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5年一年级期末家长会数学教师发言稿范文(通用13篇).docx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3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2025年一年级期末家长会数学教师发言稿范文(通用13篇) 】是由【圭圭】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一年级期末家长会数学教师发言稿范文(通用13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2025年一年级期末家长会数学教师发言稿范文(通用13篇)
一年级期末家长会数学教师发言稿范文(通用13篇)
  在充满活力,日益开放的今天,用到发言稿的地方越来越多,发言稿要求内容充实,条理清楚,重点突出。你所见过的发言稿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我整理的一年级期末家长会数学教师发言稿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年级期末家长会数学教师发言稿 1
尊敬的各位家长:
  你们好!我是一年级的数学老师施老师。非常感谢各位准时参加今天的家长学校,多谢经常与老师沟通的家长,正因为有了沟通,才减少了一些不必要的误会,大家才有更多的了解,我们的工作才开展得更好。
  下面,我代表一年级的数学老师对一年级数学学习的情况做一个简单介绍。
  大家都知道低年级数学基础打好了,对今后中高段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可能有的家长认为低年级的数学很简单,不需要下很大的功夫,我觉得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如果在低年级基础打不好就会影响整个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特别是如果孩子在低年级对学数学感兴趣,那么上数学课也会特别专心,数学也必定会学得很好。所以,只有从现在抓起将来才不会后悔。 首先我想简要地说说本学期数学教材的内容及重难点,只有您了解孩子的要学习的知识,辅导孩子的时候才能把握重点。现在我们用的教材是北师版最新改版,在内容上有一定的调整:
  一、本学期主要学习内容:
  生活中的数:这单元主要是让孩子们从实物中抽象出1—10各数。认识“=”“<”“>”能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对于一年级的娃娃我们不要求他们死记硬背什么是大于号、小于号,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用的是儿歌“大嘴巴朝大数,尖尖嘴对小数”,这样孩子们学起来更形象轻松,孩子们能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解决谁比谁多几、谁比谁少几这样的实际问题。










  比较:本单元要求孩子能在一个情境中比较两个或三个物体的大小、多少、长短、高矮、轻重。大小、多少的比较孩子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基本上都没什么问题。对于长短、高矮、轻重,部分生活经验比较少的孩子掌握起来就有一定的难度,这学期的很多拓展题就是从这三个方面出的,像长短、高矮一般都是多个物体放在格子里,孩子可以通过数格子来比较,轻重就是利用天平一个物体等于多个其它的物体,让孩子们判断谁最重谁最轻,或者一个梨等于两个苹果,一个梨等于4个桔子,问一个苹果等于几个桔子这种等量代换的题。位置与顺序:孩子们能体会到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关系,会用上前后、上下、左右这几个词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体会到前后、上下、左右的相对性。
  分类:分类是和我们的生活联系最紧的一个单元,难点是要让孩子们体会到分类的标准不同,我们可以有不同的分法。认识图形:让孩子们直观的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能感受到这些立体图形的一些特征,如果有孩子知道顶点、棱长、面,这当然很好,但我们不要求所有的孩子都知道,也不要求孩子用完整的数学语言来描绘这些物体的特征。(举例我上课:像我在上课时我让孩子们玩圆柱和球让他们发现并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出来圆柱和球可以滚动,圆柱只能成一条直线滚动,球可以向任意方向滚动。为什么长方体和正方体不能滚动呢?孩子们有的说因为圆柱和球有圆圆的东西,长方体和正方体没有;也有小孩子说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挨着的平平的面中间有尖尖的东西。只要孩子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直观的感受就可以了)
  认识钟表:这学期我们认识整时和半时,对于几时半时针要在两个时刻的中间孩子们很难理解。后面我们将继续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几时几分和经过几时的学习。认识钟表对孩子们来说是这一册最难的,我们将在元旦后进行学习。家长在家里可以利用这几周的周末时间陪着孩子利用硬纸板做一个钟面,钟面上要有时针和分针,并且有12个大格子,孩子们经过自己动手参与做钟面的过程来分散认识钟表这个单元的难点。分针在走时针也在走。










  加与减(一)和(二):这两个单元是这一册的重点,加与减(一)是学习10以内的不进位不退位加减法,加与减二是学习20以内不退位减法和进位加法。(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下学期学习)目前一年级的学生在幼儿园里大多已初步学习过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的计算,相比于其他课程似乎比较容易,但他们往往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我们在教学中要把他们的知识不断地从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按照新课标的规定,本册内容学完时,孩子们加减法的运算速度是每分钟能正确计算8题左右,部分家长提高对计算的要求,不能理解为什么孩子现在还要掰手指头,我们现在允许孩子掰手指头这是一个由形象到抽象的过程,计算的熟练需要一个过程。家长们普遍认为计算速度与学生是否聪明、学习好坏,是不是数学天才有关系。事实上一个学生在数学上是否有发展前途与计算速度的快慢没有必然的联系。学生能够理解运算的意义,能够在具体的情景中清楚地知道什么时候需要用加法、什么时候用减法,能够有道理地说清楚每一步计算的意思,等等。所有这一切都比算快更重要。同时不可否认学生运算技能的提高是需要练习、需要一定的计算量保证,但是这不意味着要一次完成、一步到位。如果一个学生掌握20以内数的加减法计算技能需要做500道练习题的话,那么我们面临着几种选择:让学生1天内就完成这500道题;让学生用20天的时间完成,每天做25道,让学生用100天的时间完成每天做5道题。当然还有很多其它的答案,但是大家一定会认识到那种速战速决的的做法一定不是最好的做法,不仅对孩子技能的形成和巩固不利,更重要的是会伤害学生的“数学健康”
  二、需要家长配合的:
  1、数数的重要性。
  数学就是从一个个基本的数入手,逐步地去了解数与数之间的联系,要想了解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就必须从认识数入手。教会孩子顺着数,倒着数,2个2个数,5个5个数, 10个10个数,熟练了之后还可以3个3个的数,找规律去数……引导孩子去寻找数的'形成规律。孩子们在掌握了数的规律之后,对于加法的学习就会容易接受;加法又是乘法的基础,我们在练习规律数数,在数时都是以依次加2、3、5等等的规律进行数数的,这样我们就无形中向学生渗透了有关2、3、5的乘法口诀。数数还对于以后关于倍数的学习、分解质因数、最小公倍数等等知 识点的学习都有很深的联系。










  如果我们从一年级就对学生进行规律数数的训练,对于学生数学水平的提高一定会大有好处的。
  2、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让学生掌握计算的技巧。现在大多数孩子接受并且掌握得比较好的方法就是“凑十法”:如5 9将5分成1和4,再用1 9=10,4 10=14;孩子们熟练之后,他看到9就会想到1,看到8就会想到2等等,借助儿歌“1919好朋友,2828小手拉,3737真亲密,4646一起走,5555一双手”对孩子们的计算能力都有帮助。计算的练习方式多样,可以制作卡片,供孩子独立练习,像我们学校是数学老师人手一叠算式卡片,上课时先练几道再上新课。也可在做家务、和孩子上街散步等时间来个对口令。或者可以采用书中的形式:你能吃到这个苹果吗?在孩子吃水果时告诉他这片水果隐藏着一道算式宝宝回答对了,孩子就可以“昂”一口吃掉它。在孩子计算的过程中要留心孩子计算错误的原因,是粗心还是计算方法存在问题。要防止枯燥的题海练习,每天几十道,错了还要罚的做法会扼杀了孩子学数学的兴趣的。
  3、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解决问题是小学生阶段的一个重点和难点,而且考试分值很重。辅导起来也很有很大的难度,因为孩子年龄小了,逻辑思维的能力比较弱,不了解之间的`前因后果。如何辅导好这方面呢?
  首先了解低年级解决问题主要的几种类型:
  (1)已知两部分求总和。
  ⑵、已知总和与其中一部分求另一部分。










  ⑶、求谁比谁多,谁比谁少的问题,这样的题型就是用大数减去小数。
  ⑷、会自己提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这部分的内容就是让孩子根据前面的信息自己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每周的周末作业里面都有解决问题,现在孩子太小识字有限,图片的解决问题比较多,拿到一幅图家长可以先让孩子找数学信息再提一个数学问题,我们平时上课时都是这样做的,“用数学的眼睛去发现信息”然后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没有问题怎么列式?我的班上开始就有这样的孩子,看到图能很快列出算式,但是每个数字表示什么意思?最后的结果表示什么?他不能较清楚的表述出来。我在上课时都是强调要先找有用的数学信息,再根据信息提问题。孩子不会从图中去找有用的数学信息,以后读到中高段对解决问题就会比较困难。
  4、培养孩子读题能力。
  平时我们在学校是这样训练的,让孩子们用手指指着,老师教一句学生读一句。关键要孩子自己真正去读题,多读,读出声。直到他真正理解为止。要求题目必须读过两遍以后再做,读完两遍你问孩子这道题告诉我们什么信息,我们要完成什么问题,他能很快说出来说明他能看明白,再让孩子独立完成。家长在家里辅导周末作业时,也可以这样做。辅导孩子作业的时候要一次做完,中途最好不喝水、解便,读题只读一遍,培养好的倾听习惯。检查作业,有错时只告诉孩子有错,让他自己去发现错在哪里。举例:
  5、学习数学多联系生活实际、多在生活中运用:
  现在教材的编排更注重于联系孩子的生活实际,几乎每一个新内容里创设的情景都是和孩子生活密切相关的,我们在上完每一个知识点后都会设计这样的环节:你在你的生活中什么时候或者什么地方见到过这个知识,运用过这个知识。在生活中家长要有意识引导孩子用“数学的眼睛”去观察,如:物体有几个?买东西时带了多少钱,花了多少,还剩多少?红绿灯路口的倒计时……拼图、搭积木等活动可以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空间想像能力。低段认识钟表、元角分的认识、购物等都需要孩子有相应的生活经验。










  三、基于以上学习内容,提出几点建议:
  1、独立思考和检查的习惯。
  培养孩子从小就养成认真思考、沉着冷静的良好时的小练习,就有看了别人的把对的改错了,作业会做,不会做都看别人的,长期下去不动脑子,与小朋友的距离越来越大。在课堂上,我们总是让学生“先自己动动脑筋,等会儿交流时听听别人的想法跟你是不是一样?”“你有什么不同的意见?”“比比谁的想法更有道理?”并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独立思考、相互交流、相互补充、共同评价。
  2、教育孩子学会自立。
  部分学生记不好作业,作业经常性的不交或忘在家里,还有的连课本也忘记带回校!请家长督促孩子收拾书包,让孩子慢慢学会自己做自己的事情!从小培养孩子不再丢三落四。(讲一个家长的做法:有这样一个家长,他在孩子在孩子的小书桌上贴一个纸条提醒孩子该带的东西一一罗列出来)
  3、不要让孩子做未学到的内容的有关练习。
  您可以看看本册数学书教授的内容,但不要提前去教孩子书上的知识(学习有困难的例外),那样会让孩子在上课时觉得无事可做,易产生骄傲心理,不利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家长可以针对孩子掌握知识的情况对未有学到的知识跟孩子作一些简单的介绍,使孩子有一些初步的认识就可以了。
  4、学生的作业书写还要继续抓。
  每周的作业,一定要孩子按时、按质完成。书写马虎的一定让孩子重写,因为低年级抓不好孩子的书写,高年级就更难纠正了。我们都觉得部分孩子在学校的书写情况要比周末作业好很多。
  最后,还是希望大家多与老师沟通,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老师如果有那些不足的地方希望您能提出宝贵的建议,继续支持我们,为了孩子让我们携手一起努力,相信你的孩子一定能取得更大的进步。谢谢大家!










  一年级期末家长会数学教师发言稿 2
尊敬的各位家长:
  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加入xx这个大家庭,共聚一(6)班。很高兴和大家见面,也很期待跟大家交流。
  从幼儿园到小学这个转折点,孩子在数学学习方面,普遍存在以下几个特点:也许是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各种营养也跟上了,我们的学生越来越聪明了。我们的孩子接受外界事物也越来越快,越来越多。当然优势可见,不足也显而易见。比如习惯养成比较差,认字比较少;同学与同学之间的家庭作业与课堂作业在质量上也存在一定的差距,等等。
  说句实在话,有好习惯比有好成绩更重要。好成绩是暂时的,而学习习惯一旦养成,那将是孩子一生的财富。尤其是一年级,正是培养孩子好习惯的最佳时期。谁能够多花点精力放在孩子的习惯养成上,以后不管孩子上几年级,谁就会感到操心的地方会越来越少。也就是说,我们现在操心正是为了今后不操心。
  我相信各位家长都有个共同的愿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然而愿望的实现,单靠学校一方面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孩子的教育离不开我们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孩子的成长和成功离不开家长的关注,学校教育的成功离不开家庭的配合。
  下面请允许我冒昧地给我们家长提几点要求(主要是针对作业方面)。
  (一 )监督孩子做作业
  家长主要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第一,监督孩子按时完成作业。每天按规定的时间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建议每位家长为自己的孩子设立一个专门记“错题”的小本子,把错题记下来,并帮助学生分析错误原因,记录错误原因,再出类似的3道题目进行练习,隔几天再照着这道错题出2道题练录一点点,日积月累你会发现孩子有很大的进步。










  第二,监督孩子专心完作业。杜绝孩子边看电视或边吃东西边写作业。不要唠叨,要心平气和的告诉孩子专心写作业不用费两边功夫,反而节省时间可以让孩子自由支配。这样做,孩子能够理解并能够接受,孩子会把家长当作知心朋友,感觉你是在为她好,在帮助他、鼓励她,。
  第三,监督孩子认真书写作业。帮助孩子正确对待作业。口算题,要求书写工整,作对1题再做下一题,不要慌慌张张,寥寥草草;写得快,就很难保证写好。所以,只要孩子专心在写,就不要嫌弃他做的慢,不要在孩子一边写作业时你一边在旁边唠叨,这样既不能让孩子改变慢的习惯,还打击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让孩子很自卑。
  (二)检查孩子每天的作业
  对于工作非常忙的家长来说,很难保证坐在孩子身边看着孩子写作业,但是无论多忙,建议各位家长每天一定要拿出5分钟时间来检查一下孩子的作业,批改。这样做不仅能让孩子感受到你作为家长对孩子的关注,也有助于我们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
  (三) 注重实践
  我们现在提倡生本数学,生活数学,所以有一些是希望在平时生活中家长能给孩子以指导、渗透:
  第一、认识钟面,在生活中多让孩子看着钟面说说时间,可以从准时、半时开始,让他们看到钟面能自然而然意识到几点或几点半;
  第二、认识物体和图形,平时生活中的盒子,柱子这些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图形让孩子认一认。
  第三、方向与位置,生活中,出门有意识提醒孩子什么方向有什么,知道大的参照物。比如,今天上哪去干什么,从家出门要向哪个方向走。










  第四、长度感知,生活中,两个路灯的距离大概是几米,从家到商店有多远。画书有多长多款等等。
  总之,我们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们的孩子能拥有一个美好的明天。今天我先说这么多,今后还会和大家常交流。也希望大家能给我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谢谢大家!
  一年级期末家长会数学教师发言稿 3
各位家长:
  大家下午好!非常感谢各位能够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的时间来参加我们的家长会,我是一年级的数学老师——李老师。在此,同时也衷心的感谢各位家长对我们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我想借今天的家长会,从数学学习方面和大家一同交流。
  刚刚结束的期中考试是大家比较关注的事情,现在我就这次考试向大家做个汇报。一(1)和一(2)一共88名学生参加考试,两个班的平均分分别是94 ,; 一(1)% 一(2)%;一(1)班及格率为100% 一(2)及格率为100% 。
  从试卷情况来看,考查的知识面较广,(有数数练习、比大小多少、区分几个和第几、常见的几何图形的分类、10以内数的口算、看图列算式),类型比较多样灵活,同时紧扣课本。既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把握的程度,又考查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计算的能力,尤其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检测。
  从考试情况来看,大多数学生都还学得不错,基本知识掌握得还好。对于分数,我个人认为不要把考试分数看得太重,一年级的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分数更重要。当家长看到不太满意的分数时,更多的是关注孩子的学习过程,应帮助孩子分析其原因,不要一味批评指责,和孩子一起看一看错在哪里,为什么会做错,是没听懂?还是粗心大意?帮助孩子弄懂题意,再出类似的题加以训练。
  当学习成为一种习惯,成绩好就变成一件很自然的事。学习习惯一旦养成,那将是孩子一生的财富。尤其是一年级,正是培养孩子好习惯的最佳时期。下面,我就一些习惯和各位家长交流一下:










  1、教育孩子上课认真学习的习惯。
  2、培养学生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3、养成独立思考不怕困难的习惯。
  4、最基本的一些习惯。比如,正确的'坐姿和书写姿势,书写工整,清楚,格式规范,认真读题审题,这些习惯是最基本的,也是每一个孩子必须具备的。而这些习惯的养成需要你们家长的大力支持和协助。在此,我想给大家几点建议:
  1、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1)每天出一点口算题(例如:口算题卡)
  (2)口头和笔头相结合
  2、重视学生的数学语言的培养
  (1)在生活中创造说的机会
  (2)装傻,向孩子请教。例如:问他今天学会了什么,你发言了吗?让孩子说一遍当天的学习内容,同时也达到了巩固新知的作用。
  3、作业的时效性
  练习册100分闯关每天做一页,时间控制在20分钟左右,让孩子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因为一年级学生很多字不认识,一般要求家长帮助孩子读题。
  4、作业检查
  作业是学习的影子。建议每位家长拿出五分钟的时间来检查孩子的作业,这样不仅能让孩子感受到你对他的关注,也有助于家长及时的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
  大多数家长对孩子很负责任,可是,有的家长在给孩子签字的时候连孩子的作业看都没有看,错题满篇的、没有完成作业的,这些家长居然能在本子上签字,你们真的为孩子尽到心了吗?你不严谨的态度给了孩子什么,你思考过嘛?签字是有责任的,签字意味着你对孩子作业的认可,错题满篇的、没有完成的作业是你认可的吗?你希望学生完成的就是这么一份作业吗?孩子的年龄还小、阅历少,不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孩子们心里想到的只有吃和玩,如果家长不重视孩子的学习,您认为孩子能够重视吗?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我们对孩子的责任心在哪里?

2025年一年级期末家长会数学教师发言稿范文(通用13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圭圭
  • 文件大小62 KB
  • 时间2025-02-15