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兴安落叶松重度火烧迹地土壤氮营养生境特征.docx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兴安落叶松重度火烧迹地土壤氮营养生境特征 】是由【wz_198613】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兴安落叶松重度火烧迹地土壤氮营养生境特征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兴安落叶松重度火烧迹地土壤氮营养生境特征
兴安落叶松(Pinus koraiensis)是我国东北地区的特有树种,也是重要的经济林木之一。然而,近年来频繁的森林火灾造成了大量的火烧迹地,对兴安落叶松的生长和土壤功能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将探讨兴安落叶松重度火烧迹地土壤氮营养生境特征,以期为相关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一、兴安落叶松火烧迹地概述
兴安落叶松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地区,对生长环境要求较高,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然而,森林火灾给兴安落叶松的生长带来了很大的不利影响。火灾使森林土壤表层燃烧,破坏了土壤结构,造成土壤有机质和养分的大量损失,持续较长时间的火烧迹地迅速出现养分贫乏的情况。
二、兴安落叶松火烧迹地土壤氮状况
兴安落叶松火烧迹地土壤氮状况主要表现为氮含量严重不足。火烧迹地土壤中的有机氮、无机氮和全氮含量明显低于未火烧地。主要原因是火烧迹地土壤的氮素被火烧失去,同时由于燃烧造成土壤的氮素损失和释放。
三、兴安落叶松火烧迹地土壤氮循环特征
火烧迹地土壤氮循环特征表现为氮素大量损失和氮循环通量减少。火烧迹地土壤中的氮素被火烧失去后,无机氮循环通量明显减少,导致土壤氮素的同化和利用能力降低。此外,火烧迹地土壤氮素的损失也会影响兴安落叶松对氮素的吸收和利用。
四、兴安落叶松火烧迹地土壤氮营养生境修复策略
针对兴安落叶松火烧迹地土壤氮营养的不足,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的土壤修复策略:
1. 添加有机物质:通过添加有机物质,可以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改善土壤结构,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跃度,促进有机氮的矿化和供给。
2. 施加氮肥:在土壤修复的初期,可以适量施加氮肥,以满足兴安落叶松苗木的营养需求,促进其生长和恢复。
3. 进行内源生物修复:通过植物与土壤微生物的协同作用,提高土壤氮素的循环和利用效率。可以选择耐寒性强、氮素吸收利用能力高的植物种植在火烧迹地上,促进土壤氮素的恢复。
4. 控制火灾频次和范围:加强森林火灾的预防和监测,及时控制火灾的发生,减少火烧迹地的产生。同时,合理利用火烧迹地,进行科学管理,减少土壤养分的流失和损失。
五、结论
兴安落叶松火烧迹地土壤氮营养生境特征主要表现为氮含量严重不足、氮循环通量减少和氮素的损失等。为了恢复火烧迹地土壤的氮营养生境,应采取合理的土壤修复策略,包括添加有机物质、施加氮肥、进行内源生物修复和控制火灾频次和范围等,以提高兴安落叶松的生长和土壤氮循环效率。
参考文献:
- 李明, 赵明明, 唐彬彬, 等. 兴安落叶松火烧后土壤表层氮素特征研究[J]. 生态环境学报, 2018, 27(3): 1259-1265.
- 董仕秋, 朱存斌, 刘立新. 火烧迹地土壤氮素动态研究进展[J]. 科学通报, 2014, 59(34): 3333-3345.
- 孙雅琪, 李建君, 刘钟宇, 等. 火烧迹地土壤无机氮及其形态的动态变化及淋溶特性[J]. 应用生态学报, 2019, 30(8): 2567-2576.

兴安落叶松重度火烧迹地土壤氮营养生境特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3
  • 文件大小11 KB
  • 时间2025-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