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5年一年级数学教学教案最新模板.docx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1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2025年一年级数学教学教案最新模板 】是由【圭圭】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一年级数学教学教案最新模板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2025年一年级数学教学教案最新模板
一年级数学教学教案最新模板
  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一年级数学教学教案最新模板,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年级数学教学教案最新模板1
  
  1、使学生认识“>”“”“”(猴和香蕉比)。
  (1)学生操作学具,得出猴比香蕉多,也就是3>2(板书3>2)。
  (2)请学生观察“>”,教师及时板书简笔画,“一条大鱼和小鱼,大鱼在前读大鱼”,学生学说顺口溜帮助其进行形象记忆。
  3、教学“<”(猴和梨比)方法同2。
  “一条小鱼和大鱼,小鱼在前读小鱼。”
  4、请学生观察三道算式,小组讨论,看有什么发现。学生回答后,教师用顺口溜帮助学生进行记忆:大数在前用大于,小数在前用小于,相同数间用等于;大大嘴巴朝大数,尖尖嘴巴朝小数。
  5、发散思维。
  (1)看看还有谁和谁能比,几大于几,几小于几?
  (2)同学们,你们知道小猴在分水果时出了什么问题吗?(培养学生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你们说说怎样分才公平?(培养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
  小组讨论后让学生各抒己见。










  三、知识运用
  (一)教科书第18页“做一做”第1题
  教师读题,请学生听清题意。
  1、左图:两边各有几只灯笼,谁多谁少,几大于几?
  2、右图:两边各有几只小猴,谁多谁少,几小于几?
  学生独立填写,教师注意巡视,及时批改。
  3、请学生读一读两道算式。
  (二)做教科书第21页练习二第5题
  1、学习小组的同学互相说图意,松鼠和松果各有多少,各用数字几来表示,几小于几?
  2、花和蜜蜂各有多少,各用数字几来表示,几大于几?
  (三)游戏:看谁找得快
  1、教师出示数字2和4,问:中间用什么符号连接?请学生快速在学具盒里找出今天学的符号,举起来,看看谁最快。
  2、小组游戏:请学习小组的组长出示两个数字,其他同学找符号。
  3、填第22页第6题,相互评价。
  四、全课总结
一年级数学教学教案最新模板2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小学生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尤其是刚入学时,40分钟的课堂学习对于他们来说真的很难。针对这些特点,我得想方设法运用各种手段来激发学生专心听讲的兴趣,从而培养好习惯。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及时个别辅导,对于优秀生尽量让他“吃得饱”。










  一年级学生刚进入小学学习,新的学习和生活对孩子们来说充满了好奇和有趣,对学校的一切都充满了新鲜感。此时正是对他们进行养成教育的关键时刻,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以爱心、恒心来引导学生,指导家长,共同让孩子们慢慢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养成良好的习惯。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情景,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学生课堂发言的“奇思妙语录”等。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选取学生熟悉的、新颖的、感兴趣的内容为素材,目的是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认识自己、认识家庭、认识学校、认识社会、了解自然。使学生能观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体会学习数学的现实意义。
  主要包括以下教学内容:
  数与代数领域:海底世界——数数
  1、快乐的校园——10以内数的认识
  2、走进花果山——10以内数的加减法
  3、海鸥回来了——11~20各数的认识










  4、小小运动会——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空间与图形:
  1、谁的手儿巧——认识图形
  2、有趣的游戏——图形与位置
  统计与概率:
  1、妈妈的小帮手——分类和比较
  2、我换牙了——统计
  实践与综合应用:实践活动——找找周围的数;实践活动——大蒜有几瓣。
  教材生活性强,生动有趣。
  四、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能熟练地认读、写20以内的数,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位置与顺序,初步形成数的概念;在概念形成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抽象、概括的能力;在比较数的大小的过程,建立初步的符号感和对应思想。
  2、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加减法的意义;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数的加减法;结合现实素材,进行初步的估算,形成估算意识。
  3、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辨认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4、能按照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比较和分类;在分一分、比一比的活动中,形成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
  5、通过简单的统计活动,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统计表,并从中知道简单统计的结果,初步了解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的方法,形成初步的'统计观念。
  6、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用20以内数的加减法解决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在探索、交流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了解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形成初步的创新意识。










  7、在与同伴交流认数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合作意识。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产生好奇心和兴趣,初步喜欢学习数学,养成观察并提出问题的习惯。
  8、在数学活动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
  1、20以内加减法及应用。
  2、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难点:
  1、培养学生积极动脑、勇于创新的学习习惯。
  2、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让学生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六、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一年级数学教学教案最新模板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一一对应,知道“同样多”的含义。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知道多、少的含义。










  2、使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初步体验数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知道“同样多”的含义,知道多、少的含义。
  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教具准备:
  录音机,磁带,实物投影仪,小兔头、小猪头、砖头、木头图片。
  学具准备:
  铅笔、橡皮、梨片、苹果图、三角形、圆片、花朵片各若干。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听故事,提问题
  故事:三只小猪长大了,要离开爸爸、妈妈自己生活了。他们各自盖了一间小房子。大哥盖了一间草房子,二哥盖了一间木头房子,小弟盖了一间砖头房子。房子盖好了,他们高高兴兴搬进了自己的小屋。可是有一天,来了一只又饿又渴的大灰狼,他先来到大哥的房子前,使劲一吹,大哥的草房子给吹倒了,大哥逃到了二哥家里。可大灰狼又使劲一吹,结果二哥的木头房子也给吹垮了。没办法,哥俩赶紧逃到小弟家里。这次不管大灰狼怎么吹,砖头房子一动也不动。后来,三只小猪一起动脑筋赶走了那只坏透了的大灰狼。三兄弟都竖起大拇指说:“还是砖头房子最坚固。”这一天,天气可好了,河里的小鱼高兴地在水里游来游去,咦!为什么那边的草地上那么热闹!小鱼“哗啦”跳出水面一瞧,哦,原来三只热心的小猪在帮他们的邻居小兔盖最坚固的新房子呢!他们你搬木头我搬砖,干得可欢呢!小房子很快就盖好啦!那边的石桌上放着许多好吃的,肯定是热情好客的小兔招待小猪的。










  (一)教学“同样多”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个故事,这个故事的名字就叫《三个猪兄弟》。教师放录音《三个猪兄弟》,请学生听后回答(一边看书一边回答):
  1、三个猪兄弟为什么要帮小兔盖房子?
  渗透德育:教育学生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热情好客。
  2、图上有几只小兔?每个小兔搬多少砖?
  学生一边回答,教师一边贴小兔头图片、砖头图片。
  3、一只小兔搬一块砖,有没有多余的砖头?有没有多余的小兔?
  一只小兔对着一块砖,没有多余的小兔,也没有多余的砖头。我们就说:小兔和砖头同样多。(板书:和同样多。)
  学生模仿说一遍。不要求学生和老师说得一模一样,只要能完整说明意思即可。
  4、图上还有哪些物体同样多呢?(随意比较)
  (二)操作(教科书第8页“做一做”第1题)
  1、师引导学生摆“同样多”。
  教师摆六块橡皮后,要求学生把铅笔和橡皮摆得同样多。
  指1名学生到投影仪上摆,其他学生在课桌上摆。最后学生看自己摆的和投影仪上摆的是否一样。
  2、全班学生独立摆“同样多”。
  在梨片(5个)下面摆苹果片,摆的梨片要和苹果片同样多。










  摆好后回答:梨片有几个?一个苹果片对着一个梨片……,有没有多余的?梨片和苹果片怎样呢?
  (三)教学“多些、少些”
  1、图上有几只小猪?一共有几根木头?(学生一边回答教师一边贴小猪头图片、木头图片。)
  2、一个小猪头对着一根木头比,最后有没有多余的小猪头?有没有多余的木头?是小猪头多还是木头多?谁多谁少?
  学生交流后请小组长代表回答。
  教师说明:木头多、小猪头少,我们还可以说木头比小猪头多,小猪头比木头少。学生模仿说出谁多谁少,谁比谁多,谁比谁少。
  3、图上还可以比什么?(随意比较)
  (四)、操作(“做一做”第2题)全班同学动手操作,1名同学到投影仪上操作。
  1、第1行摆5个△,在△下面摆○,△要比○多1个。第2行摆几个○?
  2、第1行摆4朵红花,摆的黄花比红花少1朵,第2行摆几朵黄花?
  二、运用新知
  1、第1题:左图是猴子多,右图是骨头多。(避免学生产生思维定势)
  2、第2题:学生观察,看到公鸡和鸭子虽然摆的一样长,但疏密不同,进而判断摆的密的鸭子的只数多些,而公鸡只数少些。
  3、第3题:学生在观察到第一排蛋糕同样多的基础上,只需比较两盒中的第二排。第二排多的就多些,反之,就少些。
  4、第4题;此题是在同一排中比较多少,当第5次循环出现珠子时,只出现了一个黄色珠子,所以黄珠多而红珠少。介绍你的方法。
  三、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比一比”,知道在比较时,一定要一个对着一个比,才会得到正确的结果。










一年级数学教学教案最新模板4
  教学目标:
  1、在涂一涂、算一算等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
  2、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能够运用分数除以整数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1、探索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2、能够运用分数除以整数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长方形纸、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同学们,你们喜欢折纸吗?今天我们就利用折纸来学均分成两份吗?那么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平均分成三份呢?五份呢?
  (1)把一张纸的4/7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2)把一张纸的4/7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二、自主探究小组交流
  自主学习提示
  1、利用手中的的学习纸,涂一涂,算一算,尝试解决这两个问题。










  2、同桌之间说一说彼此的想法。
  3、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借助课本第55页的提示,完成这两个问题。
  三、交流释疑
  1、初步感知分数除法
  把一张纸的4/7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请同学们拿出图(一)来涂一涂。
  交流:为什么要这样涂,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呢?还有不同的涂法吗?能根据这个过程列出一个除法算式吗?这个除法算式和以前学的除法有什么不同?
  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分数除法。(板书)
  初探算法把一张纸的4/7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请大家在图(二)的上面涂一涂。
  交流:(展示学生不同的涂法)同学们是把长方形纸的七分之四平均分成了三份,再把其中一份涂上颜色。谁能根据这一过程列出一个算式。怎样才能算出得数呢?
  观察3和1/3有什么关系,由除以3变成乘3的倒数,是不是除以一个整数就可以乘它的倒数呢?我们来验证一下。
  (教师出示三组算式)1/3÷54/5÷31/3÷5
  指生演板让学生观察每一组算式,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根据这三组算式再结合上一道题,你认为分数除以整数可以怎样计算?
  四、实践应用
  1、算一算。
  2、填一填师:学会了知识就要灵活的运用,这道题你们能填上吗?
  学生独立在书上第56页填一填,想一想。集体订正。

2025年一年级数学教学教案最新模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圭圭
  • 文件大小35 KB
  • 时间2025-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