗上口。除第一行外,每行由七个字组成,是一首多句式的儿歌,押“ang”韵。这首儿歌常识性较强,同时洋溢着浓浓的情趣,语言平实,修辞恰当,所选树木具有代表性,贴近儿童生活。如“梧桐树叶像手掌”“松柏四季披绿装”,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将树木特征与儿童生活相联系,写得通俗易懂。
  课文每句话的观察角度各不相同。第一句观察树木的外形,描写了杨树的高大,榕树的茁壮及梧桐树叶像手掌的特征。第二句观察树叶的颜色,描写了枫叶的火红和松树、柏树的翠绿。第三句观察树木的习性,写出了木棉喜暖和桦树耐寒的不同习性。最后一句介绍了两种被誉为“活化石”的树以及香溢满园的桂花树。
  文中插图与儿歌中的树木出现顺序不同,可引导学生发现插图与树木名称的对应关系,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依次是白、木棉、梧桐、格树、水杉、银杏、金桂、柏树、枫树、松树、杨树。图片直观展示了各种树木的特点,符合儿童图文学习的心理特征。










  本课共15个会认字,其中8个生字都与树木名称有关。可将识字教学与认识树木相结合。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熟读儿歌后,圈出儿歌中的树木名称,然后与插图一一对应,由这些表示树木名称的词语引出生字“梧、桐、枫、松、柏、桦、杉、桂”,利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将同偏旁的汉字进行归类识字。
  本课要写的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合体字,其中木字旁的字有八个,重点指导左边木字旁要写得稍长、稍窄,左右部件相互协调。其中“杨、桐、松、枫、柏”都是左高右低,只有“棉”和“杉”左右相近,右边略微长一点儿。大部分的字在结构布局上都是左窄右宽。书写“化”字注意右部的笔顺,先撤后竖弯钩;书写“壮”字注意右边“士”不要写成“土”。
  杨树、树叶、枫树、松柏、木棉、水杉、化石、金桂。可以运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教学目标
  1.认识“梧、桐”等15个生字,会写“杨、壮”等10个字,会写“杨树、树叶”等8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读文、看图,初步了解11种树的基本特点,积累与树木有关的谚语。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读文、看图,初步了解11种树的基本特点,积累与树木有关的谚语。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对应课时预习卡。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课前区角活动:收集各种形状的树叶,了解树木及树叶的特点;选择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树木,绘制一张图画,并写上树木名称;将同学们绘制的树木图画及树叶标本张贴于教室一角,欣赏并识记树木名称,交流识字方法。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梧、桐”等10个生字,会写“杨、桐、枫、松、柏”5个字,会写“杨树、树叶、枫树、松柏”4个词语。
  2.通过读文、看图,初步了解杨树、榕树等树木的特点。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板块一初读儿歌,认读树名
  1.联系生活导入:在我们的校园里,自己家的周围、小路旁或者公园里,你们经常看到哪些树木?
  (1)预设:杨树、柳树、槐树、松树、柏树、梧桐树等。
  (2)通过课前区角活动,你们又了解了哪些树木?
  (3)导入: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在屋前院后栽种树木,人们和大树的感情十分亲密。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和树木有关,题目是“树之歌”。
  2.初读儿歌,认识树木名称。
  (1)借助拼音朗读儿歌,把每个字音读准确。
  (2)数一数课文一共有几句话。(4句话)
  (3)指名逐句朗读,指导正音。
  (4)每句话分别介绍的是什么树木呢?请你一边读一边圈出树木的名称。
  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松树、柏树;木棉、桦树;银杏、水杉、金桂。一共有11种树木,“松柏”指的是松树和柏树。










  (5)课件出示带拼音的词语,开火车认读。
  (6)去掉拼音,再次认读。教师根据学情范读正音,提示:注意“梧桐”连读二声,“枫、松”是后鼻音。
  3.分小组找一找课本插图中这些树木。
  这11种树木是不是都能在图画中找到呢?(学生回答)
  
  设计课前区角活动,丰富学生对树的认识,为新课的学习作准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识字方法在生活中自主识记生字,并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好生字
  1.根据形声字的特点发现生字的共同点。
  (1)课件出示树木名称,把树木名称中带有木字旁的生字变红。
  (2)这些树名里藏着许多生字,借助拼音读正确。
  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梧桐枫松柏桦杉桂
  (3)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这些生字的共同点。
  预设:它们都是左右结构,左边都是木字旁,表示这些字都与树木有关;右边的部件和它的读音有关系,这些字都是形声字,我们可以根据这些字右边的声旁来猜字音。
  2.利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识记生字。
  (1)这些字右边表音的部分有的和生字读音完全相同,比如“吾—梧”,你还能从中找到这样的字吗?(同—桐、风—枫)
  提示:“梧、桐、枫”这3个字的读音和它们右边的声旁的读音完全相同,可以直接“读半边”。










  (2)其他几个字的读音和它们右边的声旁有什么关系呢?
  “松、柏、桦”这3个字的读音与声旁读音相似,但不完全相同,“松”的右边是“公”,声母不同;“柏”和“白”、“桦”和“华”只是声调不同。
  “杉、桂”这2个字的右半边也表示读音,“杉”的右边部分“彡”的读音是“shān”,“桂”的右边部分“圭”的读音是“ɡuī”。也可以用熟字换偏旁的方法记忆,如“娃、蛙”换上木字旁就是“桂”。
  3.出示课后习题第二题中的词语,组织练读。
  泡桐白桦云杉翠柏
  桂花枫叶松子白果
  (1)引导:这些生字出现在这些词语中,你能不能读准?
  提示:“泡桐”的
  “泡”读“pāo”;白果是银杏的种仁。
  (2)提问:说说这两组词语的特点。
  预设:第一组词语是树木的名称。第二组词语是与树有关的花叶果实的名称。
  (3)同桌互相练读,开火车读。
  
  本环节意在引导学生运用已学过的偏旁、部首和形声字构字规律等主动分析、识记字形。这样,既教学了生字,又教授了方法,揭示了规律。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授之以渔”。
  板块三了解特点,指导朗读
  1.给树木贴名牌。
  (1)出示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松树、柏树的图片。
  (2)图中分别是什么树木呢?答案藏在儿歌里。请你先仔细读读文中第1、2句,圈画出每种树木的特点,再和同桌合作为它们贴上名牌。










  杨树高,榕树壮,梧桐树叶像手掌。
  枫树秋天叶儿红,松柏四季披绿装。
  2.全班汇报,观察图片,解读儿歌第1、2句。
  (1)预设:我在路边看见过杨树,它很高,树干上还有“大眼睛”。
  教师:杨树生长速度快,高大挺拔。树冠高扬向上,所以叫“杨树”。
  (2)预设:榕树很粗很壮,远远看去就像一片树林。
  教师:大榕树从它的树枝上向下生长着许多“气根”,可以独木成林。在南方的田间、路旁,榕树就像一座座天然的凉亭,是过路人休息、乘凉的好去处。
  (3)预设:我找到了梧桐树,它的树叶很像手掌。
  教师:这儿有一些树叶,(出示杨树叶、银杏叶、梧桐树叶、枫树叶、柳树叶等)请认一认哪片是梧桐树叶。(学生辨认树叶,通过画手掌,指指“手掌”,摸摸“掌心”,“鼓掌”欢迎,识记“掌”字。)
  (4)预设:我找到了枫树,它的叶子一到秋天就变红了。
  教师:正如唐代诗人杜牧写的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秋天的枫叶为什么会变红呢?(因为入秋以后,枫叶内的花青素增多,而气温的下降又使叶绿素逐渐消失,因此绿叶变成了红叶。)
  (5)预设:松树的叶子像一根根细针,柏树的叶子是扁平的,它们四季都是绿的。
  教师:松树和柏树一年四季都是绿色的,就像穿着绿衣服一样,所以文中说——披绿装。
  识记生字“装”,“装”是形声字,上边的“壮”表示读音,下面的“衣”表示字义。
  你们知道松柏为什么“四季披绿装”吗?(松树的叶子呈针状,柏树的叶子呈扁平状。这些叶子的表面有一层蜡质,水分不易散失,所以不会落叶,保持四季常青。四季常青的松柏合起来就是“苍松翠柏”。)










  3.指导朗读,尝试背诵。
  (1)同学们把名牌都找对了,一起读一读吧。
  (2)这些树木各有各的特点,我们在朗读时要强调出来。让我们来读一读、记一记吧。
  (3)师生合作读儿歌。
  ①教师读树名,学生接读树的特点。
  ②男生读树名,女生接读树的特点。
  ③全体拍手,打着节拍朗读全文。
  (4)课件出示儿歌内容,将树木名称变成括号,试着背一背。
  (5)恢复儿歌原文,将树木特点变成括号,再试着背一背。
  
  引导学生自主提取树木特点的信息,借助图片建立树木名称与其特点之间的联系,使记忆更深刻。运用这些信息去辨别树木,学以致用。通过补充资料,了解枫叶变色,松柏四季常青的科学原因,使学习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板块四指导写字,规范书写
  1.学写生字:“杨、桐、枫、松、柏”。
  (1)观察结构特点:左窄右宽(“柏”左右宽窄相当),左高右低。
  (2)对比观察:对比独体字“木”,找到木字旁的书写要点。
  (3)注意关键笔画:“杨、桐、枫”这三个字的笔画中的横折折折钩、横折钩、横斜钩,“松”的右边撇低捺高。
  (4)教师示范书写,边写边提示书写要点。
  (5)学生描红,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6)抄写词语:杨树、树叶、枫树、松柏。
  2.生字拓展练习。
  还有一些树木的名称也带有木字旁,请你根据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特点,猜一猜这些字的读音,连一连。
  nán
  xiànɡ chūn shì yòu
  橡
  楠
  柿
  柚
  椿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巩固生字,会认“耐、守、疆、银、化”5个生字,会写“壮、棉、杉、化、桂”5个字,会写“木棉、水杉、化石、金桂”4个词语。
  2.能流利朗读课文并背诵下来。
  3.通过读文、看图,了解木棉、桦树等树木的特点,感受大自然树木种类的丰富。
  教学过程
  板块一复生字
  1.朗读儿歌,复习生字词。
  (1)检查认读:梧桐、手掌、枫叶、松柏、桦树、云杉、桂花。
  (2)复习听写:杨、桐、枫、松、柏。










  (3)背诵儿歌第1、2句。
  2.导入新课,感受儿歌韵律。
  (1)导入新课:今天我们继续来认识更多的树木,谁来读读第3、4句?
  (2)朗读儿歌,注意结尾的字的发音。
  结尾的字在发音上有什么规律?
  它们都是后鼻音(“石”除外),是儿歌中的韵脚,大家朗读时注意读准字音,现在我们来齐读这首儿歌。
  板块二了解特点,随文识字
  1.朗读儿歌第3句,了解树木的特点。
  木棉喜暖在南方,桦树耐寒守北疆。
  (1)树木的种类繁多,除了形状和颜色不同,还有什么不同呢?读读第3句话。
  预设:生长的地方不同,生活习性也不同。
  (2)(课件分别出示南方和北疆的典型图片)看图片,体会“南方”和“北疆”不同的气候特点,感受“喜暖”和“耐寒”的生字“耐”“守”“疆”。
  (1)借助语境识记“耐”和“守”。
  读句子“桦树耐寒守北疆”,指导认读“耐”和“守”。
  桦树耐寒,生长在祖国北部的边疆,它们像解放军战士一样守卫在祖字形:出示图片,借助图片识记。
  ②理解字义,拓展运用。猜测“耐”和“守”的意思。
  (2)运用字理学习
  “疆”。










  这个字笔画特别多,谁来读一读?谁能交流识字方法?
  “疆”的左边是一个“弓”和一个“土”,可以理解成用弓来丈量土地,右边的三横和两个“田”表示田地及之间的疆域界限,也代表了这个字的意思。(课件出示中国地图,示意讲解:国家领土的边界就是“边疆”,“北疆”是我国北部的边疆。)
  (3)通过组词巩固识字。
  耐:忍耐、耐心、耐力。
  守:守卫、守护、守时。
  疆:边疆、疆土、疆界。
  3.指导朗读、背诵。
  (1)课件出示战士站岗守边疆的图片,激发情感朗读:多么令人敬佩的战士,多么耐寒、挺拔的桦树!让我们一起读读这句话。
  (2)请你对应上下文看这句话,我们来对对子吧!
  “木棉”对什么?“木棉”对“桦树”。
  “喜暖”对什么?“喜暖”对“耐寒”。
  “在南方”对什么?“在南方”对“守北疆”。
  (3)句子对仗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我们来读一读、背一背。
  木棉喜暖/在南方,桦树耐寒/守北疆。
  板块三学法运用,自学尝试
  1.同桌一起学习第4句,了解树木的特点。
  银杏水杉活化石,金桂开花满院香。
  (1)先读一读,再说说银杏、水杉和金桂的特点。
  (2)对这句话有没有不太明白的'地方?

2025年「统编版」二年级上册识字2《树之歌》优课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文档百货
  • 文件大小38 KB
  • 时间2025-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